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早已不再是象牙塔,需要与区域经济科技的深度交融中去发展。省内高校迁往省会,已经成为一些省份“强省会”的共同选择。而强校落户后,汇聚最好资源于一身的省会城市,能否实现逆袭,才是人们更关心的。关于地方强校迁址省会,你怎么看?
春节读好文,和软科小编一起重温这篇引爆网络的《本地唯一985,要去省会了!》吧。欢迎在文末分享你的旧文“新知”,顺祝春节快乐~读到文末可领口令红包哦!
福州将迎来第三所985高校!
2022年11月,福州市长吴贤德会见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一行并座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会上,张荣表示,厦门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建设厦门大学福州校区为契机,持续深化双方交流合作,携手打造辐射福州都市圈的高端人才培养平台,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和科技成果,为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意味着,福建省唯一的985高校,将落户省会福州。
近两年来,在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下,福州已相继携手多所985高校建新校区,高教发展迎来新机遇。
2021年6月,福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滨海新城医院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样板工作方案的通知》。在“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中提到,要积极筹建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福建校区。
同年6月,天津大学福州校区(三期)项目正式得到福州长乐区发展和改革局的批复。根据公告,该项目用地面积14308.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779.36平方米,总投资约3.6亿元。据悉,2018年12月1日,天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州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建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校区选址福建省福州市滨海新城。
福州高等教育的强大,是助力福州“强省会”战略的关键一步。
大刀阔斧,强省会
省会聚集了全省的优势资源,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和枢纽,也是服务全省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重要平台。
放眼全国,“强省会”建设的热潮正在各地掀起。除了福建,江西、山西、河北等多个省份都加入了强省会的追逐战,吹响了“强省会”的号角。
2021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若干意见》。从支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支持建设一流大学城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推进福州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当龙头、走前列、作示范。
2021年11月,履新的江西省有关负责人表示,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兴则全省兴。南昌要瞄准更高目标,彰显省会担当,大幅提升经济首位度,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位。
2021年11月,山西省太原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举全省之力支持太原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不断提升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在全国的影响力。
2021年7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发文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多个方面明确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的功能定位,推进石家庄的城市建设。自此,“国际庄”或许不再只是一个调侃的称呼,而是“强省会”之路的美好愿景和目标。
而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南昌、太原、石家庄也是被提及最多的最没存在感的省会,高等教育更是其薄弱环节。
从这4座省会城市的高校数量来看,存在高教规模大而不优,多而不强的情况。从“双一流”高校数量上来看,太原市仅有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两所“双一流”,南昌大学、福州大学分别作为南昌市、福州市的“双一流”独苗,扛起了省会人民的厚望,而石家庄,则是全国唯一一个当地没有“双一流”高校的省会。
大招频出,强高教
每一个省会城市,都有一个“强省会”的梦想。
近两年,在“强省会”的战略下,福建,江西、山西、河北通过出台政策、引入一流大学、筹建新大学等多种措施,帮助各省会城市加快补齐高等教育等领域短板。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福州、南昌、太原、石家庄在发力高教上,好消息不断。
2022年11月,福建省副省长李德金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调研,实地查看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工地建设情况,指导高校内涵建设等工作。
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在高等教育部分,也明确提到支持福州高教发展:分类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福州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整体办学实力跻身全国50强;支持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推进福建省与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建福建医科大学,与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福建中医药大学。
此外,投资百亿的福耀科技大学,于2022年5月学校动工开建,首期基建面积约87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6月竣工。这所学校顺利建成后将是全国第四所、福建省第一所新型大学,将大大提升福建、福州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准。
2023年1月,河北工业大学,再次落子石家庄。1月16日,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举行。同日,河北工业大学与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石家庄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需求,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对优秀人才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无疑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
眼下,随着各省会高教实力的强势崛起,省会城市如何挑起“强省会”的大梁,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辐射和带动整个省份的快速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关注“软科”公众号
回复“万事如意”到公众号后台对话框
获取支付宝红包口令
打开支付宝输入口令抢随机红包
数额有限,先到先得,立即来参加!
活动规则详情→7天红包大派送,就拼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