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亲测自动驾驶,马斯克差点把自己搭进去

毒舌科技 2023-09-19 22:00


作者丨潘磊

图源丨谢开



“使用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险些发生事故后,马斯克对工程师大发雷霆”。

这是最近大火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最新传记中,透露的一个细节。

跟之前的一些与马斯克有关的书不同的是,《时代》杂志前总编辑、CNN前董事长、知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写的这本《埃隆马斯克》,罕见得到了马斯克本人的首肯。

艾萨克森写过《史蒂夫·乔布斯传》、《富兰克林传》等多部人物传记。

为了写好马斯克这本书,他花了两年多时间,跟马斯克一起开会,并和马斯克的家人、朋友甚至是敌人交谈,以还原一个最为真实的马斯克。

这让人们再次关注这位世界首富兼电动车破冰者的另一面,其中有些情节堪称劲爆。

但最具戏剧性的一个细节,在于马斯克使用引以为傲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时,险些发生的几次事故。


对工程师大肆咆哮


这本书透露的信息显示,马斯克最早在2015年,就开始亲自上手特斯拉开发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在2014年10月,才正式推出这一系统。

但是在2015年特斯拉更新了Autopilot系统,让其第一次具备了Autosteer(自动转向)功能,这可能是马斯克急于自己体验的原因。

结果显而易见,他因Autopilot出错而险些丧命。

这让马斯克火冒三丈,冲进特斯拉办公室对工程师大发雷霆。

书中介绍了相关细节——由于405号洲际公路一个弯道处的车道线并不明显,导致Autopilot无法精确识别,马斯克的特斯拉几乎与对面车道的车辆迎面相撞。

按照书中的描述,类似事件发生了不止一次。

每一次的后果也都差不多——马斯克愤怒地冲进办公室,并对负责Autopilot的工程师大肆咆哮。

书中的记载也能与其他旁证交叉印证。

因为Autopilot最早使用的是来自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芯片公司Mobileye提供的芯片,而这种芯片普遍被认为算力不足,导致对静止物体识别不足,导致开启了自动辅助驾驶模式的特斯拉,可能会撞向马路中间停着的事故车辆,锥筒,或者是行驶速度缓慢的工程车,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准确识别地上模糊的车道线并不奇怪。


激光雷达就是一个傻瓜


这本书中记载的关于Autopilot另一个有趣的细节,则来自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照射距离可达200米甚至更远,被认为是弥补自动驾驶探测短板的最佳方案之一。

但众所周知,马斯克一直是激光雷达最为激进的反对者。

“激光雷达就是一个傻瓜。”马斯克多次表达了这一看法。

在他看来,激光雷达价格昂贵,而且是一种过时的技术,并不适用于自动驾驶。

直到现在,他还坚持在自动驾驶领域推行“纯视觉路线”,即基于神经网络的先进算法,再配合上摄像头,最接近于人眼+大脑的视觉处理体系,所以是最佳路线。

图源:图虫创意

但在艾萨克森写的那本最新传记中,特斯拉的工程师们持有不同看法。

工程师们的观点是,如果要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激光雷达将是最佳选择。

不过这只是工程师们的看法,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去说服马斯克。

如果从结果导向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马斯克的判断并没有被证明是错的——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被认为是最强的量产装车系统之一。

马斯克说,今年年底要实现的完全自动驾驶系统(FSD),也是“纯视觉方案”。

但需要指出的是,马斯克已经有数次预言即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无一例外都食言了。

FSD是否能够在今年落地,依然是个未知数。

与马斯克在激光雷达上的坚持相比,中国车企多数使用激光雷达,至少是作为一个安全冗余方案,以提升车辆在自动辅助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但很少有人说这些系统能比FDS性能更好。


英雄多数都是怪人


在大多数人看来,马斯克动辄对工程师大发雷霆,似乎可以理解。

其中原因在于,人们对那些已经证明自己的超级英雄,往往更加宽容。

即便超级英雄有一些性格或者道德瑕疵,也没有太多人在意,捱到最后顶多说一句“这个人功大于过”。

马斯克这本传记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同样持有这种观点。

“英雄多数都是怪人,因为他们肩负拯救世界的使命。”作者说,虽然这些英雄喜欢内裤外穿,“但至少他们在拯救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看,作者也认为马斯克就是一个超人。

马斯克当然有缺点,但都可以忽略,或者可以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来消遣。


至于因为Autopilot出现bug,导致马斯克对工程师大发雷霆这种事,更是微不足道的小花絮。

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马斯克至少自己亲自体验Autopilot系统,而不仅仅是将其丢给用户。

而且直到现在,马斯克依然没有停止亲自测试自动驾驶系统。

前段时间,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约架曾经引发轰动。

在他上门约架过程中,就使用FSD Beta(完全自动驾驶测试版)进行了一次持续40分钟的视频直播,而且他还全程解说。

这次直播同样发生了一次意外——作为完全自动驾驶,却出现了一次“接管”——即人类司机不得不在自动驾驶出错时介入,并接管车辆控制权。

但无论是观看直播的人,还是媒体,都对这种bug表现出宽容。

因为他们知道,马斯克可能依然没有做到完全自动驾驶,但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他会不会因为此次接管继续对工程师大发雷霆,同样不重要。


【我们关注大出行、投融资,以及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等,欢迎交流,可添加微信A10010A123】


创业邦旗下「毒舌科技」与你一起勘查未来科技新场景与新动向,追踪数字化世界建设最前沿。每晚22:00,不见不散


欢迎订阅汽车出行产业日报,精选行业新闻,帮你省时间!👇



MORE | 更多精彩

蔚来这台车能打败空气阻力,BBA又该挠头了
特斯拉这张大饼,真的能值5000亿美元?
对手被价格战打怕,但比亚迪又推出新王炸
电池法案,欧洲汽车掘墓者?
法拉利也睡不香了,中国人开始卷磁流变悬架



          喜欢的话,点赞+关注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