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你们一样“只喝过牛奶,没见过奶牛,更没见过牧场”。所以今年春节,显微故事来到了飞鹤在齐齐哈尔克东县的飞鹤牧场,和奶牛来了一次“春节期间的亲密接触”。以下就是关于牛的有趣故事:
文 | 乔乔
编辑 | 卓然
凌晨3点,齐齐哈尔最低温度只有-32°。
顾不上户外的极寒低温,飞鹤牧场的饲养员们早已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带着小奶牛去牧场的泌乳厅打奶。
打完的牛奶还要加热到适宜温度,只有这样,凌晨4点钟小牛犊们才能第一时间喝到热乎新鲜的早餐。迷彩色厚棉服裹得严严实实,北方特有的棉帽下呼出白色呵气,饲养员孙福磊在“犊牛岛”上逗弄着刚有两个月大的小牛。鼻子上还沾着奶痕的小牛很喜欢这位饲养员,不断开心地舔舐着孙福磊宽厚的手掌。“你是不知道,一开始喂奶的时候,也都是用奶瓶喂的,就是奶瓶有点大”,在介绍小牛犊时,孙福磊满眼是爱,显然早就和牧场的这群牛们处出了深厚的感情。紧接着,中午11点,牧场们的饲养员还要再次打奶、热奶,小牛犊们便有了午饭。到了晚上,它们还有一顿辅料,“跟照顾小孩子一样一样的”。“牛是单一性的动物,不要轻易改变奶牛的作息和吃饭时间,否则会产生应激反应”,牧场挤奶组组长孙丽艳和我们解释。除了新生牛犊能得到“极其温柔的呵护”外,每一只牧场里的成年奶牛也不缺来自人类的“宠爱”。在飞鹤的勇进牧场挤奶间,每到“工作时间”,泌乳期的奶牛从自己牛舍的通道井然有序地走进挤奶厅,一个跟着一个上转盘,开始准备挤奶。“牛是很有记忆性的动物,知道到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到点儿了,从牛舍里放出来,它们就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孙丽艳充满疼爱地看着这些奶牛说道。在牧场挤奶厅,几乎全天都播放着舒缓音乐,旋律中泛着轻松欢快感。转盘上的奶牛,大多都正在享受着倒嚼——牛只有在它认为是安全、放松、舒服的环境里,才会这样反刍。大部分人对春节的印象,就该是热闹、喧腾、生机勃勃,而在牧场里,这些场景早已在每一天上演着,不再有节日和工作日的区分。喂食、挤奶、清洁……虽然牧场里的奶牛和工作人员每天“按点打卡”,比普通人都要“自律得多”,但每一个环节,却也都有它们专属的“俏皮时刻”。大部分时候,奶牛们都知道自己“啥时候该干活了”,偶尔也有奶牛会“耍耍性子”不上转盘,固执地在转盘附近转悠、磨蹭。
但磨蹭不了多久,最后还是会主动上转盘,“它们知道自己该工作,也着急快点干完活,回牛舍吃饭”。有时,奶牛挤完奶了应该下转盘了,但觉得孙丽艳没在看它,它就不下去,只有看到孙丽艳“你为啥不下去”的眼神,这才下转盘。“它那是玩呢,每天都可淘了”,孙福磊说,有的奶牛格外调皮,一会儿啃啃这儿,一会儿玩玩那儿,奶牛很聪明,相当于人类四五岁的智商。“有时候我们进牛舍,奶牛就跟在屁股后面,我说别跟着我了,自己玩去吧,它就扭头走了。”奶牛似乎天然地知道,谁喜欢它,谁对它好,有的奶牛长大后还能认出小时候喂过自己的饲养员,在牛舍见到了,还兴奋地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一圈圈走,舔来舔去。拿挤奶这件事来说,在奶牛上转盘后,就要经历严谨的五大步骤:前药浴、验奶、擦拭、套杯、后药浴。在奶牛享受轻松音乐,放松心情的时候,管理员则要忙得多,他们要先用药浴枪对牛身进行清洁消毒,接着由下一位管理员操作验奶程序——为了保证牛奶品质,前三把奶要弃掉(因为里面有上次的残余剩奶)。验奶后,管理员每次都会用不同的毛巾为奶牛的乳头进行擦拭,然后再套上挤奶器。为了保障卫生,这里的每一条擦拭毛巾也是“专牛专用”。等奶牛们心情舒畅地“干完活儿”,管理员还要用碘伏对它们再进行逐一消毒,这才完成了人和奶牛一起“卖力挤奶干活”的全过程。就在挤奶厅的奶牛埋头苦干时,位于恒温牛舍的清洁员则抓紧时间,开始他们的日常清洁工作。一般一个牛舍就是一个南北长220米的“大通铺”,每个牛舍有约300多个“床位”,铲车要在奶牛下工前推完一圈粪便,每天三次这样的清洁,以保证每头牛都能生活在干净卫生的环境里。
