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旅游的中国人,被泰国人报复了

麦子熟了 2023-03-18 21:00


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去泰国了。


孙怡被网友在泰国偶遇,把离婚后老娘有钱又自由刻在脸上。


鞠婧祎泰国女高穿搭刷屏,程潇辣妹泳照冲上热搜,看得我嘶溜嘶溜美女好辣。


就连小花恋情瓜,都是在泰国街头被拍到的。


遥远的养小鬼传闻在坊间流窜,毕竟泰国可是人神鬼混沌,小鬼能保佑你成为2023内娱天降紫薇星。


信的扣1。


玩笑归玩笑,这其实也是一波信号:出国旅游总算自由了。





用一句名言形容2023国内旅游现状,必得是周迅「好多人啊」。



西安大唐不夜城,人多到想把秦始皇掘出来统一六国;


杭州西湖,一个桥上的人头可比清明上河图多多了;


重庆洪崖洞,在人群里完全可以把两条腿抬起来悬空走路。


啊我说真的,看视频都在担心梨泰院事故再现。


 @小小小赵


好不容易没钱有闲有自由,国内旅游恁个不值得。


于是就形成一个微妙的旅游心态:要不攒攒钱去个大的?出国走?


尤记得当时国内一宣布放开,出境机票瞬间增长850%。


社交媒体上,关于疫情前的出国游,描绘得神乎其神,那哪是国外,分明是凡人的天堂。


这边泰国落地签30分钟搞定,50块钱一套衣服,一整个义乌大甩卖,吊带小裙椰子汁,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晚风里骑着三蹦子,穷人的平价敞篷跑车。


撩拨得我想立马加入泰国游大军。


@PEEKABOOOO


那边斯里兰卡民风淳朴本地人热情,微笑国度简直是精神马杀鸡,月薪3000也能玩得像北欧游,毕竟人家是破产国家,去了相当于捡漏,甚至可能成为绝版城市。


okok,斯里兰卡加入想去list。



西班牙感受「能抢绝不偷」的民族热情、去澳大利亚和袋鼠打一架、去瑞士喝一口的冬天的凉水、去荷兰踩着凳子上蹲马桶……


画风逐渐跑偏,印证自己的刻板印象,成为了旅游的目的之一。


关了三年的大学生,终于在大四迎来旅游自由,小心翼翼问出国游需要攒几年钱,过来人大手一挥:


同样的机票价格,你可以飞去北半球,却飞不过黄河以北。同样的住宿费,你可以住在北美洲五星酒店含早,却订不到惠州一晚的海景房。


4000游泰国,9000带你冰岛看极光,跟着中国团打八折,包你五天游完南美洲。


这笔旅游经费,掰着指头算一算,嘿,咋感觉自己赚了呢。 





尽管国人都觉得自己陷入开端,三年都在原地徘徊。


但国际形势会教你一个物理学道理:时间是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互联网上关于出国旅游的回忆,在三年后的现实里翻了个大车,一跃成为新型诈骗。


时间改变了1元人民币的价值,也改变了当地人的本性。


第一批出国游的人,开始后悔了。


社交网上搜索泰国旅游,十篇有八篇大写着「快跑」。从前的泰国已经死了,现在是钮钴禄.报复性赚钱.泰。


@雅思米娜


根据不完全吐槽避雷贴,五分钟摩托和你要120泰铢,出租车一口价不打表。同样的果汁卖白人和当地人8元,要中国人20元,赤裸裸的双标和歧视。


有人还遇到酒店退房被诬陷抽烟,必须进行5000元罚款。还有人在海滩上,被一群壮汉围着要小费,这不是泰国版《狂飙》吗?


大麻已经在泰国合法化,买不认识的饮料极有可能无意吸毒。


泰国副总理在机场欢迎中国游客,旅游局局长学习中文,咋看都是零成本赚得盆满钵满,满满的生意经。


@Lina顺顺


国内被诈骗好歹能打12315投诉,出一口恶气,国外被宰只能乖乖闭麦,保住小命。


还有博主出来科普网红泰国摩托,没有国际驾照是违法驾驶的,分分钟逮到罚款。


而且交通很乱,摩托车的事故率高,且不理赔。你想象中的小摩托晚风吹,可能终点就是高位截瘫和医疗巨债。



单拎出来泰国讲,是因为它作为最网红的旅游国家,留给大家的印象一直很好。


以至于很多人怀着期待而去,被宰得欲哭无泪而归。


别的国家旅游,也并不像有些人描述得那样好。


破产后的斯里兰卡面临着社会混乱的高危风险,飞往欧洲的机票和三年前比翻了三倍,后疫情时代难免产生极端思维,种族歧视也是频发事件......


褪去滤镜,并没有什么完美旅游胜地。





但现在有一个诡异的现象,有不少人认同这种涨价:


毕竟疫情影响得人家几年亏本,涨价也可以理解吧。


可是,疫情之下咱平头老百姓动辄生活停滞,没有经济来源,何尝不是疫情时代的受害者,商家从来没有考虑过消费者的生死。


好买好卖,下次还来,曾经社交网络上的泰国安利,大部分都是自来水。


但是不要这样的正向旅游机制,非要三年没开张,开张吃三年,做这个一锤子买卖,赶跑长期利益,就怪不得大家疯狂避雷了。


@卧蚕都比眼睛大

甚至还有人说,「全世界都在涨价,不怪他们,是我们的工资没涨。」


别,实在是别,为了一个破旅游,咋还开始自我pua了呢?


是,中国人人傻钱多,世界公认,但是任何一次的割韭菜,都需要有基本的下限。


国内的旅游景点兴衰史,不就是最典型的反面例子吗?


火爆2021年的后海村,因为脏乱差物价高变成了首个沙滩避雷地;


大学时期还是老网红的青岛海滩,逐渐被周边的海岛分流,退出旅游霸主的地位;


鼓浪屿,更是多次登上最坑爹景区,成为了厦门旅游「非必要不去」的打卡点。



隔段时间就新晋的网红旅游胜地,最后总会以过度贪婪的嘴脸,短时间猛涨物价,成为人人发帖吐槽避雷发帖的弃儿。


何况我们消费者的要求,从来都只是最低门槛级别的。


如果被诈骗,失去的不仅是两个月的工资,还有用调休换来的仅有的全年十一天假期,焉能不恨?


当泰国开始无限度圈钱,我们自然会寻找另外一个物美价廉风景好的东南亚替代品。


当法国把种族歧视赤裸裸写在脸上,我们是可以选择去意大利送钱的。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总会有人为利益而平等交往。


已经有人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帖:一定要去约旦旅游!风景好人善良,还会对着你说「我喜欢中国!」


我们普通人更在乎的,是花了钱享受相配的服务,是拥有真正的放松和自由。


而不是跪着把钱送给你,成为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的冤种韭菜。



本文转载自ONE文艺生活(ID:one_hanhan),作者:小 W,编辑:姜姜,设计:  一隻鹿。韩寒主编的ONE·一个文艺阅读应用官方公众号,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麦子熟了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THE END -
 
 点击下方【视频号】关注麦子熟了 
每天三分钟,和你分享更多精彩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