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的人气夜市连摆3天摊,是赚还是亏?19楼志玲沉浸式体验,结果很意外…

19楼 2023-05-26 20:00


在杭州最有人气的夜市连续摆摊3天,能赚到钱吗?

前几天,志玲就沉浸式体验了一下摆摊,并以直播的形式全程展现。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这两年同地摊经济、夜经济相关的话题都饱受关注,在此前有关于摆摊的报道中,也总有网友在问:杭州哪里好摆摊?什么都能卖吗?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到底能不能做赚到钱?……

与其遍地采访摊主,不如自己先操练起来!于是,志玲与同事组成的直播二人组就想到了去杭州的顶流夜市——武林夜市,练练手。3天练摊结束之后,再来篇文字总结,和大家聊聊这几天的摆摊心得和经验教训。希望能尽量给大家提供些参考和帮助。


至于这几天经历如何,收入如何,一起往下看吧!

摆摊3天,每天都有新尝试!


先说前期筹备,在有了摆摊的想法之后,我们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卖什么。受到时间、营业资格的限制,志玲和同事思来想去,决定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群体,挑选些女孩子喜欢的饰品,作为主营品类。主要通过电商途径采购。

此外,我们也简单地准备了一些装饰物,比如桌面盖毯、小黑板、毛绒玩具等,希望能吸引到来往顾客的关注。

再说摆哪里,我们直接瞅准了杭州市中心的顶流夜市,也幸运地得到了武林夜市的支持和帮助,获得了一个有效期为3天的临时摊位。

5月23日,摆摊第一天,我们拎着大包小包,4点钟左右就到了夜市。原以为算是到的早的,没想到有很多摊主已经在准备开摊了,而夜市真正热闹起来,至少要等到晚上6点以后。志玲毛估估算了算,如果是做餐饮类摊位,那前后备料、收尾都算在一起,这一天妥妥连轴转,一点都不轻松。

第一天摆摊前,志玲还有点拘谨,后来吆喝叫卖张嘴就来…

这一天,我们带到摊位上的大多是进货来的项链、戒指、手链和发圈,虽然看起来件数不少,但摆在桌上,却不那么吸引人。定价上,我们也想好了走高性价比的路线,售价都很实惠,以9.9元、19.9元、29.9元几档为主。考虑到货品都是大众货,不是原创手作,主要靠选品和进货,所以走走价格战或许还有得卖。

第一天略显单薄的摊位

第一天,我们一共成交了6单,售出商品10件左右,营业额217.8元。说实话,比我们自己预想的“能卖出去就行”要好一些。其中一位女生顾客,因为很喜欢志玲的选品,一口气买了五六件,成了当天名副其实的“大户”,一边挑一边都还在和志玲聊:我真的很喜欢你选的风格,别的摊位没见到!

不得不说,有时候审美被认可,真的比入账还开心啊!同时我们也在直播的过程中,关注着大家给出的建议和意见,比如:桌面盖毯的毛毛太长了,看不清饰品的细节;品类还是太少,摊位显得不丰满;没有特别吸睛的元素,容易被忽视……

我们很听劝,在5月24日、第二天摆摊开始之前,紧急在同事中间号召,看看大家有没有全新的、好卖的品类,可以来补充我们的小摊。很快,就从心灵手巧的同事那里“进”到了好货——7款手工编织的包包,往摊上一摆,实实在在为我们吸引来了不少顾客的关注。同时我们也将桌布换成了纯色,方便顾客挑选。还设置了抽奖环节,引流的同时也分享些快乐。

第二天,成交5单,营业额也到了208.8元,和第一天相当。期间令志玲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前一天刚刚买了项链的大姐,又带着朋友来到了摊前,脖子上还带着前日新买的项链。可惜这天摊位上项链备货不足,没能让大姐和朋友再次满意而归。

转眼到了5月25日,摆摊的收官日,前两天的品类继续卖,23日收摊后紧急购入的第二批饰品也到货了,让项链部分看起来丰富了很多。我们甚至直接在摊位前写出了“最后一天大甩卖”的字样,但没想到的是,前2个小时,客流量还不如前两日,大多是只试不买,志玲不间断的吆喝也不太起作用。直到直播结束,准备收摊,才又陆陆续续真的“甩”出几单。最后一天,成交8单,营业额253.9元,是三天当中销售情况最好的一天……

3天摆摊最后有盈余吗?