当奶牛们洋洋洒洒地散步回牛舍休息,补充营养和能量后,保洁员们又赶到转盘前,花1个小时认真清洗每一个挤奶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几个小时后,第二班次的稳步推进。除了“专牛专用”的毛巾,每天的一日三餐在牧场里也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奶牛进行“个性化定制”,“每天餐费100元左右”,孙福磊说。在飞鹤牧场,奶牛会被按照犊牛、育成牛、孕期牛(干奶牛)、围产牛、泌乳牛等生理阶段订制不同的食谱,同一阶段的泌乳奶牛会根据实际情况饲喂不同的配方。当小牛犊成长到3到6个月时,它的主要营养就不能单纯从奶中获得,必须加入含有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颗粒料”。长到6个月后,则需要开始吃麦秸、青贮、以及整粒玉米蒸熟后压成薄饼烘干的“压片玉米”。2009年之前,奶牛的许多粮食都要靠进口,质量不容易把控,而一旦奶牛们吃得不好,产奶也会大受影响。为了保证饲草安全可控,保证奶牛营养,飞鹤从那时起便开始打造自己的专属牧草种植基地,从源头把控青贮质量——4月下旬播种,8月到9月经牧场检测青贮的干物质含量,达到28%后农场才能收割,然后再进一步制作成供给奶牛的粮食。除了本地出产的玉米、大豆等青贮饲料之外,飞鹤牧场的奶牛食谱里,还有从澳大利亚等地进口的苜蓿、燕麦等进口粮食。饲养员再加入矿物质和维生素,把它们统一调配成营养丰富的饲料,然后由TMR饲料搅拌车,按照科学比例均匀搅拌,送到每间牛舍的“餐桌”前。
在我们来牧场参观之前,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对日餐餐桌上的牛奶、孩子平时吃的奶粉,只停留在各种参数指标、价格和品牌的粗浅理解。
但现在这一系列标准化流程下来,每一只被宠爱的奶牛,每一个辛勤工作的牧场员工,都在反复告诉我们,每一口营养丰富的牛奶,背后都是“滴滴皆辛苦”。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产奶量第三大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们牛奶产量已达3932万吨。“专宠专爱”式的喂养,标准化的挤奶流程,科学化的饲料配比,让飞鹤专属牧场出产的牛奶,乳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干物质含量均超过了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飞鹤牧场所产出的牛奶,其菌落总数也小于0.5万,远远低于国家限制标准,更是严格的欧盟标准的1/20 , 极富有安全性。在制作的前端,飞鹤的研发部门也致力在寻找更符合中国人、中国宝宝体制的营养配比,参照母乳质量标准,不断在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上推陈出新。2022年在“中国飞鹤60周年战略升级发布会”上,中国飞鹤总裁蔡方良透露,飞鹤当年牵头申报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中国母乳研究的新一代婴配乳粉制造技术研究及示范”已经获得批准。同时,此前飞鹤承担的另一项“十四五”项目——“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创新及示范”也正在推进中。据了解,“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和婴配粉相关的项目仅有上述两个,飞鹤分别承担了其中一个专项和一个课题。蔡方良表示,飞鹤接下来将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凝聚行业最前沿的科研力量,更深入地推动母乳活性营养科研,实现活性营养科研的全方位进阶。牧场内,飞鹤通过数字化建设来优化管理:牧场的自动控制、自动推料机、挤奶机器人、智能监测项圈等设备让人大开眼界。在牧场看不到的地方,那些被寄出的牛奶则被第一时间装车,送往距离牧场不到10分钟路程的工厂。在那里,工厂再通过重重更复杂的质量检验程序,以及复杂的干燥过程,添加人体需要的DHA、ARA等微量元素,将牛奶制作成一罐罐奶粉。经过一系列把关检验,这些奶牛们所带来的奶粉,才投入市场,摆上货架,进入一个个家庭,最终化成为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中国宝宝的日常营养所需。2023农历癸卯年的新年,显微故事荣幸与无数个“孙福磊”、“ 孙丽艳”在牧场度过。
图 | 牧场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