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你在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中选一个人当心理医生,你会选谁呢?
我选卡伦·霍妮。
看完这本通俗易懂的专业书籍,只要还没到精神分裂的地步,我们至少能从三个确定的信息得到安慰:
何谓“时代神经症”?
霍妮认为,弗洛伊德对现代人类学和社会学抱有深刻的无知。本书中,她观点明确地提出:“神经症在本质上的特征,是由文化造成的。”于是本书名为“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内容不仅涵盖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观点,也融合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知识。
这些思考表明,情感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我们的生活环境所塑造的。
在霍妮看来,神经症是一种失调,是人们为了调节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冲突进行种种尝试时出现的障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 对给予和获得爱的态度;
第二, 对自我评价的态度;
第三, 对自我主张的态度;
第四, 对攻击的态度;
第五, 对性的态度。
神经症患者对爱有过分的要求,愿意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去迎合别人,试图赢得所有人的喜欢。
十个人中如果有一个人不喜欢他,那是不行的。即使对方是自己并不喜欢和在乎的人。总之,他不分青红皂白地渴求别人的认可。他因为严重依赖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导致内心有强烈的不安。
他的自我评价极低,自卑感和缺陷感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不是一味自惭形秽,他就转而夸大自己的成就,强迫症一般炫耀自己的金钱、地位、古董、人脉、旅游或学识等等。
别人无意的行为都可能让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贬低,从而感到愤怒。
他无法说“不”,没有力量捍卫自己的主张,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
他不敢发表意见,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就感到胆怯,或者自我怀疑。他很难做决定,决不敢表达只符合自身利益的愿望。在神经症病人的身上,具有明显的抑制倾向。他压抑自己,以求不要和外界产生任何冲突。
但另一个极端是,他的攻击性很强。他容易反对、攻击、贬低和侵犯别人。尽管态度上咄咄逼人,十分蛮横,但他认为自己相当谦逊,要求非常合理。他很容易认为别人欺骗他,控制他,或者对待他不公正。
一件小事都会让他产生被整个世界羞辱和鄙弃的感受。
他对性有强迫需要或者抑制,在一个以性为羞耻的文化中,抑制是主要表现。比如,故意不跟异性接触,对两性问题反应过激,大惊小怪,在性满足的过程中出现罪咎感。等等。
读完本书,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能发现自己的影子。尽管症状多姿多彩,千奇百怪。
大体上,神经症患者有两个基本特征:“反应方式上的僵化”和“潜能与成就之间的差距”。
从婴幼儿开始,孩子没有获得基本的爱和安全,从未拥有“确定的幸福感”,这会造成他的“基本焦虑”。而如果成长环境没有打破家庭给他的影响,将极大地加剧他的神经症。两相作用,使得他在成长过程中以僵化的模式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已经有太多包括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的思想家阐述过类似的观点,二十世纪之后,人们之所以对自己的精神格外痴迷,而人类精神也显得格外病态,是因为物质生活突然之间的极大满足。
传统和固有生活的崩溃,让“一切曾经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与空前的自由相随而来的,是人再也无法找到一个固定的位置安身立命。他必须一个人面对整个宇宙,面对意义的缺失,深度关系的匮乏,和自身的放逐带来的空虚。
这是霍妮的时代,如今也越来越普遍地成为我们的时代。
何谓“正常”?
如霍妮所说,文化因素在使我们脱离了“正常”的所有因素中最为重要,神经症其实是时代病。
那么正常是什么?
她说, “不存在适合一切人的正常心理”!
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神经质的表现可能在其他文化中是正常的,反之亦然。心态积极、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处事高效、家庭和事业平衡、切换社会身份中游刃有余,最大限度地发掘了自身潜力,获得普遍认可的成功等等。这个马斯洛描述过的处于金字塔顶端“自我实现”的理想画面,居然是现代都市人认为的“正常“生活。
但这是不正确的!
文化在飞速变化,难以预知它将催生什么样的人格习惯。
比如,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的当代中国,封控、每天核酸检测、或许会成为新的“正常”。
人们会变得孤立,更多人热爱清洁,出门时会下意识地查看自己的健康宝,定期出门测核酸,注意囤积日常生活用品。在这种环境中,那些喜欢聚集,或者极简主义的人们就 “变得不正常了”。
霍妮强调,不断地更新大众对“正常”的认识,是精神分析的重要工作。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换一种眼光看待自身、别人和整个世界。不止一种可能性,不必走到极端去。
一个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长大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爱人,他改变了大部分神经症;
一个因为北方的干燥咳嗽不止的人,到了南方草木丰润的地方自然痊愈;
一个提倡“中庸”文化人们眼中的疯子,在另一个珍视个人特质的地方成为了天才。
一个人如何认知,他就会如何生活。
假如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敏感、潜在的敌意和苛刻的要求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了我们的感情和行为,干扰了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我们的生活会是截然不同的面貌。
现在我们多了一个角度,很可能只是自身特质与环境不相适配,才让我们处于无止境的内心冲突当中。
所以,也可以换个思路,到别的环境去生活看看。
所谓痊愈,其实是一条成长的道路
卡伦·霍妮活在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经历过一战,后移居美国。成长经历显示她缺乏父亲的关爱,使她长大后很难处理和异性的亲密关系。她被自卑感和抑郁症终生折磨,甚至还数次试图自杀。她是少见的女性学者,在学界担任要职多年之后终于发现自己有能力反对业界鼻祖——老师的老师弗洛伊德。
她经历了时代和个人生活的许多创伤,承认自己对爱有神经症的需要。她的情人哈洛德形容她有“伟大的天赋、卓越的智慧和巨大的缺点”,因着满身的缺陷,她饱受折磨。
但在重重困境中,卡伦·霍妮找到了生路,即研究分析自身和患者。伤口一一摊开之后,我们发现自己并不需要承担自身不幸的全部责任。她这项创造性的工作,为不同时代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刻印了自己独特的名字。
当初因反对弗洛伊德被供职单位无故解聘,她干脆出走自立门户,创办“美国精神分析促进协会”。协会宗旨为:“我们相信人类天生是具有建设性的,必能创造出一个环境,在此环境下个人的潜力都能受到鼓舞而被激发出来。”
今天,我们仍如此相信,并为此努力。
努力在所有无意识中辨认出面目模糊的自己,并能从无论什么造成的废墟中站起来继续创造。
实话说,做到这两点,就算得上是我们时代的英雄了。
人人都有病。焦虑的现代人病态心理直播现场!
心理学大师卡伦·霍妮成名代表作,标志着精神分析文化决定论学派的形成;
每种古怪的行为背后,都是正在受苦的自己。
千万读者强烈共情:"每句话都像在说自己"。
- 本期福利 -
★★ 先请仔细看活动规则 ★★
优先抽取
完成下面三个步骤的读者
1 、先参与话题在留言区留言
2、转发此文到朋友圈
3、最后将截图发私信到文周后台
我们将看眼缘挑选 2名 读者
每人获得1本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截止时间:2022年5月21日 22:00
乌托有个帮
续写的远方
投稿 / m@wenzhou.plus
合作/ +微信:milalan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