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点整,就多名教师被实名举报一事,南开大学发布通告称:
经查,李文韬存在与女性有不正当关系等问题,严重违反师德师风,根据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给予李文韬降低岗位等级处分,撤销其教师资格,给予其解聘处理。
经查,陈泰锁存在违反教学纪律、违规办理校园出入证、提供不实年龄信息的问题,根据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给予陈泰锁记过处分,取消其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资格。
经查,尹沧海存在博士招生工作中言辞不当造成不良影响、对艺术与美学研究院管理不严格的问题,根据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给予尹沧海诫勉谈话处理。
此外,相关涉法涉诉问题正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处理。
南开大学还表示,我校将以此为戒,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违规违纪问题严肃处理。从5月10日首次回应,到5月13日初步通报,南开大学的速度不可谓不迅速。那么,为什么已经迅速处理了,却不能获取大众的理解呢?据多名举报人此前爆料,他们举报这几个南开教师,长则2年,短则1年。就是说,如果不是先前的微博举报起了作用,也许直到今天,这几个教师还是会被留在南开,继续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白了,被处理的这三个教师,都应该被清理出教师队伍。更别提在发布完通告后,南开大学官微还疑似在评论区自问自答——“渣男被处置,人人称快,但大学不该沦为处理渣男的工具,更不应该因社会人士错信渣男而被口诛笔伐。假如这女生是南开学生,这老师早就被开除了,因为师生恋在南开坚决不允许。可她不是南开的学生,且自愿恋爱和平分手,最近几天数万名师生校友承受的舆论压力谁来赔?可以向无辜的南开老师学生道歉么?”我说过很多次了,迅速回应意味着切割,如果南开能够更迅速的给到合适的处理,压根就不会承受任何舆论上的压力。而且,即便给不到,大众的诉求也多半指向南开领导层,而不会朝着无辜普通的南开师生开火。因此,疑似南开官微的这则评论,看似有理,实则强词夺理。我的判断是,这则疑似由登错号引发的次生舆论,很有可能进化成主要矛盾,再次逼迫南开大学作出回应。最后,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你觉得南开大学是否应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