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

楼市黄大大 2023-05-26 21:27

重要!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我们的文章更新

记得将“楼市黄大大” 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兔年一起大展鸿图


市场肉眼可见地在转冷。从庙堂到江湖,很多人正在拼命想办法、找出路。


就在今天,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发文表示:


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


换句话说,又要搬出“夜壶”来救经济了?



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复苏路上的最大障碍。


4月28日,中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提到: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的一场交流会上,经济学家余永定做了《全球和中国经济展望》主题演讲,其中提到:


我们一定要明确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总需求不足。


而在吴晓波看来,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


并且他还给出了5条建议:


1.尽快对房地产税和产权到期问题作出具体的法律安排和明示;


2.降低改善型住房的房贷利率;


3.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4.全面取消限价政策;


5.认真落实“三支箭”和保交楼政策。


为何他坚持认为“救楼市才能救内需”?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房地产涉及数十个相关产业,上亿就业人口,楼市低迷一定程度导致内需低迷


第二,在内需低迷、信心缺失的当下,很难在短期内再找出一个十万亿级的市场池子


第三,“吃旧药”但是“走新路”,可以趁此机会真正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战略转型


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提振楼市来刺激内需,夜壶该用就得用。


大家觉得,这些举措能让楼市“原地复活”吗?



退一步来讲,暂且不论楼市能否起到决定性作用,“一招棋活,全盘皆活”


眼下房地产对经济和内需的拖累,却是实实在在、无可辩驳的。


我知道在很多人眼里,房地产=炒房。


但实际上房地产链条长、影响面广,横跨了多个产业部门,远没有那么简单。


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最新研报,广义房地产与39个经济部门存在后向关联,说一句“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夸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4月份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达到了惊人的20.4%。光是这一条,房地产就脱不了干系。


要知道,过去几年里,房地产一直是吸纳就业的“大户”。



然而从去年开始,房地产行业却开始疯狂向社会输送人才。


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卖不动了,区域公司收缩合并,裁掉一批人


旧改长期停滞,才成立不久的城市更新公司,裁掉一批人


房企没钱拿地,不再需要养着投拓部门,又裁掉一批人


……


据中房网统计,TOP50房企2022年裁掉了近20万人。本周刚被申请破产的金科,一年内裁掉了73.13%的员工。


灵活就业三大工种之一的滴滴司机,一度是地产人裁员后的首选职业。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地产人处在收入鄙视链上端,妥妥的中高收入群体。


起码在我印象里,2010年代的大学优秀毕业生,相当一部分进入房企。


他们原本是支撑起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之一。随着行业遭遇毁灭性打击,很多需求自然也就没了。


一家房企的倒塌,对上下游相关行业可能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恒大爆雷,对建筑业而言无异于一场高级别地震。业内赫赫有名的“南通铁军”受重创,3家特级4家一级建筑企业破产。


听一位业内专家说,现在的建筑工地已经开始“磨洋工”了。因为怕房企不给钱,所以给一点开工一点,明显是“吃一堑长一智”。


更可怕的是,房企退市潮可能才刚刚到来。


房地产的兴衰,更是牵动着地方的钱袋子。


国金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21年土地出让收入和相关税费占广义财政的比重达60%。



二季度以来,基建投资并未随着经济走弱而增加,反而在放缓,也与土地出让收入超预期下滑导致财政收入承压有很大关系。

一切的一切,都在指向同一个重要事实:


为了稳经济,房地产非但不能继续下滑,而且必须要尽快稳住恢复。



前几天,67岁的郭树清正式卸任银保监会主席。


而他在两年前对房地产的那句判断,至今依然回荡在楼市上空:


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两年后的今天,付出代价的群体范围,早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炒作房价的人……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无数次见证了史诗级救市大招:强二线取消限购、房贷利率史上最低、一线城市松绑……


结果水花没弹起几个。


一个坏消息是:工具箱里的“硬家伙”,剩得已经不多了。


不信你看,南宁、郑州、南京在内的城市又开始“卷”公积金政策。对楼市的带动作用,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进入二季度以来,降息的声音逐渐增多。但降息能起多大效果,我本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就像路口大爷说的那样,现阶段问题不是靠降息能解决的,反而还会压缩自己的利率空间,增加汇率压力。


你想啊,如果对未来预期收入不乐观,随时可能面临裁员降薪,难道会因为利息低了0.5%就去买房吗?


同样的,假如存量房贷利率降低,房贷压力减轻,省下来的这部分钱可以拿去消费。


但在当前预期之下,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把这部分钱存起来。



没有什么比房贷数据更加诚实了。


1-4月住户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0.83万亿,只占到去年的30.18%。按这个趋势走下去,今年房贷数据大概会比去年还差。


来源:说财猫


另一个坏消息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缩”的力量正在变强。席卷了三四线楼市的寒潮,已经抵达一二线城市。


打开楼市热搜榜,代表着中国楼市基本盘,行情领头羊的城市,居然开始集体“摆烂”——



北京:楼市最稳的城市,部分二手房降价90万卖不出去

深圳:昔日房价上涨第一城,豪宅大跳水总价跌去900万

杭州:曾经全民炒房城市,有二手房被传直降120万


热度尚存之际,房地产亟待重启。


也许,是时候放大招了。


新一轮大分化轰轰烈烈,趋势已经无法阻挡。


未来有价值的城市,不超过10%。


扫码添加小助理,并发送【城市名单】即可免费领取一份楼市黄大大团队精心整理的【价值城市名单】


此外,还可加入我们的学习社群,相信能够解决你的不少困惑。


如无法添加好友,请加zgtrender09


关注更多城市与区域深度分析

欢迎点击关注楼市黄大大


参考资料

吴晓波频道: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