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工资没涨,但至少可以做对这件事

正解局 2023-09-19 12:34

如果说,拼搏事业,是热血的进取,那么做好保障,则是冷静的兜底。


正解局(ID:zhengjieclub)出品


因为那句 “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 李佳琦惹恼了大众,更是戳痛了很多中年人。


比起年轻消费者,中年人的生活绝不是买支79元的眉笔那么简单。


工资增幅慢,工作时长变长、压力大,甚至大厂裁员潮,皆是有目共睹。


很多中年人已经放下了预期,不求一飞升天,但求安稳度过。


但即便是安稳度过,也需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我曾亲眼目睹一个朋友,因为长期的劳累,和应酬的需要,他40多岁,就患上了结直肠癌。


去了很多家大医院,医生的建议就是进行手术把部分大肠切除。


但是,他所购买的医疗保险,却不支持这个手术的理赔。


理由是,根据保单条款“非侵蚀性原位癌不包括在内”,故不在赔偿之列。


而我们平时几乎很少会去了解这些专科病的保险理赔的知识,哪里能想到这些,以为买了保险就能赔一切……最后,我的这个朋友几乎是散尽了家财,才把手术费给凑上。


压垮中年打工人的稻草,真的随处可见,尤其是健康问题。


加上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选择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外卖,长期摄入,身体很难保持健康。



对于我这个朋友来讲,虽然有医保,但面临高昂的手术费,也还是捉襟见肘。


一方面,传统的医保目录都有限制。


不少效果更好的原研药、特效药不在目录内,需要自费。


比如恶性肿瘤的治疗,可能需要120万一针的Car-T,再比常见的肺炎,搞不好也需要用上2万一天的ECMO。


即便在目录内,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医院没有集采、药占比等),医生可能会开方让病人去院外购买。


随着医改,控制院内药占比,相应的院外药占比势必增加,而这些,基本都是要自费的。


在各种论坛上,很多人都反映过自己遇到需要去院外药房买药的情况。



面对这些高额的自费药物,一个中产家庭想要“安稳度过”也成为奢望。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寻找,可以补充医保,解决院外买药,让自己大病来临时敢用好药的百万医疗险。


也因此大家在选择百万医疗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院内和院外的报销范围,不只限定在“特药”,没有清单限制的是首选。


但大部分医疗险其实都不满足这个要求,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支付宝上的好医保·长期医疗(0免赔)。


不要被名字干扰了,在我看来比0免赔更重要的,其实是院外药的范围。



跟其他产品要求“特药”并且列出一百多种清单不同,它只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1.该药品须由本公司认可的医院或本公司指定的质子重离子医院的医生开具处方,且为被保险人当前治疗必需的药品;

2.处方剂量不得超过30天;

3.必须在本公司所认可药店等;

4.被保险人须在本公司认可药店。



可以说是很宽松了,这下能基本解决生病用好药的问题。


而且这个范围,即便是在好医保整个系列里面也是最顶配的,所以大家不要找错了,要在支付宝上搜“好医保·长期医疗(0免赔)”。



注意好医保有很多款,一定是有“长期“和“0免赔”的那一款,才是我说的这个保障最全的。


另外,买之前,也一定要看清楚健康告知和保障详情,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具体情况再考虑。


还有就是,医疗险不能重复理赔,大家不要买重复了。


尽量在健康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买保障最全的,就算保费差个百十来块钱也不重要,要知道跟可能转移的风险比起来,这都不算啥。


其实局长也是一个中年人了,最大的感悟,就是意识到成年人的世界,往往选择大于努力。


我们选择怎样的事业,和什么人在一起,选择投资什么行业,都可能极大影响我们的生活。


如果说,拼搏事业,是热血的进取,那么做好保障,则是冷静的兜底。


在当下这个时点,也许防止失去比博取收益更加重要。


时间总会流逝,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和局长一样,在成长的同时,也发现身体日趋衰老。


对于健康,总有一些焦虑。


当然,防胜于治,在了解医疗险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日常的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安稳应对危机。


如果大家知道有更好的医疗保险知识,也欢迎在评论区和局长聊聊。


THE END


欢迎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正解局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chenxia398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