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吴莫愁大概是内娱第一位黑红起来的明星吧,
当年标志性的厚刘海、魔性的歌声和同样魔性的台风让她成为了《中国好声音》最有话题度的选手,没有之一。
她的舞台就如导师们所说是摧毁性的,你永远不知道她的下一句甚至下一个字怎么处理,乍一听觉得很怪,但又由内而外的觉得很嗨。
但不管怎么说,这份无论是当年看还是现在回看内娱都没人能做到的独特,还是帮她在好声音走了很远,拿下了第一季好声音的全国亚军,比当年的冠军梁博还火。
她的星路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当时各种活动、红毯、国外时装周都能看到她20岁的身影,甚至还成为了首位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明星。
很多品牌也开始找她做代言,除了之前文章里说过的百事可乐,
还有当时最火的美宝莲、三星手机、诛仙页游啥的,据说她当时一年的代言费就高达1.3亿元。
并且人家本职工作也没落下,出道半年就有两首很成功的代表作,一首《就现在》成了第二季好声音的推广曲和百事可乐的广告曲。
另一首《我相信》,在每季好声音选手晋级的时候都会响起。
但人红是非多,跟名气一起来的还有各种谣言八卦。说她和自己的导师庾澄庆关系不简单,说她耍大牌,还有最多的是对她长相的攻击。
说她长得像外星人,被评作是“亚洲最丑女星”,还记得当时有个新闻是“吴莫愁地铁广告吓哭了5岁儿童……”
没人关心真相,被公司安排和流言搞得心力交瘁的她曾在采访中说过自己后悔进这一行,因为和她预想的不一样。
于是她在19年借由妈妈生病,消失了三年。
这两年她成功复出,参加了不少节目,其中最火的应该就是《浪姐3》了,
虽然一轮游让很多人意难平,但还是向观众证明了时隔这么多年,她的舞台还是那么独特。
人气虽然没法和从前比,但人却比从前从容很多。要知道最开始那几年的吴莫愁,妆容和打扮可以说是怎么夸张怎么怪怎么来。
当时甚至还有人称她是中国版的Lady Gaga。尽管非常符合人设,但也不勉让人觉得有点走火入魔。
而十年后的今天,她的刘海没当初那么厚了,妆容衣服也不再刻意雷人,你仍然能看到她身上的独特,但这份独特比以前更真实自在。
就像她说的那样当初她太年轻了只想着怎么好玩,而现在的她沉淀了也找到了自己。
不得不说,她那时候的歌唱实力和台风就已经有一些diva的气势了,妖艳又洋气。
甚至因为太纯正的欧美范让好多人都以为她是从海外归来的华裔,最后拿到了第一季的全国季军。
但她和吴莫愁一样,也遭受过外界对她长相的攻击。
那时候人们眼中的美还没那么多元,“一白遮百丑”是绝大部分女性都深信不疑的真理,所以很多人对她的肤色指指点点。
所以她在出道之后很快就出了一首《彩色的黑》,里面的每句歌词都不止是在替自己反击,更是在鼓励所有人不必去讨好谁,要勇敢做自己。
仔细听过吉克隽逸的歌就知道,她的歌总是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我特别喜欢《世界公民》系列那两张专辑里,专门为视障人士而做的《孔雀》。
歌词里把他们内心世界的美好描绘的淋漓尽致,尽管看不见花海、麦田、蝴蝶、孔雀,也能让所有人因为这份美好而心生希望。
而她本人也是身体力行,在如今的内娱绝对是独一无二,很有力量的存在。
别的女明星都是想着怎么更白更美,她就想怎么更黑更辣,以致于她现在在美妆、美甲、美黑界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别的女明星都在红毯上优雅端庄,她却坚持怎么辣怎么霸气就怎么穿。
她不介意大方展示自己的好身材,别人不敢轻易尝试的荧光色、羽毛、亮片也总能大面积上身,尽管皮肤黑,个子也不高,却永远像个diva。
她告诉大家美不是只有一种样子,像她这样健康自信才是更有力量的美。
当年第一季里的袁娅维,头上戴着朵艳粉色的芍药花,唱着《弯弯的月亮》,致敬了杨二车娜姆老师(不是
