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昨晚直播的时候,有很多小伙伴说想要桌子的签名书。我们紧急调了几百本过来,这次梦洁专场绝对管够,而且会在签名页写上你的名字和对你的祝福语,属于你独一无二的一本。
马上就要换季降温了,欢迎大家 【预约】 我们的家纺直播!梦洁67周年店庆,三位数的蚕丝被、鹅绒被,两位数的乳胶枕,还有一字头的纯棉四件套,价格低到超乎想象......

近日,重庆前首富住进养老院的新闻,引起大众关注。
85岁的尹明善,早年下海创业,成功将公司上市,账面资产曾高达110亿。
他儿女双全,资产也颇丰。
这样一位老人,为什么要住养老院?
消息一出,就有人在网上抨击:
“子女忍心让你去养老院独自生活?”
但看完事情全貌,我发现,真实情况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该养老院斥资18.8亿建造,配备专门的医院和床位,有国内知名医生坐镇。在这里,每一个老人,都有一名专门的管理师,以及多名照护团队的成员。首先,是一次性缴纳一笔入门费,1万起步,目前最多的有20万。如果说前面两项勉强能达成,那么第三项居住押金,就难住了很多人。博主@杭州金融女民工咨询客服了解到,以北京为例,30平左右的户型,140万起。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在这个高端养老院住20年,最起码要准备400万。只是,已经这么有钱了,为什么不在家养老,请几个专业的保姆照顾自己,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他说,自己儿女双全,房子也很大,有钱居家养老,确实什么都不用愁。但是人到老年,和子女住在一起,难免会对他们造成麻烦。而对他自己来说,和儿女一起居住,也会束手束脚,因为要照顾彼此的感受。住进养老院,他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阅读、写作、弹琴、唱歌、散步。“我不能养儿防老,子女是养来爱的,生儿育女是我们爱的需要。无论多大年纪,我都要爱我的子女,少给子女添麻烦,甚至不给他们添麻烦。”那些在城市里站稳脚跟,却没有接父母去住的,总被冠以“不孝顺”的帽子。但正如尹明善所表达的那样,父母和子女,没必要非要捆在一起。而年老的父母,他们的余生也可以去发掘新的兴趣,不必要围绕着孩子而活。据《北京日报》报道,今年4月份对北京多个地区老年人展开问卷调查。在博主@我叫小北京胡同四九城的视频里,这对老夫妻表示,自己坚决不和儿女住在一起。大妈十分坦诚地表示:和儿女住一块儿,都得少活十年。老人呢,睡得早,起得也早,做了早饭,叫还是不叫他们?叫吧,他们上班实在辛苦;不叫吧,饭白做了,父母自己心里也不得劲。大妈也是连连摇头,千万别以为闺女当家了,住闺女家就能安享晚年。亲生女儿住久了,照样给你甩脸子,指责这个,看不惯那个。有些话儿媳妇还不好意思说,亲女儿就机关枪似的全说了。“家庭不和的,基本都是老人挑的,老人不挑拨,孩子们没事儿。所以我坚决不跟他们住一块儿。”“等你躺床上,没知觉了,谁伺候都一样。不需要儿女擦屎擦尿,愿意拿钱雇护工,照看父母,就足够了。”牙齿还能时常咬着舌头,年老的父母和年轻子女观念及生活方式不一样,发生矛盾和争吵,再正常不过。老了,并不是非要和儿女形影不离,才算得上他们孝顺。越来越多老人逐渐意识到,和儿女吃不到一块儿、说不到一块儿、生活不到一块儿,产生矛盾,也是再正常不过。跟儿女住在一起,除了要照顾他们的一日三餐,还要带孩子。自己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大,现在又要带孙辈,太辛苦了,就算孩子们不生,她也不会有任何不满。不把自己的人生,强行和孩子绑在一起,这种想法,真的很豁达。对那些开明的父母来说,变老只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他们不会因此给孩子套上沉重的枷锁,也不会将本属于儿女的重任,强加在自己头上。而评论区的儿女也说,住在一起15年,很不方便,日子也过得很压抑。可如果这个心愿,是以彼此生活质量为代价,又值得吗?“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归属感。孩子在父母那里获得归属感,同样父母也从孩子那里获得归属感。孩子长大后,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朋友和其他能给自己带来价值感、归属感、安全感的事情。”
太多父母,很难放手,在他们眼中,儿女依然是长不大的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彼此没有边界感,长此以往,只会积累越来越多痛苦和矛盾。意思是,父母和子女的距离,就是从家里端一碗汤,到彼此那里去,汤的温度刚刚好。可是大家生活习惯不一样,思维方式不同,经常产生矛盾。后来,婆婆主动提出,在离他们两站路的小区,租一个房子,既方便互相照应,又不用天天见面。结果就是,婆婆有时会打电话,叫来不及做饭的两口子去吃吃饭,而她买了什么好吃的,也会想着给公婆送一份。平时不用每天大眼瞪小眼、迁就彼此的生活方式,相处反而更加融洽。她说,她至今很感谢婆婆当初主动退出的那个决定,否则,只会嫌隙丛生,甚至影响夫妻感情。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它不是恒久地占有,过分的亲密,而是各自独立,互不打扰。只要在一回头的时刻,明白彼此都站在不远处,就足够了。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 关注桌子


本文编辑:妮妮酱,排版:造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桌子,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