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约日报 02.23」1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8.7GWh;现代IONIQ(艾尼氪)5正式全球首发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1年)》
正式发布
3.自动驾驶公司Motional开始在美国测试全无人驾驶汽车2月23日,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8.7GWh,同比上升273.9%,环比下降33.1%;其中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5.4GWh和3.3GWh,同比分别上升241.9%和349.8%,环比分别下降9.8%和52.8%。解读:与2019和2020年1月相比,2021年1月装车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一方面是延续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强势增长的余温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以市场需求为增长动力的全新局面。从技术路线来看,2021年1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环比下降52.8%,继2020年12月装车量超越三元电池之后,重新退回到约37.6%的市占率。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由于新能源客车出现集中装车现象,导致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激增,而2021年1月,乘用车装车在全部动力电池装车量中占比90%,因此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占比更接近当前市场的真实情况。2021年,随着小鹏P7、特斯拉Model Y等更多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进入市场,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的市占率之争将持续具有看点。在企业集中度方面,2021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37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2020年12月减少13家。排名前3、前5、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分别达到6.2GWh、7.1GWh和7.9GWh,占总装车量的份额分别为79.1%、81.5%和91.8%。与2020年12月相比,CR3和CR5微降,CR10基本保持一致。单车带电量方面,2021年平均单车装车电量为44.4kWh,环比下降16.8%——但同样,该数据受2020年12月纯电动客车集中装车的影响较大。纯电动乘用车和插混乘用车的平均装车电量为45.2kWh和20.3kWh。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方面,受微型车产量上升带动(1月产量共计4.0万辆,占纯电动乘用车25%),2021年1月系统能量密度在125Wh/kg以下的车型占比有所上升。125(含)-140Wh/kg和160Wh/kg及以上车型产量占纯电动乘用车总产量比例分别为16.4%和27.6%,较2020年12月微降。在企业排名方面,宁德时代以4.62GWh、市场份额53.1%继续领跑;比亚迪则以1.13GWh稳居第二位。值得关注的是,蜂巢能源1月装车量0.16GWh,排名首次上升至第7。2020年9月,蜂巢能源首次跻身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2020全年累计装车量排在第13位。韩媒TheElec 2月23日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LG新能源已开始在其位于韩国梧昌(Ochang)的工厂搭建特斯拉4680圆柱电池试生产线。据悉,LG新能源希望该试生产线能在2021年内投产,力争抢在松下的4680试生产线之前实现量产。2020年12月,松下曾表示,将在其位于日本大阪的Suminoe工厂搭建特斯拉4680电池试生产线。根据当时松下的表态,该项工程预计投资达数千万美元,计划投产时间同样为2021年。2月23日,科达利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在四川宜宾举行奠基仪式。据悉,作为宁德时代最大的结构件供应商,科达利计划在该项目投资不超过10亿元。不久前的2月2日,宁德时代公告宣布在宜宾投建动力电池制造基地第5、6期,总投资约120亿元。2月23日,现代IONIQ(艾尼氪)5在线上正式全球首发,该车定位纯电动中型CUV,基于现代E-GMP纯电动汽车平台打造,是该纯电平台下首款量产车。该车2021年上半年开始在部分地区上市,未来也将国产——此前消息称,北京现代国产版今年底广州车展发布。动力方面:后置电机或前后双电机两种驱动电机布局,电池组有58kWh或72.6kWh两种配置。其中,顶级性能版本,前后双电机、全轮驱动,配以72.6kWh电池组,整车综合最大功率达225kW,最大扭矩为605Nm,百公里加速5.2s。充电方面:E-GMP平台车型标配800V充电功能,无需额外组件或适配器,即可兼容400V充电。使用350kW充电桩进行充电,IONIQ 5电量从30%充至80%只需要14分钟,充电5分钟可以增加100km续航里程。另外,车载对外供电功能(V2L),输出功率3.6kW。有车内外2个输出端口,其中车外端口位于车身充电接口处,配合适配转换器,在车辆熄火状态下,仍然可以为其他设备供电。数字座舱:配备12英寸全触控屏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悬浮12英寸数字仪表,可以进行功能定制;增强现实平视显示系统(AR HUD),可以投射导航、安全和汽车周围环境等相关信息在前挡风玻璃上。辅助驾驶:配备了最新现代SmartSense驾驶辅助系统,包含首次投入使用的HDA2 (Highway Driving Assist Level 2,高速公路驾驶辅助2级)技术,以及:前方防碰撞辅助(FCA)
