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批能喝全糖奶茶的年轻人,也开始撤退了。
今年奶茶界的网红风潮,好像很少再听说把小料加到比粥还浓稠的“一口齁住,两口顶饱”式喝法,闻所未闻的小众水果也不再是各大商家拼命卷的方向。
现在主打的,就是一个“冷淡”但有文化。
前段时间有网友发帖讨论,如今最火的茶饮品牌好像都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中国风。
外观设计上铺满中国传统文化要素,茶杯拿在手里仿佛一件精心搭配过的新中式饰品。
更重要的是,喝起来的风味也回归清爽的茶本味,让人终于想起——
“奶茶”里的最关键的字眼,明明是“茶”啊。
01
以前不喝茶的年轻人,
现在喝奶茶也重“茶”了
之前我们就写过,当代年轻人一改“咖啡脑”,转而捧红了“早C(coffee)午T(tea)”的潮流。
年纪轻轻,就觉醒了骨子里爱喝茶的DNA。
即便是没有品纯茶习惯的人也应该注意到了,最能代表年轻人口舌之取向的奶茶界,营业风向也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前段时间,被笑“奶茶荒漠”的北京终于开了几家霸王茶姬的时候,仅合生汇一家门店就火出了实时3000多杯的盛况。
即便是还没喝过的人,也在全城蠢蠢欲动的兴奋劲儿里,听说了“伯牙绝弦”、“去云南·玫瑰普洱”这些网红单品的名号。
和以往的果茶、珍珠奶茶品牌相比,这些当家产品都是茶味比其他风味更重要。
如果说最早掀起奶茶变革的芝士奶盖茶开启了1.0时代,各种特色鲜果茶引领了2.0时代;
那现在3.0时代最红的当家奶茶,毫无疑问是“原叶鲜奶茶”。
即没有花里胡哨的配料,主要成分就是简简单单的“茶汤+奶”,恨不得比脸还干净。
前几天霸王茶姬6周年活动时,还官宣了当家招牌“伯牙绝弦”——茉莉雪芽加优质牛乳的极简搭配——年销量破1亿杯的消息。
这新晋茶界顶流的爆火,一定程度上也带起了一阵风:市面上各家最有口皆碑的单品,都在走“原叶鲜奶茶”的路线。
口感是清爽茶香,不再让各色小料、过高的糖度混在一起,干扰了茶底本来的韵味。
茶底所采用的茶叶之内卷,也已经有了当年一杯油柑点燃了整个行业拼命挖掘冷门水果的风范。
从名字十分无厘头但有独特香气的“鸭屎香”大规模走红开始,喝奶茶的年轻人已经不知不觉接受了不少“茶文化教育”:
曾经家喻户晓的铁观音、大红袍已经不够用了,四季春茶、金凤茶王、茉莉初雪也喝成了家常便饭。
就连对品茶一无所知的人,现在都能喊出诸如凤凰单枞、正山小种之类的茶叶细分品种,甚至能品出不同茶有不同搭配的门道:
红茶风味更醇厚,绿茶做茶底的“奶绿”更清香,茉莉花茶更有回甘,乌龙茶则跟白桃、桂花这些风味是绝配。
总有人喝完在半夜三点悔恨并思考:他家到底用的啥茶底啊
茶饮的清爽化,带动得现在网红单品的名字都像从语文书里抠出来的——
今天白雾红尘,明天青青糯山,奶茶名字的高频词是“烟雨”“轻引”“桂韵”。
总幻视自己喝的这杯是从御膳房里端出来的。
因为喝茶口味的变化,甚至连小小的吸管都掀起了一场新的风暴。
曾经无数人抱怨10分钟就软成面条的纸吸管,如今又迎来了比我命还硬的“三品管”。
之前甚至上了个热搜,网友激情开麦:为啥现在的奶茶店都改用这种又细又平的吸管?嘬一杯下来腮帮子都酸了!
