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投。
这两年,茶饮似乎特别流行,短短几年,兴起了喜茶、奈雪、coco等等一大堆茶饮品牌。
就在除夕当天,2月11日,“奈雪的茶”宣布要进军港股上市,递交了招股书。如果顺利的话,“奈雪的茶”可能会成为现制茶饮料上市第一股。
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聊聊“奈雪的茶”背后的故事,如果顺利上市,也许这又是一只热门的大肉签哦。
说起“奈雪的茶”,这真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品牌。2015年12月成立,到现在也才经营了5年有余。
像“奈雪的茶”这样的现制茶饮,区别于低端奶茶,它们更注重健康和新鲜度。
用新鲜水果替代糖浆,优质茶叶替代茶粉茶末,牛奶替代奶精,坚持低糖......这些要素吸引了不少年轻的白领女性。
当然,定位高端,价格自然也就不便宜。根据招股书上信息显示,“奈雪的茶”日均销售2万元,日均订单465单,每单均价43.3元。
一单茶饮+甜品,就要40多块钱,也着实不便宜了。不过这依旧抵挡不了奈雪的扩张。
扩张速度有多快呢?
2018年,“奈雪的茶”还只有44家门店。
到了2020年,“奈雪的茶”就已扩张到了500家门店,翻了10倍多。旗下产品,也扩展到了25种茶饮,25种甜品,品类越来越丰富。
据报道,奈雪的茶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已经高达20亿美元,约合130亿人民币。
你可能会猜,像奈雪这样卖现制茶饮的一定很赚钱吧?
NoNoNo,事实上,奈雪经营到现在,还是亏钱的。
奈雪提交的招股书上显示,2018年~2020年,连续3年净亏损。
其中2019年,公司全年净亏损0.397亿。
问题出在哪呢?是因为扩张的太快,导致净亏损吗?
其实并不完全是扩张速度的原因,事实上,像奈雪这样现制茶饮料,在制作工序上,天生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我们可以从图上看到:
奈雪的成本中,材料和员工是最大的成本项,分别占了38.4%,以及了28.6%,两项加起来就占了总成本的67%。
而对标同档位的星巴克,原材料只占运营成本的13%,劳动力占比9%,两项加起来才占总成本的22%。
可以看到,在原材料和员工上,奈雪就比星巴克要支持更多的成本。
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制茶饮料工序比较复杂,水果需要去皮、现榨,这需要大量员工现场作业。
说个数据:
截至2020年9月30日,奈雪有8562名员工,其中90%都是店内员工。单家门店,平均要配18个人。
高人力成本、高原材料成本,导致现制茶饮企业成本高企,难以缩减。
这也是整个现制茶饮料企业的通病。
未来,奈雪能否压缩材料和人工成本,是赚钱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
总的来说,不管是奈雪还是喜茶,目前这种现制茶饮料,还都做不到星巴克的标准化。
在多元化方面,虽然奈雪也在不断探索,开始做下沉子品牌“台盖”来获取市场和利润。但在未来,奈雪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走完这条路,对资金的要求很高,这也是奈雪、喜茶们纷纷急于上市的原因。
分析完奈雪的招股书,我们也不得不感慨,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茶饮料,经营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1、想开茶饮店,要谨慎考虑
小投知道,很多朋友,或多或少都有过做一门小生意的想法,其中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奶茶店。
小投身边还真有朋友,辞职去开了奶茶店。
但就像奈雪这份招股书上显示的,材料、人工、房屋租金,都是沉重的经营成本。再加上去年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亏损倒闭的不在少数。
这样的小生意,看起来美好,实际经营起来困难重重,小伙伴们要深思而后行啊。
2、打新要参与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奈雪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打新还是要打的。
虽然奈雪还没有盈利,但题材却很特殊,“现制茶饮”第一股,给了奈雪很大的炒作空间。
从现在的信息看,奈雪上市打新的热度不会低,还是值得参与的。
具体上市时间还未公布,我们可以一起期待一下。
根据香港券商预测的信息,今年上半年还有大量的“明星”公司要在香港上市,B站、滴滴、唯品会、携程、爱奇艺都在其中。
2021年港股打新的机会并不少,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早点开户,行动起来。
不过,已经在打新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了,现在越热门的股票,打新中签的概率就越低。拿前段时间的快手来说,一手申购的中签率只有4%。
对于这种热门股,小投分享一个小技巧:大家可以尝试多账户打新。
目前港股一个身份证,可以开通多个证券账户,实际运行中,这些账户都是有效的,都可以申购打新,这样多账户可以增加我们的中签率。
这种多账户打新,可以看做是目前的一个bug,严格来说是不允许的。港交所一直在查,只是不怎么严格,前两天又给券商喊了次话,要审查多账户问题。不过目前实操下来还是可以使用多账户打新的。
所以总的来说,目前多账户打新还处于没有严打的窗口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开账户,试一试,增加自己的中签率。
总的来说,虽然奈雪仍在亏钱,但从市场热度来看,它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打新标的,值得尝试。
💰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分享、点赞、在看”支持一下小投呀。
最后,记得今天的打卡哦~
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