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社会上混得好的人,不是因为多勤劳、多自律、人脉有多广,而是他们早早看透了这个世界运行的三个规律。一、不要把梯子搭错了墙头 这个时代,选择比努力重要100倍。不要费劲地爬上了梯子的顶端,才发现搭错了墙头:你会发现外面没有风景,只有另一个困境。 马化腾在1998年放弃稳定的程序员工作投身互联网,不是因为他预知腾讯会成功,而是他看准了互联网这个赛道。当时国内网民不到100万,但他坚信这是未来方向。 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首先关注趋势:选择那些未来5-10年都不会消失的行业;其次,评估势能:进入处于上升期的行业,你的努力会被放大;最后,保持灵活:随时准备调整方向,不要固执于最初的选择。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在逆风中,雄鹰也难展翅。二、用目标倒推行动 真正的高手,从不把“努力”挂在嘴边。他们最擅长的,是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 任正非在创办华为初期就定下目标:“活下去,成为世界级企业。”此后三十余年,华为的每个重大决策:从自主研发芯片到开拓海外市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展开。 即便在2003年差点以100亿美元卖掉公司时,他考虑的还是“这个决定是否有利于华为成为世界级企业”。 那么如何做到目标导向? ①每周复盘“我做的事,是否在推动核心目标”;②将大目标拆解为可衡量的阶段性目标;③对偏离目标的机会说“不”,哪怕它看起来很有诱惑力。 记住: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像在黑暗中远征。你走得再远,也可能离终点越来越远。 三、理解人性的底色 社会的本质是人的集合,读不懂人性,就像带着地图却不会看指南针。 董明珠刚接手格力时,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复杂、效率低下的企业。她没有急着改革制度,而是先理解每个部门负责人的真实需求:有人要面子,有人要实惠,有人求安稳。她针对不同人的需求设计改革方案,最终赢得了支持,带领格力走向辉煌。 洞察人性,也有三把钥匙:第一,听其言,观其行:不要相信别人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第二,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想“他真正需要什么”;第三,价值思维:所有的持久关系,本质都是价值交换。 理解人性不是要你变得圆滑,而是要你明白:与其对抗人性,不如顺应人性;与其改变别人,不如调整自己。 这个社会奖励的不是最努力的人,而是最懂规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