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卡斯蒂里与罗伊·利希滕斯坦,1991年
#1
利奥和他的圈子
Annie Cohen-Solal
2022
高古轩的导师是谁?上世纪中叶,利奥·卡斯蒂里(Leo Castelli)是艺术界当之无愧的中心人物。他发掘了罗伯特·劳森伯格、贾斯培·琼斯等艺术家,连安迪·沃霍尔都“跳槽”到其画廊。卡斯蒂里的慷慨仗义令无数艺术界大人物愿意围绕着他,包括后来的学徒:拉里·高古轩。
该书详尽介绍了卡斯蒂里个人及家族经历,并以此为切入点勾勒出上世纪美国甚至世界艺坛的格局变幻。波谲云诡中,美国如何取代欧洲成为艺术中心?
🎧🎧🎧
#2
202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随着《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2023年正式拉开序幕。对乐迷来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是开启新一年的最佳仪式。今年的音乐会有诸多亮点:14首第一次在新年音乐会中上演的乐曲、维也纳女童合唱团在此处的首秀,这也是奥地利指挥家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öst)第三次担任新年音乐会指挥。错过开年音乐会的乐迷们,快趁春节假期听起来吧!
📖📖📖
#3
Funny Weather: Art in an Emergency
Olivia Laing
2020
“他很孤独,是这里唯一的黑人,天才的地位太接近于玩具。”奥利维娅·莱恩(Olivia Laing)如此描述巴斯奎特。
莱恩向世人展示着一位作家会如何评论艺术:2015-2019年,她在《Frieze》杂志担任专栏作者,为巴斯奎特、劳森伯格、欧姬芙等艺术家撰写了短篇传记,也记录着与艺术相关的社会事件。其精悍、犀利的文字带有凛冽的寒意,调侃着时代艺坛里“滑稽的天气”。
🎧🎧🎧
#4
Mr. Morale & The Big Stepper
Kendrick Lamar
2022
1855天,这是说唱歌手Kendrick Lamar新专与上一张普利策奖作品《DAMN.》的距离。这一次,抛却浮华,专辑《Mr. Morale & The Big Steppers》揭露了Lamar内心身处的创伤与敏感……
由美国摄影师Renell Medrano打造的封面也如实反应着专辑内核:这是一张Lamar的家庭肖像,场景朴素,但真实、亲密,身后的未婚妻Whitney Alford正打算给婴儿喂奶——如同一张贫民家庭的新闻摄影。
📖📖📖
#5
观念艺术
Tony Godfrey
2020
杜尚后,艺术界开始酝酿大动作,直至六七十年代,观念艺术终于蓬勃发展,成为主流。本书由普利茅斯大学美术教授兼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研究主任托尼·戈弗雷(Tony Godfrey)撰写,讲述了每一阶段观念艺术的发展情况,并将视线扩大至女性艺术家与更广阔的地缘范畴。
🎧🎧🎧
#6
12
坂本龙一
2023
2020年,音乐家坂本龙一再次确诊患癌。过去两年,他共接受了六次手术,至今仍与病魔斗争。《12》就创作于此阶段,同时也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即便如此,坂本龙一仍希望通过音乐传递信心,“人类与文化共存……艺术、音乐和诗从未中断,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更令人期待的是——这张专辑的美术由艺术家李禹焕负责。
📖📖📖
#7
追寻江村秘藏:
高士奇书画鉴赏与流散研究
励俊
2021
近百年来,业界都流传着一则收藏掌故——高士奇进贡给康熙的书画极有可能是假的。这位“天子红人”是画界绕不开的人物:不仅诗文书画一流,他还是清初收藏家“三家村”之一的“江村”。经其品鉴的作品身价顿增,怀素所书《自叙帖》中便有其题跋。
“以赝进上”,孰真孰假?该书从此案入手,还原事件原委。与此同时,康熙时期的书画鉴赏风貌亦徐徐展开。
🎧🎧🎧
#8
Renaissance
Beyoncé
2022
打开专辑《Renaissance》,从《BREAK MY SOUL》点击播放,仿佛径直走入舞池。美国歌手Beyoncé的新专格外“极繁”,融合House、R&B、Funk等多种风格,复杂又热烈。而名为“文艺复兴”,专辑美术也由业内大咖打造:美术指导是荷兰摄影师Carlijn Jacobs,封面的马背造型则出自美国艺术家Nusi Quero。
📖📖📖
#9
豹迹
巫鸿
2022
🎧🎧🎧
#10
奈良美智的“歌单”
想知道哪些音乐给予过奈良美智以灵感?点开来听!
