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馆长吴志华:做馆长,要有文化视野!

时尚芭莎艺术 2023-03-19 14:02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观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坐落于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口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立可谓雄心勃勃,其兼具传播传统文化与接纳海外艺术的双重使命。而这家机构的顺利起航少不了背后运营者吴志华博士的功劳。适逢香港艺术周,《时尚芭莎》独家专访馆长吴志华博士,与其对就任心得与博物馆的运营理念进行深入交流。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馆长心得  


于吴志华博士而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开馆曾是一个挑战。2017年,博物馆立项,计划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落成,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五年。而这五年还包含着诸多不确定因素,长达三年的疫情就是其一。


在此之后,怎样经营这家独特的艺术机构,如何维护与赞助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也接踵而至。2019年,他正式受聘成为该馆馆长,此前优秀的学术背景与在文化领域从业30年的经历开始发挥作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BAZAAR:你在得知被聘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时,心情如何?


吴志华博士:压力所有人都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抱有极高期待。我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建筑如何按时竣工五年时间对于建立一家博物馆来说非常困难包括后来的疫情,只要有一位工人生病整个工地就要封闭这其实需要非常严密的管理但万幸整个过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BAZAAR:此前在康文署担任副署长的经历,是否为你提供了不同的运营视角?如何帮助你进行博物馆运营?


吴志华博士:我在康文署有做历史博物馆美术博物馆文物保护再到表演艺术管理图书馆的综合经历所以我知道做博物馆不是单纯陈列文物而一定要和社会生活接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里就配备了“crossover”跨界的项目会邀请本地艺术家来参与这就是我在康文署的经历带来的想法利用不同空间让艺术家发挥产生对话给观众新体验


我过去的工作还会关注到不同的社会阶层。比如在固有观念下,博物馆针对精英阶层开放,但我们希望能推动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发展,想要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参观博物馆、参与艺术的机会。这也是我在做的事:将现代博物馆的管理概念运用到呈现传统文化的机构上。


梁基爵《庆》,展出于展览“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BAZAAR:你拥有历史、哲学的学习经历,这是否为你提供了不同的看待艺术的视角?


吴志华博士:我之前学的是西方思想史,研究市场与时代的互动,比如社会经济因素对个人思想的影响。这就给了我一些运营博物馆的思路:我们陈列文物时会非常关注其表达的思想,以及传达给观众的信息。以更深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拥有一定的话语权(discourse)。所以做文化事业,究竟要传达什么思想——我希望能给社会带来正面的思考。


(传)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纸本行书,24.8×57.7cm,唐 ©故宫博物院

马远《水图》,绢本淡设色,26.8×41.6cm,南宋 ©故宫博物院


BAZAAR: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除故宫博物院长期轮换的展品外,亦有诸多馆藏尚未公开。博物馆的购藏理念是什么?你如何把控这一环节?


吴志华博士:这就要深入到我们的财政运营模式上其实博物馆在立项时并没有充裕经费所以我们尚无购藏计划短期依靠接受捐赠不过我们馆现在已建立了很好的品牌和信誉很多藏家朋友都在联系我愿意把收藏放在馆里展示


目前我们的馆藏标准是作品除文物价值外还要和故宫的定位相契合也不拘于明清虽然是捐赠我们的挑选流程很严格有专门的审查程序因为要达到故宫博物院的审批标准


(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绢本设色,56.6×323.2cm,南宋 ©故宫博物院

(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绢本设色,56.6×323.2cm,南宋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谈学术方向及策展理念  


BAZAAR:针对大量时间跨度达数千年的藏品,博物馆如何进行策展?


