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广州人都在“挖呀挖呀挖”!接下来一个月更“劲”……

广州日报 2023-05-26 22:35
五/月/初/五



时隔三年,龙舟赛重启。今年端午,龙舟队又“卷”起来了——紧绷的肌肉,整齐划一的动作,一支支船桨划开平静的水面,一条条河涌里上演着“速度与激情”……

这些都在宣告着:广州进入“龙舟时间”!


民谚云:“四月八,龙船透底挖。”

这“挖呀挖呀挖”的场景,

成为端午前夕广州的独特一景。


今天(5月26日是农历四月初八,

是龙舟传统文化里的“起龙日”,

珠三角很多村子根据自己习俗陆续起龙

把深埋在涌底或池塘里的龙船

挖起、洗净、风干,

为接下来的端午龙舟赛做准备。

一起来看看今天广州“起龙”的盛景↓


 




泮塘400余岁“老龙”起龙!
又到一年起龙时,
位于广州荔湾湖公园的龙船窦边,
泮塘起龙热闹开锣!


5月26日上午,
五秀湖旁、蒲桃树下,
彩旗飘扬、鼓声响彻、醒狮舞动、龙船出水……
泮塘村民欢聚在荔湾湖公园的三处龙船窦,
沿袭传统、举办起龙仪式。



泮塘村的龙船采用坤甸木制作,
浸水变得坚韧从而更耐用,
被村民藏于涌底。
在进行简单的祈福环节后,
泮塘村民齐齐下水,
掏船舱泥沙、摇船底泥浆,
几条龙船在众人合力之下陆续“出水”。




随后村民们对龙船进行简单清洗装饰,
在荔湾湖试扒,
展示泮塘儿女的精气神,
场面热烈,引得不少人围观。



出水的龙船中,“仁威老龙”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其建造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据介绍,仁威老龙全长38.3米,宽约1.2米,重近三吨半,由两棵分别原产自婆罗乃(文莱)、婆罗洲(马来西亚)的坤甸木打造。


泮塘村73岁的长者梁绵励告诉记者,仁威老龙经历修修补补,难能可贵的是船身仍保留了400多年前就有的部件,“出水后,还要给它做‘体检’和保养。”




车陂“东坡号”再现


“哟呵!哟呵!”
今天的广州天河车陂涌很热闹,
伴随着人们一声声呼呵和龙船鼓的鼓声,
久沉龙船坞中的龙船逐渐浮出水面,
露出真容。
相隔三年未见龙船,
车陂村村民显得格外激动。


苏氏在车陂是大姓,
在车陂有“三苏”,
包括武功苏(也称晴川苏)、隆兴苏、高地苏。
上午9点半,
武功苏共有3条龙船重见阳光。
其中包括一条有着155年历史的“东坡号”老龙
和去年新打造的新“东坡号”龙船。


村民跳入水中,
舀走船内的积水,清洗淤泥,
经过大家齐心协力,
深埋在龙船坞的龙船重焕光泽,
之后还将进行风干,
择日将船头船尾披红挂彩等。


“听到龙船鼓响,龙船就醒过来了!”
“车陂村扒龙舟”
广州市级非遗传承人苏应昌介绍
对于有众多龙船的车陂村来说,
龙船俨然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
据介绍
“东坡号”是广州目前最老、
保存最好的龙船之一
建于1868年的“东坡号”龙船总长38米,
可承载86人,
几乎每年车陂龙船景都有它的身影,
成为车陂村的“招牌”。


经过岁月洗礼,
村民决定让“东坡号”老龙光荣“退役”。
去年5月14日,
复刻版新“东坡号”龙舟骏水并回村游龙。
据悉,这是仿照老龙新打造的,
船总长度39.2米,比老龙长10厘米左右,
船体厚度在老船的基础上加厚了一倍,
重量也增加了一倍,达5.5吨。


在起龙现场,
十几名来自车陂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也参与其中。
他们是车陂小学龙舟班的成员。
2022年7月,
“育龙计划”车陂扒龙舟非遗传承人培育项目正式启动
面向小学生的车陂龙舟队迅速组建成立。


