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是看书的原则,很有道理,阅读时需要保持独立思考。
我看书时,还有个原则:尽量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发现内容的真正价值。我阅读网络文章也是如此,尽量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为何会如此说。毕竟我希望有些收获。
也有人习惯跟我不一样:他们要么轻易质疑作者观点,要么挑刺抬杠。他们看文章的目的可能只是打发无聊时间,那抬抬杠挑挑刺,也就正常了。夏虫不可语冰,不理睬就是。
“提出疑问就是质疑作者观点?批评作者就是抬杠挑刺?”
也不能这么简单定义。既然文章发布并开放评论,就是供讨论的。只是讨论需要在理解对方的观点前提下,才能进行,而不是想当然地下判断,就开始反驳。
忽然意识到,我写了一堆废话,因为明白的人知道我要说什么,想当然的人还是会想当然,那就不说了吧。
看书学知识,需要认真思考,独立思考,不能“尽信书”。
修行不一样,修行的目的,不是增长知识,而是增长智慧。在修行上,如果想得太多,“不一定”是好事。对于修行,需要实践,亲自实践。实践了,遇到问题,再请教老师,而不是理论搞明白,或者一开始就质疑老师的方法。
昨天文章,我觉得写得挺透彻的《别想改变谁》,也有人不明白,有个留言是这样的:
所以小明还是打游戏怎么办?按他的方式说话下去,他是很乐意给我介绍了谁打的最厉害,但也不能放任孩子不管呀,要怎么办?
这个读者,就是在用头脑推理,逻辑性还很强。发现了问题,问作者怎么办?我能怎么回复呢?其实我不太关心她该怎么办。反正我又不是小明的爸爸。
我有个朋友,他们家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他上小学的女儿喜欢玩游戏,《第五人格》,很费时间。朋友担心女儿的学习,说了她也不听,于是问我怎么办。我说你陪她一起玩试试。朋友信任我,真的去陪女儿一起玩游戏,让女儿教他如何玩。一开始在游戏中爸爸经常要女儿救他,后来玩溜了,总是爸爸救女儿,女儿很崇拜他。再后来,父女关系好得不得了,约好每天下班后陪女儿玩一局游戏。女儿也听爸爸的话,每天做完作业,等着老爸下班陪自己玩游戏。
还有一个必经之路的志愿者,说他十岁的女儿在家总看动画片,不愿做作业,说了她也不听,问我该怎么办?我说小学生作业做不做问题不大的,你可以陪她一起看。朋友信任我,真的陪女儿一起看动画片。后来朋友说,现在的动画片还挺好看的,和女儿关系也好了很多。
我想有些小孩在家玩游戏看动画片,或许是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吧。有些父母总说自己爱孩子,希望他们好,但从来不愿意花时间了解他们、陪伴他们、学他们的语言。遇到了问题,就问:要怎么办?
我没把这些故事回复给那个读者,我知道回复了也没用。毕竟她家的小明不是朋友家女儿。她要是继续问:“要是陪他玩游戏了,他还是继续不改呢,也不能放任不管啊!要怎么办?”是啊,要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了。
回复完信息,我笑出了声,也不知道那个读者看懂这个玩笑没有。昨天文章中,小明妈发怒时说要打死小明来着。不信我说的方法,就按照以往的方法来呗,反正也不会更糟糕了。
有人问我该如何修行。我说很简单: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师父,然后听他的。师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他要求什么,你就做什么。就这么简单。
听上去简单,实际上挺难的。特别是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来说,完全信任一个人,太难了。
记得我刚上山的时候,我的上师、宗翎老师,还有我,一起吃饭。上师说:“修行很简单,听上师的话,认真做就好。”
我沉默几秒,问道:“如果上师说错了呢,也要照做吗?”
上师很自然地回答:“一个具格的上师对待弟子,就像太阳对待万物一样,给弟子的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一切都是他需要求的,刚刚好。”
我知道会很多人不信世上真有这样厉害的人。不信就不信吧,没关系,我信就好了,这句话我能记一辈子。所以说,修行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师父,然后听他的。
当然,这个方法也很危险,因为一旦选错了师父,可能一辈子就毁了。因选错师父,被骗财骗色家破人亡的,也不是没有。所以,选师父很重要。至于如何选师父,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话题,不在本文讨论。
在山上这几年,我总结了一句修行口诀:自己最差,老实听话。
前几天,必经之路的典典同学说,自己让妈妈抄经,妈妈都不敢接她电话了,还说自己让女儿练习觉察什么的。我说你把下面的话抄写十遍。
菩萨并不要改变谁,他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使用他们的语言,由他们依照自己的本性转变,而不是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翻版。
----邱阳创巴仁波切
她照做了,抄了十遍;第二天,她又抄了十遍;第三天,她又抄了十遍。
有同学问:“典典你怎么天天抄啊,是七哥罚你抄一百遍么?”
典典同学说:“抄到我不想改变别人,只想因我自己本性转变自己,就不抄了。我会不會变成菩薩你們认不出來了啊!”
看大家聊天,我笑了,给他们讲个故事。
从前啊,有位大侠,武功高强,独来独往,行侠仗义,劫富济贫。
一日,大侠来到一个村庄,惩罚了当地的恶霸,还除去了山中的伤人大虫。村民们大摆宴席,答谢大侠。
吃好喝好后,大侠准备离开。此时有个小伙子来到大侠面前,“扑通”,跪倒磕头,祈请大侠收他为徒,教他武功。
大侠不肯收徒。一方面自己仇家甚多,独来独往惯了;另一方面小伙子资质一般,现在学武,太晚了。但小伙子长跪不起,边上乡亲也过来劝大侠。
大侠没办法,只得道:“来,教你一招。蹲好马步,用力出拳!”
“马步,冲拳!要快要猛,对,就这样!每天练习!”
大侠教完,离开村庄了。
小伙子很高兴,每天练习这一招。大侠没告诉他要练多久,他就一直练习这一招。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
二十年过去了,此时的大侠,已经步入暮年。
一日,大侠被仇家追杀,碰巧又逃到了这个村庄。大侠的仇人,各个武功高强,大侠身负重伤。
此时,从村庄出来一个中年大汉,一把扶住大侠,放到一边,转身朝后面追来的三个汉子冲了过去。
马步,冲拳!
马步,冲拳!
马步,冲拳!
三招!太快太猛,三个汉子避无可避,重伤倒地!
大侠一脸愕然,拱手道:“多谢壮士救命之恩!”
中年大汉扑通跪地磕头,哽咽道:“师父!”
故事讲完了,是我临时编的。
也不知为什么,讲完故事,我居然眼眶湿润了。可能是感受到中年大汉二十年如一日的信任和坚持,也可能是体会到中年大汉定然日夜期盼能再见到师父,如今终于见到了。我为他高兴,也被他感动。相比那个中年大汉,自己差得太远。
我体会更深了,对于修行来说,如果不能信任师父,那就不如没有师父。“不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么讲,不是让别人信我,我当不了师父,也从没收过徒弟。我是用来提醒自己的。
我决定,从今往后,好好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好好练功。
马步,冲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