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逐渐秃顶的凡爸突然开始养生了,白天保温杯里泡枸杞,晚上睡前还要洗一洗——泡脚。加醋加盐又加姜,再加点热,一对酸臭的水煮猪蹄都可以上桌了。自己泡舒服了,还要拉着凡凡跟他一起泡,还好我眼疾手快,一把拦住没让他得逞。宝宝细皮嫩肉的脚丫还在发育,怎么能像他爸一样死猪不怕开水烫呢?更重要的是,通常在宝宝6岁之前,ta的足弓还没完全形成,长期用热水泡脚,会让足底韧带遇热变松弛,可能引起扁平足,不利于足弓发育。[1]如果有家长想给宝宝洗脚,可以用38~40℃的温水,清洗3~5分钟就够了。
整个足弓的结构包括:足部骨与关节形状、足部肌肉、足部韧带(连接骨之间的“束带”)、足部肌腱(连接骨与肌肉间的“束带”)。在宝宝活动时,韧带和肌腱之间相互配合,增强足弓的弹性,可以消除冲击力,并储存能量[2]。大多数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没有足弓或只有一点点足弓。这是因为,小宝宝的足部骨骼和关节比较柔软,且脚底内侧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垫。所以当宝宝小脚丫踩在地上时,脚底几乎都是平的,看不到足弓(如a)。但当宝宝踮起脚尖,或抬起脚时,可以看到足弓的弧度(如b)。后面随着宝宝的生长,足弓不断的发育,慢慢会站、会走之后,肌肉、踝关节韧带也得到了锻炼。大约在宝宝2岁左右,足弓开始真正形成;4-5岁,足弓发育得较为成熟;6-8岁,足弓发育基本完成。
除了扁平足,如果宝宝足部发育有问题,还可能会出现足内翻、足外翻等情况。有些宝宝偏爱跪坐,腿呈一个“W”形状,这会影响宝宝腿型,容易导致内八字、髋关节受损,甚至出现足内翻的情况。宝宝超重,意味着脚部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还处于发育期的足弓,有可能被“压塌”,从而出现扁平足。不建议过早教宝宝走路,因为足弓发育不完全时,宝宝或站或走,都会增加脚部负重,可能引起扁平足。这种情况更常出现在二胎家庭,二宝的鞋子捡漏穿大宝的;或认为宝宝长得快,所以给宝宝选大一号的鞋子。二手鞋、过大、过小或没有足弓承托的鞋子,都不适合长期给足部还没发育完全的宝宝穿。扁平足的原因,除了后天因素(比如,腱短缩、肥胖、经常站立使得韧带长时间承重而过度伸展等),还和一些先天因素有关,比如,有些宝宝先天性韧带松弛、足部骨骼融合、或者有家族遗传等,也会容易出现扁平足。
据美国儿科学会统计,每10个宝宝中,大约有1或2个在成年后继续呈现扁平脚。[4]所以,如果宝宝现在是扁平足,家长也不必太担心,多数情况会随着宝宝长大而趋于正常。
只要宝宝没有出现脚部僵硬或疼痛,一般不需要额外治疗。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可能引起扁平足的外在因素。什么算合适呢?宝宝穿上新鞋后,如果足跟和后鞋帮可以放进成人一个小手指,就说明是合适的。
而且儿童鞋也有适宜的鞋底厚度,5毫米 - 10毫米;鞋跟高度,6毫米 - 15毫米之间。除此之外,下面这些简单易行的足部锻炼方法,也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宝宝扁平足。1)让宝宝在沙滩、草地等地面柔软的地方,光脚步行,尽量让足底外缘着地;如果宝宝出现下面4种比较严重的情况,请及时就医,进行治疗。①脚疼、僵硬、麻木;②脚或脚踝经常受伤;③走路不够平稳;④其中一只脚相对扁平。
其实,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自有一套属于各自的规律,多数情况下,家长们无需多虑。花总会开,我们只需要静待花开。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欢迎大家点在看,分享给更多需要的家长。参考文献:
[1]生命时报https://mp.weixin.qq.com/s/1DWWhCVEQDvLVfgONOuuIA
[2]https://med.libretexts.org/Bookshelves/Anatomy_and_Physiology/Book%3A_Anatomy_and_Physiology_(Boundless)/7%3A_Skeletal_System_-_Parts_of_the_Skeleton/7.8%3A_The_Lower_Limb/7.9E%3A_Arches_of_the_Feet
[3]https://www.nhs.uk/conditions/flat-feet/
[4]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orthopedic/Pages/Flat-Feet-Fallen-Arches.aspx
再看看这些也许对你有帮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