无语,他也被迫下神坛
从预售成绩不理想到现在票房垫底,完全是血本无归的程度。争论四起,有网友看完吐槽:陈坤哪是主角啊,完全为新人抬轿了。在网友看来是急眼了,因为陈坤粉丝五刷后发现陈坤时长确实差了点。导演也发长文让大家珍惜最后的排片,可就算是这样仍旧难挽《侍神令》的败局。同档期其他作品一天能卖出一个亿的成绩,而它的最终票房却被预测为2.6亿。甚至,被网友调侃称这是陈坤周迅电影生涯中亏本最惨重的作品。从备受期待的大制作到赔到不忍心看,《侍神令》怎么走到了这一步?改编自2016年最火爆的游戏,演技又有陈坤周迅加持。还是好久未见的东方奇幻题材,心中幻想它是另一个《捉妖记》。对妖的还原非常逼真,尤其是雪女出场的画面,至今还让人印象深刻。到了正片中,这些曾被看好的点没有令人失望,每一个场景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制作团队为了更好的视效效果,作品中百分之九十的镜头都是棚内拍摄。摄制组搭建了一个5000平的摄影棚,袁柏雅与鬼赤争斗的角斗场、晴明幽静的庭院都是在这里取景。
对妖呈现的细节也很精细,一瞥而过的河妖们,晴明的镰鼬们毛发是看得出的细腻。场景就更不用提,开场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一条看不见尽头的小道。充满古风的妖域,都证明制作组的努力没有白费,有被看到。再强硬的特效碰上拉胯的剧情都如同鸡蛋碰石头,一击就碎。百旎(周迅饰)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掌案,执掌整个阴阳寮,还是女性的身份。让人问号的还有整个阴阳寮,所有阴阳师仿佛都是撑人场的工具,每次战斗都是死伤众多。而关于晴明身上的卖点没有交代他特殊血统的由来,身上的故事也未讲述明朗。慈沐更像是恶人中的工具人,因为受到晴明攻击后,发誓也要获得妖界的力量。前后转变理由难以说服观众。比起这三位身上的迷点,最让观众困惑的当属袁柏雅(屈楚萧饰)和神乐(沈月饰)。与其说观众愤怒于他俩出场时间太长,不如说他俩戏份太不出彩。单薄平淡到砍掉他俩的支线剧情,也丝毫不影响整部作品的观看。无论是在日版《阴阳师》中,还是在郭敬明的《晴雅集》中,源博雅一角都是非常出彩的。和晴明之间从不熟到兄弟的相爱相杀,尤其是日版的博雅透露着一股憨憨可爱的气质。在《侍神令》中,源博雅的名字变成了袁柏雅,一起改掉的还有他身上讨喜的感觉。袁柏雅对晴明的讨厌总是给人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身上的正义感让他恨不得立马把晴明捉拿归案,就地正法。他一直对晴明厌恶至深,最终因为误入晴明庭院和晴明喝了一顿酒彻底改观。神乐,因为小时候的境遇认准了晴明是她的主人,死活要寻找晴明,要做他的式神。在寻找晴明的路上遇到了袁柏雅,两个人在经历中产生了感情。看到没,他俩身上比起与晴明的羁绊,更多的是要自己发展支线。在一部讲述阴阳师故事的电影中,要看四五十分钟的支线人物从相识到相恋的剧情,观众能不炸么?就好像写作文时跑题一样,无论多文采飞扬,洋洋洒洒,从跑题那刻就注定拿不到分数了。坦白讲,如果仅仅是人物塑造空洞,《侍神令》或许并不会到今天这一步。毕竟,精致的特效加上燃情的剧情,还是蛮能鼓动观众的。
故事从晴明被误解要盗取妖王化成的鳞石,被迫逃离阴阳寮开始。流落在外时,晴明收留了一批和他一样无家可归的小妖,一起在庭院中度过安稳的小日子。
鳞石被盗,被镰鼬服下,又牵扯出来阴阳寮和妖域两条线。晴明探访妖域和海坊主做交易,带回了受伤的百旎。百旎离开后撞上雪女,然后妖界大乱……在明知有众多妖与阴阳师的前提下,观众最期待的必然是大战。最后守护平安京的场景,不能不说燃,可以说是逗小学生的燃。众妖齐上吊桥要涌进平安京,晴明院子里的妖们自发走到桥上阻拦。这群小妖平时在院子里训练出拳都出不稳,怎么抵抗个头那么大的妖?全靠桃花精现原形,凭借一己之力打造了一个屏障出来。另一部分小妖咬断了吊桥,只是既然作为妖,缺了一块的吊桥真的能难住他们么?就……最令人期待的时刻,短暂的结束了。无特定高潮,就很难引起观众的情绪。整部作品起伏不大,造就了观众看完就算有用心的画面,也无其他记忆点的尴尬境地。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不能仅仅追求一项卓越,要无明显短板的符合观众喜好取向。观众看《侍神令》奔着的是陈坤周迅,奔着的是阴阳师与式神的羁绊。可,看完正片发现陈坤周迅出彩戏份几乎无,阴阳师与式神之间的羁绊也未表达深刻。谁也不能否认制作团队为了这个作品付出的心血,每一个场景都是用心后的呈现。而对于制作者们来说,电影不是你们付出了心血观众就必须买单的作品。而是付出了心血并把这些心血全部融入进作品,打造出一部高质量作品,观众才会买单。当付出努力变成制作者们博得观众注意的噱头时,并不能引起观众的关注,相反会得到观众更多逆反心理。而想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必定是真诚的作品中带着不可撼动的力量。点“在看”,真正的好作品观众会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