摆摊流水账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要好奇,3天下来到底回本了吗?能不能稍微有点盈余?只说进货成本,我们前后共花费400元左右(二人分别购入项链、戒指、发饰、装饰等),3天营业额为680.5元,刨去帮同事、朋友代卖的部分,直播小组最后盈余119.61元。

在练摊计划开始前,我们就已经商量好,最后不管盈余多少,都会把收益部分全数捐献给慈善机构或者慈善项目。从结果来看,数额并不多,只能算是一点心意了。

但是这里也仅仅计算了进货成本,摊位费、人工费、交通、餐饮等等支出如果都仔仔细细算下来的话,那结果必定为负。

还有一点小遗憾,就是没能帮同事卖出她的手作包,很是可惜。其次,自行购入的货品也仍有剩余。

这一次摆摊,从志玲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来看,也算是破除了一些之前“想当然”的滤镜。比如,原以为摆摊会是时间自由的最佳选择,实际想要摆得好,付出的心思不能少,从早到晚,都有活要干。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想要偷懒,还得问问自己休息一天,后面得做多少才能补回来。客流量不理想的时候,要吆喝叫卖。收摊时间虽然不算特别晚,但是回家要缓很久才能让脑子冷静下来,进入休息状态。隔天,继续循环往复……

当然在这中间,也有很多闪光的惊喜和亮点。比如再次回购的大姐,仿佛找到知己的大户小姐姐,以及无意之间搭配在一起的竹筐和小熊,得到了小朋友的青睐,年轻的父亲二话不说就买单拿下的瞬间……还有很多在陌生人身上得到的认可和信赖,都是119.61元以外,额外的收获。

自认为服务做的还不错~没有大镜子,就帮顾客拍照看包包搭配效果

摆摊3天后的经验总结:

选品和坚持,都很重要


最后,我们也想站在体验之外,对3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做个总结,希望能给到试图尝试的你们一些参考。

首先,选品真的很关键。通过3天摆摊对周遭的观察来看,我们一致认为,餐饮类摊位相当受欢迎。来来往往的顾客间,几乎人手一杯饮料或者一份小吃。我们身后的网红提拉米苏,眼前的泰式舂鸡脚,客人总是络绎不绝,甚至要排队,看得志玲好生羡慕。但想做餐饮,必须保证的就是食品卫生安全,同时要有合法合规的营业执照和健康证等资质,开摊前,也需耐心备料、做准备,这背后的时间成本,需要好好考量。

其他各品类的摊位,在志玲看来,原创性算是一大卖点。比如在武林夜市,手艺人、原创摊位前总不缺客人。寻常大众货就没那么惹眼。商品尽可能独一无二,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更容易被人发掘。

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多辗转几处夜市、市集,多做尝试,拓宽售卖渠道。比如现下种类繁多的周末市集,或者露营点周边,都很适合摆摊。带上一些针对受众群体的商品,一天下来,可能会事半功倍。

摆摊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这3天,志玲也是一边卖,一边琢磨,从顾客们给到的信息中,去总结她们的偏好、喜欢的元素、看重的要点。并在后续进货时不断尝试。比如顾客们都说,我们的售价好便宜,那么定价原则可以继续坚持。项链比戒指卖得好,那就多进项链。相比价格,多数顾客可能更看重质感,那么选品的时候就多看返图,尽量多找高性价比的好货。

而以上说到的这些,其实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生意再小也是生意,摆摊前,确实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一定天天都能赚钱,甚至不一定每天都能开单。但找准路线,不断调整,日积月累,才有可能积少成多。而且影响生意的因素也有很多,就比方这几天,稍微刮个风、下个雨,人流量就会受影响。很多时候,卖多卖少,并非一己之力可以决定。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做好铺垫和准备,其他更多的,则是“等风来”。

摆摊不难,却也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简单,希望这一点点感受能解答大家的部分疑惑和问题。你有哪些关于摆摊的经验之谈,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分享!有缘下次我们摊位上再见~

来源

19楼(my19lou)

作者:欧文

审核:宛

“一代农民工”找不到活?父亲手机里满屏求职信息看哭女儿


学生无意碰到老师后竟遭脚踢拉扯,学校:解聘


副书记涉嫌酒驾逃逸躲进女厕所,刚刚通报:免职!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杭州的老婆大人还在正常营业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