吴志华博士:主要是进行主题性策展生活”就是很好的切入点——通过故宫宫廷文化将古代文化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博物馆有常设展览叫做“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很受欢迎所以我们的展览总会和宫廷生活有关起居饮食衣食住行教育工作活动庆祝……


此外,我们会根据文物类型,开拓不同主题。比如博物馆也会用现代技术展现传统理念。5号厅举办的展览“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就将现代设计师的理念与故宫传统工艺进行对话;现在,博物馆也在举办首批收藏的金银饰专题展览,从中亚草原文化到中原文化都有涉及。当然,我们也有和其他博物馆合作的海外文化展览,像二月份刚闭展的“艺苑寻珍——列支敦士登王室名品收藏”,以及将于四月开幕、获卡地亚支持的“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特别展览。


威利巴尔德 ·舒尔迈斯特《莱德尼采庄园的中式亭阁(重建后)》,水彩,1877年,展出于“艺苑寻珍——列支敦士登王室 收藏名品” ©LIECHTENSTEIN. The Princely Collections, Vaduz–Vienna

乾隆款勾莲八宝纹五供,釉上珐琅彩瓷,景德镇御窑厂,清乾隆,展出于“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 ©故宫博物院

BAZAAR: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拥有策展研究和文物修复与科学研究部门,除策划、保护馆内文物外,部门学术上的研究方向具体是什么?


吴志华博士:目前比较关注文物修复方面博物馆的研究团队具有国际化学术水平研究学者都来自顶级学府譬如北京大学考古系哈佛大学考古专业牛津大学考古专业等未来我们也希望能联系海内外的研究者进行合作,起到“桥梁”作用


BAZAAR:博物馆目前在举办展览“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以地区为核心的收藏史展览在展览史中并不多该展如何促成观众反馈如何


吴志华博士:很好。这是我们首次对香港收藏历史进行概括,呈现对收藏文化的研究成果。收藏文化在文博界非常重要,可能观众对藏家的看法不一,但很多藏家视收藏为终生事业去研究和经营,投入了大量时间与财力。


其实,很多欧美机构的主要来源都依靠捐赠,我们也希望通过该展介绍收藏文化,推动正面的收藏行为,也希望更多藏家能够通过捐赠把艺术品授权给博物馆。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厅6举办的展览“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BAZAAR:谈到藏品捐赠,你如何处理与赞助人的合作?


吴志华博士:这的确是一门课题博物馆一定要面对的,因为不所有机构政府支持我们的策略就是分散及扩阔收入来源,让博物馆的资金来源分为赞助文创政府支持等不同部分目前很多赞助人会以支持教育、医疗为主,文化相对较少在大方向上我们想去推动香港的赞助文化这对社会改变有重大意义


在挑选上博物馆会非常关注赞助人的背景且对方不能参与到项目的研究与策划我们一定会保证自身的学术独立性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观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今年二月,特别展览“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梦蝶轩藏古代金器”开幕。这是该馆首场以本馆馆藏为主的展览,其中展品来自于梦蝶轩主人卢茵茵与朱伟基所捐赠及收藏的古代中国金器,亦是近年香港最大型的古代金器展览。


一定程度上,这宣告着吴志华博士的阶段性“胜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已逐步向世界领先的博物馆行列迈进,除展出由故宫博物院借出的珍贵文物,亦通过建立别具特色的馆藏,向观众呈现中国艺术的历史、文化、美学价值和创造力。


动物纹冠,金,公元前四世纪-公元前三世纪,梦蝶轩惠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展出于“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梦蝶轩藏古代金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梦蝶轩藏古代金器”特别展览现场,2023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作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背后的运营者,吴志华博士的馆长之路才刚刚正式开始。当提及一位博物馆馆长肩负的责任时,他用两个词囊括了任职者应有的品质道德操守、文化视野


把握一家机构的发展,显然不能仅将自己视为“看管”文物的人。因此,视野的广与远正是吴志华博士为博物馆打下的基石——其将不仅是一家珍藏传统艺术的机构,抑或故宫博物院的“分馆”,而是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且将以最大力度传播中国文化、接纳海外艺术。这是在最开始时,这位馆长已经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立的远大目标。




精彩回顾:
雕塑家如何玩转高科技?
不保留骨灰、5年内不做展,这位前卫艺术家是谁?
没有TA们,电影将黯然失色!












监制  齐超

编辑、采访  于明祎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