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的“最高演技”献给了演技综艺

网娱观察 2023-03-18 20:00


者 / 奈瑠         
         
演技竞演类综艺行进几年,其客观形成的影响已悄然发生着变化。
         
市场上最新的演综当属刚刚在一场结业表演和颁奖典礼中迎来收官的《无限超越班》。15名青年艺员历时三个月,陆续完成了压力面试、经典演绎、切身体验、组队排毕业大戏等一系列挑战。
         
结业典礼上,林峯和佘诗曼再次合作饰演情侣,让观众瞬间梦回9年前的《使徒行者》。二人又与助演嘉宾们一起助力艺员完成学业,获得来自导师们的评级和奖项。
                   
         
近几年,《演员的诞生》《我就是演员》《演技派》等节目持续丰富着演综品类的纵深感。同时,一些演综的初心和客观形成的作用、影响也已然发生着变化。播后舆情中,传播最火的不是节目本身的教学、竞演片段,相较节目模式和内容,节目之外的闲谈、争议、八卦往往抢占着话题C位:因极度玻璃心被群嘲的某导,因肢体语言、台词功力差到被围攻的某生,戏龄多年面对诸多前辈一开口就哭到不能自已的某花等,贡献着节目传播的大部分素材。
         
从“培育演员”到“养出戏精”,演综只花了3年。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并非内娱好苗子太少,而是一些最高演技全都献给了演技竞演类综艺。


塑造“生态”
         
市场几乎所有演综都将“塑造培养‘艺德艺能’”定位为最高准则来延展价值。
         
具体看来,《演员请就位》是几位导演选演员进组;《演员的诞生》和《我就是演员》纯切磋竞技演技;《演员的品格》以量身定制IP剧为果,对新人演员进行品格训练与演技强化;《无限超越班》通过TVB的严苛授业形式,为年轻人的艺德艺能树立榜样,熏陶感化。
         
         
其中,《无限超越班》是所有演综中最具情怀的项目。从内容设定上看,其开班步骤和制度几乎完全按照TVB祖传规定而来。
         
首先对外招募,层层遴选进入节目组,入选的青年演员打卡上班、自制简历、面试竞岗。之后培训期间,重量级嘉宾组成豪华导师团,强化演员心态素质,提升表演技艺、理论素养和演员德行。通过抛出有限的角色和资源,挑起演员的上进心,所有大小戏和角色能否选上全靠自身能力能否得到导师青睐。
         
《无限超越班》的模式和教学标准几乎复刻早年TVB培训模式,但整体规则和培训手段却更趋于近年的TVB演艺培训班。
         
         
模式上思古忆今,其他方面并未局限在理论书本教学和经验之谈。从主题选择和竞演,到前往横店片场历练,再到莫干山的生活实践,全部主张自己动手。在真实的路边趴活、剧组试戏等多个环节中学习体验,总结方法,进而实现自我超越。
         
最后一期,结业大戏以“七十二家房客”为原型,演绎了西洋菜街上几户人家平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如《离开之前》篇章中周洁琼和刘耀文的母子羁绊,《再见爱人》篇章中郭晓婷斩断过去走向前方,以及包租婆柳如梦关于理想与生活的思考选择等。
         
艺员们在与导师和助演嘉宾的互动下,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呈现出了小人物们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体看来,《无限超越班》一直在用小螺丝大作为的形式,进一步升级竞技体验,塑造出更加多元的演综生态。同时,设计了多个植入广告剧本,以此加固演综的商业价值。


“跳板”以及“最高演技”的养成
         
相较吴彤先前打造的演综《我就是演员》和《导演请指教》,《无限超越班》有着“TVB”的情怀背书。成龙担任召集人,尔冬升担任监制,“活学应用”观众的观剧情怀,香港内地合作共创,探索演绎新方式。
         
只是,受综艺市场制作、宣传套路的影响,节目播出过程中各式各样的惯用手法和精彩纷呈的热搜话题,让其引发的舆情效果与节目初始目标间,发生了某些偏移。
         
内娱当下,演戏是爱豆、模特、网红的归宿,已渐成行业默认的规则。至今也不止有一个艺人在演综中表示“演戏只是目前阶段想做的事”。
         
         
因性价比高,价钱划算,艺人在演综录制间隙接其他工作也不会被骂尬戏和不敬业。于艺人来说,演综在剧目时长和宣传效果上也极具优势。甚至于,面试其他剧组时也可能省去诸多试戏环节,就用在演综中剪辑出的“优异”表现和短暂进步武装表象。久而久之,演技综艺便成为艺人过渡期的最优选择。
         
不可忽视的是,多数参演艺人在综艺中的表现与其(营销的)人设和现实中的性格大多不同,相较于真正在片场演戏时的状态、态度也千差万别。或许,被注水污染的演艺生态和一些偏离初心的演综显然还无力共创健康向上的共生模式。大部分演综只得无奈沦为艺人演艺路上的跳板和垫脚石。
         
         
从2020年起,多档演综在市场上呈现的客观结果已经从“培育演员”转移到“养出戏精”。
         
当演员毫无长进时,“成长剧本”屡见不鲜;靠剪辑和配乐才能看出演技进步的还在用“学习中”当借口;尬演出圈时,一句“还是新人”就能完成一场不会出错的危机公关。
         
越来越多的艺人想要钱和名,却给不出真心,卖不了全力,最后一次次在自我找补的过程中,养成了不能用在正地方的“最高演技”。当前,类似“内娱最好的演技派都在演综”的论调,何尝不是观众对“定式”现状以及整个娱乐造星体系的失望。
         
         
不可否认,演综的正向作用也在持续。《无限超越班》作为最新的演综代表培养出了一入戏就散发光芒的周洁琼,也加持了演技收放自如、不计较利益得失的郭晓婷。毕业大戏中,郭晓婷和徐海乔自《苍兰诀》后再次重聚,用最为平淡的日常情感故事,演绎出了全场最具质感和情感张力的篇章剧目。这个“无限超越奖”,是对郭晓婷专业能力和演艺精神的双重肯定。
         

还有因为演综被看见的蓝盈莹、李晟、王森、牛骏峰等,都终于有了更多机会,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只是,在当前劣币驱逐良币的竞争环境下,正向作用被逐渐掩盖,反而凸显了演综中的“内娱最高演技”



近期热文


2022长剧集报告 | 2022网络电影报告
小众艺术综艺式微 2022综艺报告
2022古装剧图鉴 2022,短剧飞升






约稿 请联系:

 xiaoshizi0901(微信ID)

转载/加入社群 请联系:

qxyi0922(微信ID)

商务合作 请联系:

18510712046(微信I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