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学里,不仅没有书记。
而且也没有班长、班委和小组长,更没有我们固有印象中的学生会主席。
这令出国到了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很不适应。
毕竟我们从小学一入学开始,身边就总伴随着班长、班委和小组长这一类职务。
到了大学,就有学生会干部、学生会主席,每个班级里不仅有班长,而且还有书记。
这种将官场的行政生态在校园里加以复制的做法是有很大弊端的。
为什么?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大多数学生发挥潜能。
许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内上学期间,受环境影响,养成了“聆听”他人教诲的习惯。
出国留学到了国外,没有了班干部的“引领”,当凡事都需要自己来做决定的时候,便感到头脑空空,不知所措。
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也有着类似于工会的学生会组织。
但其组织形式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学生会。
学生组织的负责人由学生按照合理程序选举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不带有功利色彩的组织,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施展自己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挖掘了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养成了独立的思维与作风习惯。
同时,学生会的资金也来自学生,没有校方或政府的资助。
这些学生会的行动都是独立的,其存在的目的在于,在重要事件发生的时候,维护学生的权益。
例如校内的公车服务、学费上涨以及图书馆的设备改善等事宜,都是由学生会来作协调,充当学生与校方之间的沟通渠道。
▼点击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