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凯叔参与录制了2023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的节目——《诗词来了》。
活动已经结束,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大家的反馈不仅是对我们此次节目的肯定,也是对凯叔和凯叔讲故事品牌的巨大鼓励。
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努力地想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让孩子快乐成长。
因此,我们用心地打磨每一个产品,一路前进,不断突破。
这次,我们带着节目《诗词来了》参与2023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很开心,也有很多心里话想要和大家说一说。
融合科技与传统
节目《诗词来了》在晚会播出后,很多人留言说:
“一路风光,一路诗。这个想法真的是太有创意了。”
“诗词遇上山水,不仅让我一饱眼福,更让我回味悠长。”
“这简直就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
在这样的情境里感受诗词,孩子们怎么可能会不喜欢诗词。”
是啊。
我们的先人素来喜欢寄情于山水。
杜甫《望岳》,抒发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苏轼《题西林壁》,揭示生活哲理。
老子用水诠释“以柔克刚”。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以水比喻友情长久。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水比喻人事飘零,一去不返。
山水的魅力和诱惑需要置身其中,才能深刻地感受和体悟。
这次,我们选择用“水意象”为切入口制作节目,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中的山水意境,走进诗人的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
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调动孩子的兴趣,我们需要蹲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去重新思考:
“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如何才能让孩子和诗产生联系。”
于是,我们用孩子身边的事作为切入口,创作出一个能让孩子把自己代入角色的小伙伴麦小麦。
我们让麦小麦带领着孩子们一起穿越到千百年前诗人的世界,与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大诗人近距离接触,对话,展开一段精彩的诗词漫游。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尽可能准确的诗词印象,我们反复研究:
“如何营造诗词意境,既能兼具美感,又能让孩子觉得有趣?”
我们经过对传统水墨画、玉石质感、剪纸元素的多轮选择,决定采用目前在儿童节目中应用较少的剪纸元素,体现传统文化。
可是,想让剪纸元素的立体呈现与童趣感融合,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们尝试用平面化纸片制作成3D版,可是无论是颜色还是质感的呈现上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首先,剪纸制作山、水、花、都需要一个一个建模来制作模型。
另外,传统剪纸基本都是红色,想要真实体现山水意境,我们必须打破传统剪纸视觉的限制。
而且,在水的质感打磨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剪纸元素做水的质感难上加难。
最终,经过多番对比和尝试,我们选择利用实景水波的质感,体现江河湖海的水面变化。
在色彩上,我们决定采用莫兰迪色系,既能保留童趣,又能让传统文化更加生活,视觉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为了恰如其分地营造诗词中的意境,我们在音乐的选择上也用了很多小心机。
春夏秋冬四季,我们分别选用了四种不同的主题乐器。
春季用箫
因为,箫通畅又略带颗粒感的音色,
恰如李白创作《早发白帝城》时的心境。
夏季用笛
因为,笛灵活轻盈,
具有天然的童真感音色,
很符合夏季西湖的画面感。
秋季用古琴
因为,古琴的音色,
正如秋季的苍劲。
冬季用陶笛
因为,陶笛干净单纯的音色,
正如王冕的清明人格。
在这个节目里, 我们带着孩子与白帝城下的李白相遇,与走遍世间疮痍的杜甫相遇,与“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相遇……
我们会带着孩子随着诗人的步伐纵情山水,看碧波荡漾,看洪波涌起……
我们会用四种乐器,带孩子去听四季分明……
我们希望在视觉、听觉、故事性的不同纬度上重现诗词之美,让孩子们孩子会不知不觉爱上古诗词。
把古诗词种进孩子心里
《诗词来了》是我们为2023网络视听年度盛典精心创作的节目,灵感来自我们打磨了三年的一款产品——《凯叔·诗词来了》。
熟悉凯叔家的老朋友都知道,《凯叔·诗词来了》是我们专为孩子打造的一款快乐、轻松学习古诗词的产品。
(点击上图☝,免费领取收听)
曾经有很多父母在后台留言:
“背这么多诗词,孩子真的能够理解诗词的意境吗?是不是还要给孩子翻译一下大意?”