苏应昌说:“龙舟文化有传也要有承。
‘东坡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因此我们希望这条新‘东坡号’可以传承百年,
成为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遗产。”



赛龙舟,为夺锦


“五月五,龙船鼓。”彩旗迎风飘扬,龙舟锣鼓声响,背后,是传承已久的龙舟文化。


广州赛龙舟的历史,可追溯到千年前。龙舟竞渡最早作为宫廷活动出现。后来,它流入民间逐渐发展成民俗活动。岭南地区已形成一整套起龙、采青、赛龙、藏龙、散龙的仪式。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更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赛事,源自1985年正式举办的广州龙舟竞渡赛。1994年,赛事升级更名为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随着今年端午临近,广州各镇街水道的龙舟队伍开启了热火朝天的集训,全力备战今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各支龙舟队伍最新“备战”情况如何?
快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白云人和镇:
传统龙陆续提前“出海”

4月14日
白云区人和镇人和村
两条传统龙提早近两个月完成起龙舟仪式
经过一周多养护
正式“出海”扒起来!



海珠仑头村:
3条新龙船骏水 


早在3月5日
在番禺区洛浦街上漖龙舟制作基地
龙船世家第五代传承人黄剑挺
将3条新龙船交付与海珠区仑头村
龙船在众人齐心协力下
完成骏水仪式
并驶入宽阔的珠江后航道


仑头村负责人表示

今年五月初四

按照往年的惯例

这3条新赛龙将在老游龙的带领下

到番禺新造、大学城、南村市头等

兄弟村“趁景”探亲



番禺上漖龙舟制作基地:
订单多、开工早、造船忙 


今年2月
广州最古老的龙舟制作基地——
番禺区上漖龙舟制作基地
已然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多位师傅正在埋头干活


订单多、开工早、造船忙

开年以来

百年龙舟基地迎来行业春天

各地对开展龙舟活动的期盼值已经拉满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龙船世家船厂的负责人黄剑挺表示
“大家积攒许久的
划龙舟热情重新被点燃”


天河猎德龙舟重出江湖: 
“房东们”又准备大展身手


今年2月21日
猎德村早早“起龙船”
在龙船塘里沉睡的十余条“神龙”
被再度“唤醒”


猎德老居民表示
大家都很兴奋很激动
所以洗龙舟也洗得特别卖力
许久没扒过龙舟
“个个都手痒痒
准备在今年的端午节大展身手”



社交平台不少网友上传了猎德“房东们”
努力训练扒龙舟的盛况
还有人表示
“房东让我到时候努力喊加油,
赢了给我免房租”



天河前进街各村龙舟队: 
热火朝天集训


最近
广州市各水域龙舟集训活动进入高峰期。


5月25日傍晚时分,
天河区前进街道各村
在深涌开展了热火朝天的集训活动,
队员们持桨随着鼓点卖力地划动着。



沿岸不少街坊闻声而来,
观看龙舟集训活动,
不时还和集训队员打招呼。




龙舟冷知识:
做人咪“甩质”





今天泮塘“起龙
村民们还介绍道
龙船身上有两个洞
平时藏在水里的时候
塞洞用的塞子(质)就会拔出来
让水进到船体里使船沉下去
这些塞子(质)平时就放在祠堂里
到了起龙船的时候就会塞上
让船顺利浮起来
这个有趣的起龙操作
也和粤语“甩质”相关
形容一个人做得不好、掉链子
我们就常说“甩质”(塞子掉了)

“后生仔,做人咪甩质啊!”
这句你学会了吗?



端午临近

广州的龙舟赛事一项接一项

精彩不停!

你还知道哪条村

关于龙舟活动的最新消息?

评论区一起分享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陈钧圣  通讯员:荔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甄志良、杨耀烨、莫伟浓、陈忧子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甄志良、罗知锋、丁钰洵、莫伟浓
SVG/王圆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圆媛


点亮期待赛龙夺锦盛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