盲区防撞辅助(BCA)
智能限速辅助(ISLA)
驾驶员注意力警告(DAW)
远光灯辅助(HBA)等驾驶辅助功能。
2月23日,矿用车自动驾驶公司易控智驾宣布,已在2020年底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蔚来资本和斯道资本联合领投。2020年下半年,易控智驾先后完成Pre-A轮和A轮融资,总额过亿人民币。解读:此次完成A轮融资之后,易控智驾表示,Pre-A轮和A轮融资的总额已经超过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蔚来资本和斯道资本联合领投,蔚来资本已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多面布局,投资项目包括Momenta.ai、嬴彻科技、Innovusion、小马智行(Pony.ai)、主线科技、黑芝麻智能科技等。另一个投资方斯道资本之前也已投资小马智行和Innovusion等企业。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加快露天矿无人驾驶系统的产品化进度、组建上海办公室、招募人才,为未来开拓海外市场做准备。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专注于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其核心团队由无人驾驶算法、核心硬件、智慧矿山、运营平台等领域人才组成。易控智驾在2019年获得辰韬资本的6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2020年7月,易控智驾获得兴杭国投的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战略融资,兴杭国投系国内矿业巨头紫金矿业集团的控股股东。易控智驾将自己定位为自动驾驶运营商,而非技术供应商。据报道,2020年Pre-A轮融资完成后,易控智驾在内蒙古成立了鄂尔多斯市易控工程有限公司。同时,组建了十余个编组的矿山传统运输车队,在矿山开展传统土石方运输业务,深度参与矿山运输运营。易控智驾的计划是首先为无人驾驶的运营积累工程能力,等待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日益成熟后,即可在传统运输基础上逐步进行无人化替代。目前,易控智驾聚焦于露天煤矿,产品只做宽体车前装,基于通用平台提供产品化的解决方案,而非基于项目制的解决方案。在线控车的基础上,自主研发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算法,并采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在内的多传感器感知融合方案。2月23日,据外媒报道,激光雷达制造商Velodyne在对创始人兼公司董事会主席David Hall进行调查之后,解除了David Hall的董事会主席职务,David Hall的妻子Marta Thoma Hall也不再担任公司首席营销官,并不再是公司员工,但仍是董事会成员。3. 自动驾驶公司Motional开始在美国测试全无人驾驶汽车2月23日,据外媒报道,现代与安波福成立的合资自动驾驶公司Motional宣布,他们已经开始在拉斯维加斯的公共街道上,开始对全无人驾驶汽车(无安全员)进行测试。该公司表示,测试在2月份开始,他们对多辆无人驾驶汽车进行了测试。3个月前,Motional获得了内华达州的测试许可。2月22日晚,四维图新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新增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3.2亿股,发行对象共16名,并将于2021年2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21年2月2日,已收到投资者缴入认购3.2亿股新股的认购资金,合计人民币40亿元。2月23日,特斯拉中国宣布,全面开启2021年生产制造全国招聘会。三月起,特斯拉将会在合肥、南京、杭州、广州等15个城市展开招聘,招聘部门包括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等制造车间部门以及物流、质量、设施运营等部门,涵盖生产操作工、设备维修技师、质量检验员等30多个岗位。2月22日,Lucid Motors宣布,已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Churchill Capital Corp IV签订了最终合并协议。该笔交易对合并后公司的估值为117.5亿美元,将为Lucid提供大约44亿美元的现金。2月23日消息,根据Experian的新车注册数据,特斯拉在2020年超越奥迪,成为美国第四大豪华品牌,并且逐渐接近前三名:宝马、雷克萨斯和梅赛德斯奔驰。2020年,特斯拉在美国共注册200561辆,奥迪的注册量为183594辆。2. 小米回应造车传闻:尚未正式立项
3. 李书福:吉利将成立纯电动汽车公司
4. 青桔单车即将完成6亿美元B轮融资
5. 苹果汽车项目传感器团队负责人离职
6. 博世将与微软合作开发汽车软件平台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1年)》产品权益包括:- 3份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季报(2021年Q1、Q2、Q3)
- 受众:汽车制造商、供应商、科技企业、投资公司等企业中高层决策者
- 内容:2021-2030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汽车产品形态、自动驾驶、数字化的趋势预测;头部企业的战略研究,不同类型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建议
- 作用:为企业决策者在战略、定位、产品、投资等领域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 对每年Q1、Q2、Q3季度的汽车科技产业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梳理,并以季度为单位对科技趋势的预测进行动态更新。
- 《建约车评》定期为产业中高端人群举办的系列汽车科技趋沙龙,每期沙龙参与人数为30人左右。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