其实,给孩子翻译诗词是会“杀死”诗词的。
翻译过来的诗句只能让孩子了解古诗词的表面意思,并不能帮助孩子挖掘古诗的美感,了解古人的情怀,感受古人的情感,更无法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文字技巧。
所以,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唯美、雅致,领悟诗词的绝美意境,感受中国风音乐的大气磅礴,增强孩子的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我们整个团队精诚制作,花费了三年时间,为中国孩子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古诗词的模式:
把《凯叔·诗词来了》里的每一首诗都做成一场戏剧。
我们要带孩子们去一千年前的时光,来到诗人身边,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诗人日常,跟着诗人一起去探索浪漫雄奇的历史,见证诗的诞生。
比如:《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年过半百的李白仕途多舛,因曾加入永王李磷的幕府,被流放夜郎,当他行至巫山的时候,唐肃宗宣布大赦,一个人的人生跌到了谷底,突然又有了新的希望的故事。
我们希望孩子可以通过戏剧,感受如何面对人生的风浪。
比如:《观沧海》
这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壮丽。
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戏剧感受高山大海的壮阔,感受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比如:
苏轼的“料峭春风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我们希望孩子们了解他的三起三落,感受他用美食打败苦难的豁达心胸。
比如一些意境比较抽象的诗词: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孩子们理解不了,我们就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让孩子坐着纸飞机穿到大自然,到搭建而成的四种场景中去体味这种宏伟。
我们深信这种创新的方式能拉近孩子们与诗人的距离,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与诗人对话的机会,悄无声息地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诗词的种子。
就像《诗词来了》节目中,麦小麦在似梦非梦间,坠入一叶扁舟,发现这里竟然就是诗词中所描绘的世界。
此时此刻,他正泛舟在江河之上。
他在这段奇幻漂流中,偶遇了由凯叔演绎的诗仙李白,跟着凯叔漂流穿越四个虚拟诗词空间。
他们一起穿行在诗词的字里行间,领略着四季变幻,山河壮丽,感受着“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的心灵震撼,体悟着隐藏在先人山水观中的种种宝贵品质,等他再次穿越回到现代时,诗词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也是我们创作《凯叔·诗词来了》的初心。
有句话说:
“背诗不如懂诗 懂诗不如爱诗。”
我们的目的从来不是让孩子背会古诗词,而是让孩子真正地爱上古诗词。
古诗词是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色。
传承经典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使命担当。
我们想让听过《凯叔·诗词来了》的孩子,把背诗当成是一种享受,跟着诗人游着游着就会了,配合着悠扬的旋律听着听着就会了,他会发现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轻松好玩。
用灵魂唱歌的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以为背诗、学诗是一件痛苦的事,是一件反人性的事。
我们想要找到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于是,我们一直在思考:
“有没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一种不着力的方法,让他很舒适地一步一步跟着你搭建的认知阶梯往上攀登?”
于是,我们特别邀请专家团队,用三年半的时间,打磨出了一套诗词学习产品《凯叔·诗词来了》。
它将小学语文涵盖的所有诗词,做成了——
145部诗词大剧院:带领着孩子们走进诗人的世界,靠近诗人的灵魂。
145首诗词音乐厅:每一首诗都是用最简单的旋律,唱着最隽永的诗意。
145场诗词脱口秀:说学逗唱,让孩子们笑着笑着就会了。
145关诗词冒险岛:答题闯关超好玩,愿孩子们答题也欢喜。
我们相信,这个时代,对于一个给孩子的诗词产品,
之前没有人这样做过。
它颠覆了孩子学古诗词的方式,用科技和艺术的方式顺应人性,让体验、感受、记忆、提炼、验证…… 在同一个产品里形成教育闭环,同时,让孩子们和诗人手牵手,在诗境里游一游,轻轻松松学会古诗词。
编剧柳青说:因为要有永恒,所以有了故事。
作曲樊冲说:把旋律写到最简单,还要把自由的感觉放进去。
绘画田宇说:不画到孩子们一眼就喜欢,不算完。
顾问张一南说:我来给诗词和故事,保驾护航。
还有配音、编曲、剪辑、合成、文案、校对等诸多小伙伴。
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
渐渐地,《凯叔·诗词来了》成了一款让我们骄傲的产品。
《凯叔·诗词来了》推出后,在凯叔讲故事APP播放量已达近2亿次。
听过的家长和孩子们都说:
“孩子们背出了诗,更体会到了诗词中的意境。”
“故事美,曲子美,意境美,为孩子们打开爱上诗词的窗。”
“孩子听完不过瘾,还要自己唱。”
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让孩子打心底里爱上古诗词,学好古诗词,是我们的初衷,更是我们的坚持责任。
未来,我们会更加努力,用更好的故事,更好的形式,更用心的创意,打造更多孩子喜欢的作品。更受孩子们欢迎的产品。
心之所向,使命必达
“创作优质内容,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是我们的使命。
我们努力把「凯叔讲故事」打造成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的优质儿童内容品牌。
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坚守使命,打造更多更好的产品,陪伴一代代中国孩子快乐成长。
点击下图,免费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