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不山大叔
最近在李小璐的评论区里看到个新词——
“流水线公主”
说得就是她去西双版纳旅行时,在寺庙拍摄的这套写真:一套具有当地特色的公主服饰、一个精致的“网红”妆容、一连串的写真专业姿势。
他们,将这个成熟的产业链称之为“流水线”,那些奔着留下美丽影像而来的女孩们就被叫做“流水线公主”。
在他们眼里,李小璐这种大明星、真公主,是不该想不开去当“流水线公主”。
他们坚称着明星与网红之间应该有壁,将她们的美貌三六九等。
明星就该是限量款,不该迎合大众“自降身价”,网红成了A货,再美也会在正品面前“现原形”,而普通人也能成为的“流水线公主”被归为了路边摊上随处可见的十元品。
说实话,当看到这种论调的时候,甚至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像人类无法消灭蚊子一般,与他们费再多口舌都是无用功。
但有一句话我一定要说:
这才不是“批量生产公主的流水线”,而是属于少女们的“造梦工厂”。
有一位朋友,前段时间毅然决然选择了“裸辞”,直奔云南,来了一场诗和远方之旅。
也是在那里,我的朋友第一次尝试当了一回“公主”。
我至今仍然记得那一天她发的朋友圈,如果不是离开了不见天日的写字楼,我都快要忘记原来她还有那么光鲜亮丽的一面。
她说:“风是自由的,我也是”。
那一刻,她的明媚绝不是流水线上打造出来的,而是深藏在体内多日,终于得以借机重见天日。
所以我格外厌恶“流水线公主”这个词。
女孩子穿上特色民族服饰,打扮的美美的去景区拍照打卡发朋友圈,媒体说人家就像标准商品一样源源不断出产。
可看似千篇一律的背后,是她们千差万别的面孔和人生。
她们有的毫无瑕疵,习惯了用精致来装点自己的美丽。
可对有的人来说,只有这般厚重妆容,才能粉饰掉脸上的瑕疵,才能将她们阴暗的自卑掩藏起来。
就像是那个来自告庄的化妆师说的:
那些去当公主的女孩们,生活中或许特别的自卑。
她们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鼓起勇气才去穿漂亮的衣服,化漂亮的妆去拍照。
有些人甚至即便坐在化妆镜前,也一直在强调自己不好看,是不是很难化?
她们鼓足勇气才将自己的自卑粉刷成自信,才刚刚站在阳光下露出明媚的笑容。
那就是她们每个人生命中独一无二的绽放一刻。
凭什么还要用“流水线”这个词去扫兴?
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斜杠先生
点个「在看」,
公主不是身份,是漂亮开朗自信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