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曾说:“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企业,更值得每个普通人深思。 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最好的应对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学会收敛锋芒,主动为生活减负。 一、把钱花在刀刃上。 曾经,消费主义告诉我们“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账户上的存款数字,才是成年人最大的安全感。 不必为“精致穷”买单,一支20000元的大牌包不见得让你更美,但3000元的存款能让你在失业时多撑一个月。学会区分“需要”和“想要”,你会发现生活中70%的消费其实都可以省去。 省钱不是抠门,而是把资源留给真正重要的东西。 二、停止冒险的投资。 前些年有人押上全部积蓄开店,结果血本无归;有人跟风炒股,最终套牢在半山腰。 在风浪大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而是别亏本。未来三年,请记住这三个原则: ·不碰超出承受能力的投资; ·不轻信“稳赚不赔”的项目; ·至少留足18个月的生活备用金。 真正的智慧,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保守。 三、放下身段去工作。 如果你还在为“体面”纠结,建议去招聘网站看看35岁以上的求职者的真实处境,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当生存成为首要问题,工作的意义就变得很简单: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能养活家人,能还得起房贷。送外卖不丢人,开网约车不丢人,真正丢人的是三十多岁还在啃老。 先活下去,再谈理想。这个时代,能按时发工资的公司,就是还能呆的公司。 四、精简你的社交圈。 越来越多人会明白两件事:一是存款的重要性,二是90%的社交都是无效的。 -退出那些除了攀比毫无意义的群聊;-拒绝那些除了浪费时间毫无价值的饭局;-远离那些除了消耗你毫无用处的“朋友”。 把精力留给真正在乎你的人,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上。当你足够强大,人脉自然会来找你。 五、守住你的核心能力。 环境越复杂,越要聚焦主业。别被乱七八糟的所谓“副业”迷惑,想格尼韭菜的人太多了。如果你连本职工作都精力有限,那副业大概率也做不成。 花三年时间深耕一个领域,成为这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这比盲目追逐风口可靠得多。 未来三年,不追求跑得多快,只求走得够稳;不羡慕别人的风光,只守住自己的节奏;不贪图一时的暴利,只积累长期的实力。 挺住,意味着一切。沉淀,为了更好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