她的爵士唱腔和灵魂唱法算是当时节目里甚至华语乐坛都很少见的,让人眼前一亮。连导师刘欢都在许多场合甘愿做她的陪衬,表示非常欣赏她的国际化。
但她出了节目之后却一直不温不火。因为现实是很多观众都get不到她的唱法,觉得只是没有感情的炫技行为。
这一点在她之前参加《歌手》的时候每场的排名就最能说明,经常是歌手互投的前三,观众投票的倒数。
但奇怪的是,她翻唱的歌观众又很买账,像是《阿楚姑娘》、《说散就散》和《靠近》……
这些歌刚出来的时候虽然都很火,但因为旋律太简单,歌词也经不起推敲而自带了一股“网红”味。
缺乏观众缘的她,连造型也经常被诟病。不是被说元素堆砌,用力过猛,就是被说模仿A妹。
我觉得她是近两年才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风格,回归了简约大方的性感,把自己身上那种国际范儿的飒姐气场发挥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当她穿上剪裁精妙的裹身裙时,因为她的身材不是那种很不健康的瘦,
而是该有肉的地方有肉,最能凸显出这种裙子的优雅、妩媚和性感。
做的音乐虽然仍然小众,但也越来越不在意大众的评价,坚持唱出自己内心的自由。
今年还凭借着值得反复听的专辑《月亮失眠了(ONCE UPON A MOON)》拿到了第33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华语女歌手提名,
能够坚持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本身就是一件比拿奖还要值得鼓励的事。
我觉得她大概是当年很多男生女生都喜欢的类型吧,长相甜美,身材又好,性格也很活泼,而且每次听她唱歌都能给我一种特别轻松愉悦的感觉。
虽然第一季比赛时没走多远,但出了比赛她还是靠着一首《爱要坦荡荡》走遍了各种节目和商演。
可惜没过多久就因为一直没有自己的作品,长相和歌声也不够大气有辨识度被人淡忘了。
直到最近两年她又悄无声息的回来了,参加了两档音综,看得出想翻红,可惜实力不允许,
在《这样唱好美》的舞台上唱了首歌却全程跑调,让台下的评论团都听得直皱眉。
最后还有一位张碧晨,虽然她不是从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出来的,但也是这个节目里最出名的女歌手之一了。
说真的,当年去KTV点《她说》都要找她的版本的。
其实在好声音之前她已经在韩国当了一年的练习生了,也作为韩国女子组合Sunny Days的成员正式出道过。
但回国后,她就从唱跳idol变成了唱悲伤情歌的站桩歌手。
每次听她唱歌就像在听她讲述一则又一则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里面有平淡温馨也有撕心裂肺。全程凭着一种风格拿下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冠军。
像什么《年轮》、《凉凉》、《光的方向》都是歌比剧和人都火的程度。
而且她也不太在乎时尚,之前在《我家那闺女》里有一期她的造型师朋友带着她去逛街,想给她打扮打扮,
但她就像是陪我妈逛街的我爸一样,全程找地方坐,最后还被种草了服装店里的沙发……
所以即便她拥有着天生衣架子般的纤细身材,只要怀抱着一个无心时尚的态度,就没有什么造型能美着出现在她身上。
轻飘飘的仙女纱裙她穿不出“楚楚可怜感”,只觉得她真的很可怜。
私服也是自始至终秉持着“自己舒服就好”的原则乱穿,看完也就明白了她为什么人送外号“张大爷”。
尽管这些“好声音”这些年在娱乐圈的命运各不同,但现在回过头看,这个节目10年前就已经让人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美和怪,10年后也依然让人震撼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