还没等有什么官方回复,广大i茶人士就率先踊跃为其辩护:
除了锻炼肺活量(误),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让茶本身的香气在口腔内停留时间更久,品出它独特的韵味。
俗称:好东西要慢点儿品,别吨吨吨三口下去啥味儿也没喝出来。
错误回答:左边嘬霸王,中间嘬茶,右边嘬姬
不得不说一句讲究,在快节奏的消费时代里,年轻人终于玩出了属于自己的“茶门”。
02
喝奶茶的嘴,越来越“刁”
和前几年相比,年轻人喝奶茶的嘴,越来越“刁”了。
不少人来到了身体自发抗拒太多糖分的年纪,喝一口腻的恨不得吃三天草来消化;
而且近些年日常饮食整体对“低糖低卡”的追求,也注定会卷到饮食的方方面面。
今年有人发明了“生活化减脂”的概念一炮而红,主打一个既要又要:健康自律,但又没到逼自己吃清心寡欲“白人饭”的地步,基本的快乐还是要的。
所以,“连喝奶茶都要计算卡路里”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只是一种平衡自律之苦与乐的习惯。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机智的茶先享受减脂人的夸赞:
有的品牌早就看透了年轻人心里的小九九,主动把产品所含热量、营养成分摊开给大家看。
比如霸王茶姬今年8月公布了6款最热产品的“产品身份证”,后续又推出了“热量计算器”功能,健身减脂人奔走相告。
伯牙绝弦的身份证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在一杯中杯、标准冰、不另外加糖的规格下,它的热量约为130大卡,差不多相当于半颗牛油果。
很难不承认,心里有了这种底气之后,喝奶茶时的心态都会发生剧变——
得知明确热量之前:提心吊胆做贼心虚掩耳盗铃地喝;
得知明确热量之后:理直气壮地喝,晚上运动的时候多做点有氧就是了。
除了对糖分和热量的关切,这届年轻人还非常追求喝奶茶也要健康这件事。
很难说是不是之前那波对“科技与狠活”的焦虑,让不少人本能地希望食物中能看到的成分越单纯越好。
今年消费者对各种含奶食物中是否含“植脂末”的提防,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
植脂末的应用早就不是新鲜事,但对植脂末的反抗不止是为了口感和味道上的“高级”。
它的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入有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这些年,对其潜在风险的科普影响力也逐渐变大。
奶茶、酸奶、甜品等原料跟奶沾边儿的食物,今年都曾几次因为知名品牌采用植脂末作原料,不是翻车、就是在翻车的路上。
今年7月,霸王茶姬率先宣布在门店使用一种名为“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从根源上彻底打消人们对于奶原料不够健康的担忧。
后续茶百道、喜茶等品牌也都纷纷跟进、对自家原料进行升级变革,奶茶由霸王茶姬的三0行动“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进入了一个更健康的时代。
要求越来越刁钻的年轻人,的确不像以前那么好哄了。
不是几次“活久见”“双厨狂喜”的联名、在朋友圈刷足优越感的晒单,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一喝再喝。
前几年,奶茶这种学校门口5元一杯、色素和香精都拉满的平民饮品,一跃成为最时髦的潮流,年轻人其实被狠狠PUA过一阵。
“一杯奶茶钱”的话术说得轻巧,没人去深究一杯20多块的茶里,究竟有多少溢价和为消费主义买单的成分。
但现在,不再盲目跟风、轻信噱头炒作的年轻人,主动把“喝一杯好茶”变成了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一环。
端着杯子City Walk也好,约上朋友在门店坐坐闲聊一下午也好,喝茶更像是一种用合理的价格,去追求轻盈、愉悦、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对一杯看似简单的茶,现在人们想要的更多。
03
6年的坚持,终于让
霸王茶姬跑在了前面
当茶饮赛道已经卷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还有多少品牌能坚持做一件对的事,终于等来出圈大爆的那一天,甚至引领了消费者和整个行业的变化?
前几天,霸王茶姬因为6周年“伯牙绝弦,以茶会友”而刷屏,社群口令活动也连续三天霸榜热搜的时候,其实就很像是那“终于被大众了解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