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格局,顶级资源也捧不红她
比如编剧多次让一个“妹妹”的角色,打扰到姐姐姐夫谈恋爱,总是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一部男女主双向奔赴的剧里,这种电灯泡+对男主有好感的妹妹设置,理智点来说,是没眼色,严重点,就等于冒犯了大婆教。虽然,不明白全天下都知道的恋爱就是瞒着“好妹妹”的设定,意义在哪。林允专门发视频解释:其实学了琵琶,但剧组的琵琶本就弹不了。还有,被说作为一个日夜弹琵琶的古代女子,演员却涂美甲,不敬业。
要飘说,坐拥明星资源,缺乏演员质感,本已是不讨喜。原生家庭艰苦,妈妈长期生病,爸爸辛苦劳作。她曾聊过贫穷的过去:
辍学,百度只能认真地阐述“初中坚持学了两门课外兴趣”。
没背景,非科班,靠选秀一夜成名,如果名气是具象化的钞票,那18岁的林允在人生抽奖机上靠运气鲤鱼跃龙门,所以多少会给人一种“暴发户”的初印象。但,网红感的进一步加深,是因为知识之外,阅历、经历也空白。形容自己穿衣服、吃东西的特点都用了“神经”,形容一个城市,就是哪都好。
金鸡电影节,记者在后台随机采访。对比杨幂的淡定,林允瞪大了眼睛,慌了。有一说一,记者的问题着实有点“瞎”:你们今天这服装有什么用意?穿红裙的杨幂张嘴从“中国电影”“从业者”这种具备行业高度的内容聊到今天的服装用意“够正能量够喜庆所以穿红衣”:接着,记者把话题递给了林允,别说高度了,她支支吾吾,最后照搬了杨幂的词:能交流的面很浅,场面话都不会说,更遑论输出什么深刻想法。再加上姿态、笑容的拘谨,在气定神闲的女明星身旁,生生成了圈外人士。这种拘谨介乎于小家子气和生涩间,本来也可以舞一个社恐、不油滑的人设。
一起床,早饭都不吃开始收海量快递,就这么马不停蹄地拆快递,家里没拆的快递还是堆叠成山。“代餐粉!”观察嘉宾信心慢慢地猜测。终于吃早饭了?眼睛在屏幕上待不到一秒,又掏出一个镜子端详起自己。你会发现,她总在填补物欲上的匮乏感,过度看重皮相,也是她网红感的来源。乐于响应自己的需求。但这些需求,都是一个人最浅层的需求。一个物质条件高于普通人那么多的明星,却一眼见底,胸无大志。既没有人人可感的“星味”,也没有吸引小部分人群的有趣怪咖感。能叫人心甘情愿花钱捧场的网红,也是扎扎实实的本事。况且,明星带货,网红上综艺,如今二者的界限并不如过去深不可跨。和人一起吃饭,自己抱着个腿,被王大陆劝阻还是觉得“没问题”。
外放、表情丰富。这也是周星驰万里挑一选中她的原因:她是一个与别人不同的女孩子,气质纯朴,完全不像人类,像野生动物一样,非常切合这次的角色。在喜剧《美人鱼》中,她作为一条鱼,五官乱飞是附和设定的。而且在戏外,不好相处的星爷也很吃她这一套。和她说话总有宠溺。天生特质落到一个合适的戏里,刚好被一个大佬欣赏,这种严丝合缝无疑是一种幸运。甚至,出道七年后的今天,她的表演甚至连当初青涩的层次感都没有了。
自带的拘谨局促,虽然也算符合宋引章入东京后的自卑紧张。
但,从头到尾,你都很难在她的眼中看到“江南第一琵琶手”的影子。
综艺中,别人都在各抒己见,她总输出寥寥,存在感极低。参见观察类综艺,观察嘉宾大张伟看到满柜子化妆品时 直指她的倾向:
发迹前后,做明星还是做网红,她都把最不费力的资源当成最重要的资本。鱼跃龙门后,大多数鱼会随着资源变好,做事进步,眼界变宽。不然,她不会演的戏不多,但每部戏都没把心思放在表演上。《三打白骨精》和冯绍峰传出恋情,《彼岸花》和宋威龙传出恋情,《一吻定情》和王大陆传出恋情……暴发户最掉价的,不仅是没有历史的积累,更因为只享受眼前,不谋长远。平行世界的网红两生花,倒真能窥见了那些收割感强烈的人,不讨喜的原因。接地气本来没有毛病,但是不分场合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背后的摆烂逻辑是——宋引章和林允刚好相反,她极度不认可自己的原生身份,更别提炫耀了。实际上,她动心的不是男人,而男人曾许诺帮她“脱籍”这件事。即便是教坊琵琶色教头,但摆脱“贱籍”才是她的人生重点。不,无论看上去如何,在她们一跃成名后,都深深地充斥着收割感。为《梦华录》学琵琶,皱着眉头撒娇,练一行琴谱就觉得像练了一段那么辛苦。
既吃不了苦,也做不好事。贡献死亡演技,还夸大辛苦。当时她在快手化名“小酒窝”,也算小有名气。参加“美人鱼”评选时,粉丝们都积极为她投票。但在她成名后,粉丝们质疑她骗票后就把他们都丢弃了。她刚到东京一无所有时,靠就是茶坊客人的欣赏养活自己。但在她赢得相爷题字“风骨”后,就抛弃自己曾经的衣食父母,称其为“文人骚客”。当然,如果编剧足够有功力,完全可以把她塑造成一个有局限性、有偏见、但真实的人物。但目前看来,此剧似乎并不着意于追求人物的丰满、立体。而同样志不在此,专心收割的林允们,其实并不少见,可我们为什么反感?因为我们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本该更能将心比心,懂得对平凡怀抱温柔,懂得对偶然所得的天赐甘露予以珍惜……可当她们有机会从一株草变成一朵花,却把镰刀伸向身边的小草时。呸,把谁当韭菜谁当呆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