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一击》近年来,艾伦生活中的大戏都在银幕外上演——与电影公司拒绝在美国发行他的电影有关,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女儿迪伦对他的性侵指控。自2017年的《摩天轮》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一部电影在美国公映。换句话说,他此后拍摄的两部电影《里夫金的电影节》(2020)和《纽约的一个雨天》(2019)基本上没有在美国放映过——但我看了这两部电影,都很糟糕。这两部影片都是喜剧,感觉就像艾伦在重复他以前拍过无数遍的笑话、主题和都市「知识分子」的伎俩。他现在已经87岁了,在喜剧方面,观众真的开始觉得他就像一颗被榨干的柠檬。但戏剧方面就另当别论了!在观看《幸运一击》时,你会发现片中人物所处的环境与艾伦钟爱的曼哈顿十分相似(宽敞而有品位的公寓,一种闲言碎语的知识分子氛围),但他们并没有喋喋不休地谈论生命的意义、当代文化的衰败以及其他那些曾经充满活力、如今却已略显陈旧的艾伦痴迷的话题。事实上,他们的话题比这更欢乐。看到艾伦创作的剧本并非植根于 某种「神经质」的风格,而是不断带来惊喜的活泼角色,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愉悦。如果眯起眼睛仔细审视,你至少可以发现片中有一个人完全是「伍迪·艾伦式的人物」——那就是阿兰(尼尔斯·施内德饰),一个穿着旧夹克、喜欢自嘲的小说作家,有着浪漫的处世态度。在开头的场景中,他走在一条拥挤的街道上,发现了范妮(璐·德·拉格饰),后者是他在美国上高中时偶然认识的。也许并没有那么偶然:他当时爱着她——纵然山水相隔。他很快就让她知道了这一点。但男主演尼尔斯·施内德并不是在试图模仿出一个法国人版的伍迪·艾伦。他既热情又可爱,就像发型乱糟糟的贾斯汀·汀布莱克,这也是范妮同意和他共进午餐的原因——也许还因为她开始对自己的婚姻产生了一丝怀疑。范妮以前结过一次婚(另一个波希米亚人——他们都是她喜欢的类型),但结果证明那位前夫是个失败者,而当她遇到让(梅尔维尔·珀波饰)时,她被卷入了一个更富有的阶层,让是一个鲨鱼般的商人,把她当作珍贵珠宝一样对待。在我不断想象的这部电影的糟糕的美国版本中(至少有几场戏会让人不自觉这样做),伍迪·艾伦会让我们看到让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混蛋。他的占有欲确实很强,但艾伦用他多年来最生动的对白,将他塑造得既聪明又浪漫:也许他是个老顽固,但却是个充满活力、讨人喜欢的老顽固。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范妮会嫁给他。不过,他是如何赚到钱的就有些神秘了(他告诉范妮,他让有钱人更有钱),还有一个臭名昭著的背景故事,报纸上也有报道,提到了让的一个生意伙伴凭空……消失了。范妮很爱让,也很享受喜欢全新的奢华生活,但她对这种生活有点不适应:她觉得周末的乡村狩猎很无聊,而且和他那些有钱的朋友谈论的都是关于金钱的闲话。她在阿兰(相当宽敞)的「波希米亚式」公寓里感到宾至如归,阿兰刚给她做完意大利面,他们就接吻了。两人的恋情迅速升温。他们的关系简直如胶似漆,以至于范妮突然开始长时间地午休,但她还是没能很好地掩盖自己的行踪。璐·德·拉格的长相酷似瑞秋·麦克亚当斯,冷静中透着性感,纤弱而迷人。可以看出,范妮确实很纠结,她不太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也是这场婚外情的戏剧性所在。另一个戏剧化的地方在于,狡猾的让能够察觉到其中的蹊跷。他雇了一个私家侦探跟踪她,婚外情大约发生不过三分钟后,就被揭穿了。让心碎了。问题是:他会怎么办?我将在不透露任何其他信息的情况下(其中还会有很多转折)揭开谜底。让打算雇佣他干掉生意伙伴的那帮打手来谋杀阿兰,让把他的尸体抛到大西洋里。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也悄无声息。为什么这个病态的转折——杀死我们喜欢的人的决定——会令人兴奋呢?正是因为它太卑鄙了。这不是那种标准的「电影式的转折」。它就像是现实生活中或者是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小说中的某个人,做出了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那种让八卦小报都瞠目结舌的行为。这也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跟《罪与错》和《赛末点》一样,《幸运一击》也是一部道德剧。它为让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附加了许多意义。他能逍遥法外吗?看起来确实会如此。除掉阿兰会对他和范妮的关系造成什么影响?是恶化还是改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答案也是影片衡量罪行的标准之一。法语片名「Coup de Chance」翻译过来是「幸运一击」,指涉的是贯穿影片始终的「运气」主题。阿兰一直坚持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凭运气。让则说没有凭空的运气,运气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真相或许介于两者之间。而这一主题在电影中呈现得引人入胜、惊心动魄、令人捧腹。现在必须要问的问题是:伍迪·艾伦能否凭借《幸运一击》重拾好运?他拍出了自《蓝色茉莉》(10年前),也许是自《赛末点》(18年前)以来最好的作品。这是艾伦的第50部长片,他说这可能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它应该在美国上映吗?从文化的层面出发,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争论是否到了给身为电影导演的伍迪·艾伦另一次「幸运一击」的时候,我也不会感到太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