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年轻人现状:不婚不育,发疯学习

ONE文艺生活 2023-09-19 13:37


2023年,我愿称之为东亚毁灭元年。


日本肆无忌惮排核废水,哥斯拉时代开启倒计时。


韩国生育率在上季度又创新低,按这个速度,无需三体人来毁灭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全东亚陷入了一种沉默的癫狂。


活在当下也行,死在明天最好。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波异类——


韩女。


如果你问她,明天地球毁灭的话,今天你要干嘛?


她们大概率会说,四点起床健身,六点出发去图书馆,凌晨十二点学完回家陪伴爸妈。


没有人能阻挡韩女学习。



韩国人学习卷,早就不是新闻了。


《请回答1988》里,德善每天睡晕在凌晨2点的自习室。


《黑暗荣耀》里,东恩白天进厂当女工,晚上坐在走廊里卷公务员考试。


你以为这是韩剧的艺术性创造,其实现实生活里的韩女,比电视剧里夸张一百倍,人均高配宝拉。



油管上随便搜一搜学习vlog,首页前十全是韩女。


标签不是挑战每天学习18h,就是6点起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五小时炫完近代史,只是不值一提的芸芸功绩;


期末周每天睡四个小时,是欧尼们人手一个的辉煌战绩。


中国网友亲切地称呼她们为:发疯姐,六点姐,超人姐。


你可能觉得是标题噱头,但点进去韩女学习视频,旁边真放着时钟记时。



韩女学习vlog里,没那么多形式主义和心灵鸡汤。


情绪稳定,说干就干,主打一个执行力和内驱力,自己转动命运的齿轮。


“从今天开始,我真的没有时间想别的了。”


“体力上达到了极限,然而总还感觉有野心。”


如果说日漫的热血中二是少年初心,那么韩女vlog则彰显是女性野心与强悍。


我的建议是,韩女精神拿去申遗。



视频还有造假的可能,但成绩却是实打实的证据。


六点姐最新发布的视频里,宣布自己上岸了学校。


想想《黑暗荣耀》里班主任的儿子,为了得到教师编不惜致父亲于死地,难度和卷度可见一斑。



超人姐直接从高丽大学退学,相当于国内的清北。


然后复考了梨花大学,对,学校就是那句著名标语的出处:


“你不用在意我的外表,因为我不是你的妻子,而是你未来的上司。”



药学姐绩点断层第一4.45,托业满分990,姐能考970。


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发疯姐,参加全国性公考,考了第25名。


本来按照去年招聘120名人数来看,稳稳进面。但今年缩招80%,只招20人,差一点遗憾落榜。



韩女vlog,不是楚门的作秀世界。


有挣扎上岸的人,也有继续游的人。



小某书曾流行过多种学习法。


比如说微醺学习,靠着上头的酒精进入心流状态。


比如说公主学习法,考研不是为了上岸,而是为了更好料理国事;肖秀荣不是政治老师,而是你那站在大殿里汇报工作的丞相。


反正东亚做题家的血液里,总是奔涌着新的发疯学习法。


而最近,韩女人设学习法,成了新的流行趋势。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打开韩国博主的学习vlog打鸡血。


某站搬运的韩女学习视频,播放量高达133万。


弹幕填满了屏幕,全是想要上岸的中女,虔诚的祈祷。



这剂电子鸡血效果如何?


考研党说,看完视频卷自己10个小时,中间还能附带2小时的健身。


考公党说,再也不是蓬头垢面摆烂,每天收拾漂漂亮亮去图书馆。


还有人在自己的研究生论文里,致谢韩女让自己度过想死的期间。



总而言之,卷生卷死的的韩女博主,是中国考研考公考四级六级法学建筑师资格证的最佳拍档。


惊人的自控力,强大的内驱力,说干就干的野心,几战失败仍要爬起来继续干的的强悍。


影视剧里塑造出来的大女主,不过是编剧迎合市场的虚假人设。


但隔着电子屏幕里的博主,上演着普通人的大女主剧情。


血脉觉醒,不谈恋爱,吾辈楷模,没备考过的人不会懂。


不像有的学习博主搞花架子,学霸人设打得哐哐响,实则挂羊头卖狗肉。

学习不是目的,变现才是终点。



这类博主很好辨别,流水线上生产的统一模板。


开局先做一波饮品,不是咖啡就是果茶。


本子被荧光笔涂满,接收过九年义务教育都知道,全部重点意味着没有重点。


今天带香薰广告,明天推ipad支架,就是说一条视频3个广,光是脚本都得写一天吧。


除非是天降神童,否则怎么可能两手抓?所以考了几年从来不报成绩,每次到了公布期间都默默隐身。


全职学习博主毫无灵魂,不过是复制粘贴毫无想法机器人。


衬托之下,韩女vlog才得以俘获一大批真情实感的粉丝。



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这篇文章,会不会被骂。


说实话,在拒绝内卷、热衷躺平的当下,韩女的卷似乎格格不入。


最后是韩国留学的朋友告诉我:


大家都在游向自己的岸,对海里的人说,你们不要卷了,是幸存者的残忍和优越。


作为东亚教育卷王之王,韩女根本没有资格停下来休息。


他们有一个名词,叫作“四当五落”。


就是说,睡四个小时就能上岸;睡5小时肯定会落榜。



在韩国已然没有小孩、幼儿园接连关闭、小学初中人数锐减的当下,补习班数量却不减反增,费用也水落船高。


5200万人口的韩国,光补习机构超过10万家。


高考超纲题屡禁不改,比如,解释有关股权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或者,对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三维假设分析。


不上补习班,普通人只有死路一条。



就连韩国前总统下台事件,也和她暗箱操作买通大学有关。


可以说,教育公平是韩国人唯一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财阀垄断使得小部分富人掌握大部分资源,他们的子女天然具有教育优势。


阶级固化,上升渠道越来越窄,要想进入财阀旗下的公司,普通人只能拿出200%的心力。



可以当普通人吗?


当然可以,前提是雪球已经滚大,当普通人的门槛,是每天只能睡6个小时。


高额的补习费,早已掏空了家庭。


韩国的年轻人,要面临的是偿还父母教育费用和承担养老费用。


不进大企业,不考上公务员,普通生活可能都是一种奢侈。



高丽大学教授说,生育率下降重要原因,就是韩国补习班泛滥。


韩国《中央日报》说,教育内卷是“亡国之症”。


不生孩子,仅仅是一种对未来的对抗。


解决当下个体的困境,唯有20个小时学习的卷生卷死。


几年前看《艾米丽在巴黎》,法国中年白男在街边咖啡馆喝下午茶。


义正言辞地对女主说:We work to live,You live to work.


我们工作是为了生活,你们活着是为了工作。


所幸女主是中产美国人。



他们畅谈罢工和劳动者权利时,遥远的东亚连写在法律的双休,都无法捍卫住。


每周69小时工作时长,正在韩国抗议声中悄然推行。


上周那位韩国留学的朋友,凌晨三点在票圈分享《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我点开。


“傍晚六点下班,换掉药厂的衣服。

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几瓶啤酒。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原来少年时对抗的现实主义,是我们现在怎么都游不上去的浪漫之岸。






作者 /                     小W
编辑 /                     姜姜
设计 /                     Jane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后台回复“加群”,进入读者粉丝群




没尽头的卷
上不了的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