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寅虎旧岁,写满了变革与挑战。我们已习惯于被不确定性笼罩,却从不在广袤的未知中放弃对真理的追求。这一份执着的坚持,使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2022年6月1日,政治学人网刊《政治学通讯》正式上线,目前已推出4期,并得到了学术界与实务界数千读者的订阅和关注。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启航。”新的一年,我们将砥砺初心、再接再厉,为探寻政治学的真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探寻公共事务的最优解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玉兔迎春岁月新,值此万象更新之际,《政治学通讯》编辑团队向关注和支持网刊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新春祝福!祝大家新春吉祥,万事如意!
政
治
学
通
讯
2022年度总目录
《政治学通讯》是“政治学人”自我完善与革新的尝试。其创刊之初心,在于集结优质学术作品,尝试记录我国政治学人对时代之问、人类之问、文明之问的深刻回答。
第一期目录
卷首语(赵吉)
【学人专访】
深耕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大学问——对话南开大学朱光磊教授(朱光磊)
【圆桌论坛】
政治学研究的因果论断(王思琦 季程远 马啸 臧雷振)
中西对话,何来国家能力?——以《强社会与弱国家》切题(米格代尔 张静 杨雪冬 黄冬娅 耿曙)
【学术前沿】
国家根本性议程与中国式治理民主(徐勇)
中国民主模式的理论表述问题(杨光斌)
论帝国的兴衰(俞可平)
国家调查队:应对规模治理“信息难题”的体制设计(周光辉 王茜 王匡夫)
政党、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张长东)
【干部研究专栏】
培养式选拔:干部晋升的一种解释框架(季乃礼 张金城)
多元政绩竞赛:中国地方官员晋升的新解释(陈科霖 谷志军)
适度规模与有效领导:地方党委常委会规模的逻辑(向杨)
【国际研究动态】
本期主题:政治极化(政治学人国际化部)
【政治学人评论】
莫把学术研讨会开成论文工作坊(余亚维)
【政治学漫谈】
历史、书写与权力——政治学与穿越IP的相遇(张皓源)
第二期目录
【学人专访】
纵跨地方与全球的治理逻辑——对话清华大学杨雪冬教授(杨雪冬)
【学术争鸣】
中国政策过程的议题与创新(王亚华 杨宏山 庞明礼 曾明 陈文 杨志军 张友浪)
【学术前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燕继荣 王江成)
秩序与繁荣:政治学原初问题的制度主义解释(王正绪)
从家国到国家:中华帝国的民族国家转向(任剑涛)
新中心国家与世界秩序转型:中国复兴的世界政治意义(汪仕凯)
规划中国、制度中国与真实中国:发展与治理的政治逻辑(张树平)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变迁逻辑分析(何艳玲 王铮)
【新技术主义研究专栏】
权力流散:平台崛起与社会权力结构变迁(刘金河)
利维坦遭遇独角兽:新技术的政治影响(樊鹏)
“算法权力”的异议与证成(谭九生 范晓韵)
【国际研究动态】
本期主题:福利国家危机(政治学人国际化部)
【政治学人评论】
莫把可读性当成是好文章的第一标准(肖伟林 李璐雅)
【政治学漫谈】
《是,大臣》:政治喜剧背后的英国文官制度(张萨)
第三期目录
【学人专访】
社会科学研究的革新之道——对话复旦大学唐世平教授(唐世平)
【学术争鸣】
政策试验:理解中国之治的新视角 (唐斌 李智超 梅赐琪 周望 吴怡频)
【学术前沿】
民主治理何以可能——民主与治理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趋势(佟德志 王毅刚)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孙晓春)
经验的归经验,规范的归规范——如何走出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危机(黄晨)
“中央集权”在中国:一个现代概念的历史生成及其理论检视(1899-1911)(任锋 马猛猛)
“数字避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基层官员避责行为研究——基于多案例的综合分析(田先红)
“领导重视什么及为何”:省级党政决策的注意力分配研究——基于2010-2017年省委机关报的省级领导批示(陈那波 张程)
【比较政治学科建设研究专栏】
比较政治学的基本特质与学科划分标准(李路曲)
比较政治“学”?——学术史与学科性的反思(汪卫华)
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发现、创新和限度(常士訚)
【国际研究动态】
本期主题:国家建构(政治学人国际化部)
【政治学人评论】
学术公益需要好人品(杜洪文 王育萱)
【政治学漫谈】
个案研究如何建构理论(韩雨筱)
第四期目录
卷首语(林佳怡 王智睿)
【八周年专栏】
执炬八载,初心不辍——对话政治学人团队成员(赵吉 张兰 王智睿 王铮 林佳怡)
以学术公益为志业:“公众号”学人谈
政治学人八周年贺信
八周年·圆桌回顾(董祎璠)
【学人专访】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百年发展与未来图景——对话中国政法大学杨阳教授(杨阳)
【学术争鸣】
可信的案例研究:方法与伦理(张振洋 赵吉 付建军)
【学术前沿】
以双重革命构建新型现代国家——基于中国共产党使命的分析(陈军亚 王浦劬)
国家发展:超越“国家建设”理论(陈周旺)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公共危机中的地方瞒报与信息事权重构(何艳玲 吕慧敏)
【国际研究动态】
政治极化背景下的美国外交政策(政治学人国际化部)
【政治学人评论】
政治学人学术转载高影响力文章报告(牛铮 吕佳阳)
【政治学漫谈】
历史政治学如何运用史料?(陈璐迈)
新生的《政治学通讯》祈盼支持,也希望批评。经过以往4期的推送,我们在后台收到许多读者的反馈,这些建议也指引着《政治学通讯》未来的改进与发展方向。我们期望《政治学通讯》可以成为我们凝聚共识、记录变化的重要窗口。
新的一年,《政治学通讯》将继续与各位读者相伴而行,共同成长!
新春
快乐
点击往期封面,即可阅读全年目录。
欢迎扫描左边二维码,
订阅《政治学通讯》!
我们将定期通过邮件方式向您推送《政治学通讯》
(默认为每期连续推送,如您已订阅,则无需重复订阅)。
您亦可通过政治学人平台关注相关内容和推送(订阅时请确认邮箱地址,如往期订阅均未收到邮件,烦请重新扫码订阅)。
文字 | 乐祎
排版 | 林佳怡
审核 | 赵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