📖📖📖
#11
The Rise and Rise of the Private Art Museum
Georgina Adams
2021
在全球约400家私人博物馆中,70%致力于当代艺术的机构在此前20年中成立。这是财富密码,还是弥补公立机构空白的绝佳方式?该书由资深艺术市场记者、《钱暴》作者乔治娜·亚当(Georgina Adams)撰写,借中国、美国、欧洲等地的50余家机构,为读者揭开私人博物馆的神秘面纱。
🎧🎧🎧
#12
Shades of…Anthology
Gary
2011
巴斯奎特也玩乐队?答案是:不仅玩,还玩得有声有色!1979年,艺术家在成名前已与电影制作人Michael Holman组建了实验乐队Gray,并在Mudd Club等纽约地下俱乐部演出。即便乐队在初期并未发表专辑,但《Shades of…Anthology》中收录的歌曲《Drum Drop》正是为巴斯奎特主演的电影《Downtown 81》制作的配乐。
📖📖📖
#13
苏东坡的朋友圈:
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生活
刘墨
2021
🎧🎧🎧
#14
Erratum Musical
马塞尔·杜尚
1913
1912-1915年,杜尚投身音乐创作,这些作品被视为早期的声音艺术,《Erratum Musical》(音乐勘误表)就是其一。该作随机选取了75个音符,再划分为不同的随机音节,由此,20世纪最早的偶发作曲实验也诞生了。前卫如杜尚——要知道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声音艺术”才被正式命名……
《Erratum Musical》指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k4aQ98kzNs
📖📖📖
#15
中国当代艺术史
高名潞
2022
’85美术新潮后近40载,几代艺术家走入人们视野,评论家高名潞正是参与见证者。该书以时间发展为脉络,对建国后中国艺坛的艺术家、流派与现象进行梳理,并置于国际背景中探讨,是研究中国当代必备的“大部头”。
🎧🎧🎧
#16
毫不夸张地说,安娜·韦扬特(Anna Weyant)长踞去年年度艺术“热搜”。这位高古轩代理的最年轻画家、画廊主女友的新展名字正取自摇滚巨星Lenny Kravitz的歌曲《Baby It Ain't Over Till It's Over》。她偏好用音乐命名,在洛杉矶的首秀“Loose Screw”的灵感也源自说唱歌手Eminem的作品《The Real Slim Shady》。安娜·韦扬特的音乐品位如何?一听便知。
📖📖📖
#17
历经17年,艺术史教授克莱尔·毕晓普(Claire Bishop)的成名作、装置艺术的“必读”书籍终于在国内出版!回到上世纪60年代,观念正当时,装置艺术也应运而生。至如今,其已成为最普遍的艺术实践形式。
作为装置艺术的经典书籍,该书并非编年史式撰写,而在重估60年代后诸多艺术家作品之余,为该类艺术提供了研究与论述的基本框架,值得一读。
🎧🎧🎧
#18
《黑豹2:瓦坎达万岁》上映后,非洲未来主义(Afrofuturism)重归人们视野。上世纪60年代起,该风格已在文学、电影及音乐领域发迹,其中代表音乐家当属Sun Ra。
这位美国先锋爵士音乐家的作品融合多种风格,还常在妆造和美术中加入太空元素,堪称非洲未来主义的典范。发行于1978年的《Lanquidity》是Sun Ra最值得听的专辑之一,被称为“能够进入其心理爵士宇宙的美丽住所”。
📖📖📖
#19
对时尚评论家查理·波特(Charlie Porter)而言,穿衣是艺术家的表达方式:辛迪·舍曼千变万化的着装、安迪·沃霍尔酷爱的牛仔衣、约瑟夫·博伊斯的萨满教毡帽……该书包含300多幅图片,如同一本全面的时尚指南,也可被视作理解艺术家的新方式——或许,服装也是一方画布?
🎧🎧🎧
#20
Patti Smith
2012
2022年,摇滚歌手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透露将制作最后一张专辑——是时候再次重温《Banga》。这张专辑中包括纪念早逝英国歌手Amy Winehouse的《This is the Girl》、献给日本地震受难者的歌曲《Fuji-san》以及如史诗般壮丽的《Amerigo》。在其深沉的嗓音中,听众仿佛能看到时间穿透她消瘦的身躯,落入荒芜的旷野。
END
精彩回顾:
编辑、文 于明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