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直播生态,已是一片孕育了无限可能的职业“蓝海”。
通过“直播+”“短视频+”,短视频直播生态正在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度融合,催生出多元消费、产业创新、知识学习、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不仅推动传统职业的视频化升级,也推动了数字生态下新的就业需求和新职业的诞生。
文|邵彬彬
就业科长做起“互联网招聘师”
直播间里,董科奇穿着黑色夹克,拿着水杯不时呷一口,不时追问粉丝的年龄和工作技能,讲解招聘岗位的要求。他五十多岁,对眼下做互联网招聘师这件事仍热情十足,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因“这事儿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企业有利于老百姓”。
董科奇是吉林省前郭县就业服务中心副书记兼农村就业指导科科长,2021年2月,他开通了@董科长说就业 账号,开始直播带岗,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这种时髦的传播形式,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在试水直播带岗之前,董科奇进行招聘宣讲,要把招聘会开到乡里、村里。全县几百个村,他都走遍了。但每每开完招聘会回来,他总感觉“不太对劲”。后来他醒悟过来:村里头能来听宣讲会的人,都是不出去打工的,而外出打工的又大多不在家,招聘会的实效,可想而知。他也试过在QQ群、微信群里发布就业信息,但效果仍不理想。
成为带岗主播后,董科奇直播两个小时能收到两三百个应聘者的信息。他在公共就业领域工作多年,不仅熟悉全国各地多家企业,也与当地民众相熟。这些企业和民众成为他直播间里的招工单位和通过他找工作的“老铁”。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使得企业的招聘信息更加精准高效。
▲董科奇开通了短视频账号,成为一名“互联网招聘师”。
发现了大量的线上求职需求,快手也推出了快聘业务,迅速打通从线上到线下的全链路,需求匹配、简历投递、电话沟通、线下入职,过去招聘行业尤其蓝领招聘的每个环节均被数字化重塑。快手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24万家企业在平台上提供就业岗位,直播带岗场次超过500万场,每个月有2.5亿人活跃在招聘直播间。
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反向促进了新的数字化职业群体“互联网招聘师”发展壮大。直播两年,快聘的“一键投递”帮助董科奇和企业在每场直播后能收到更多简历,“多的时候有上千份,播完之后要转化就业。”为巩固带岗成果,他目前已经培训带岗主播两千多人。
通过“直播+”“短视频+”,短视频直播生态正在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度融合,催生出多元消费、产业创新、知识学习、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不仅推动传统职业的视频化升级,也推动了数字生态下新的就业需求和新职业的诞生。
“大广哥”不仅是哈尔滨牛排海鲜自助餐厅的店长,同时也是一名线上店铺营销师,工作之余,他学着别人做美食相关的短视频和直播,并在自助餐厅行业营业艰难时,通过在快手上推荐店内美食帮助餐厅度过难关;同样作为新职业的代表,李乔石则系统梳理了快手平台的信息流广告方法论,通过信息流广告营销专家的人才培养,为市场输送超过500人,年服务客户数超300家,助力品牌实现长效经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陈李翔说,当前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创作和直播已成为数字化消费的重要形式,在新服务形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开始,人社部门陆续接纳了全媒体运营师、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从广义上讲,短视频直播创作者群体已成为新职业从业人员,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排在首位的是实现个人价值”
三年前,房产经纪人王影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未来会成为数字生态下新职业大军中的一员。那时,她从事房地产经纪工作五年,在她此前的认知里,线上电商都是卖衣服、卖包包,哪里想到还能线上卖房。
2021年下半年,王影被领导告知,未来要做短视频直播卖房,并让她来做主播。带着犹疑,王影离开了售楼处,成为一名房产主播经纪人。她每天“游荡”在各大售楼处样板间,实地探访楼盘,晚上支起手机,为镜头前的客户讲解选房购房的“门道”,从零开始运营着@小影妹妹探访记 的短视频账号。
《报告》显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当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至少已经覆盖其中的92个。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职工总数约为 4.02 亿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 8400 万人,也就是每10名职工中,就有两名新职业从业者。
与传统房产经纪人相比,房产主播经纪人的工作模式和效率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主播的第一个半年,王影只卖了1套房,但获得的客户很多。在账号只有2000个粉丝时,她最多的一天带了6组客户。“获取客户的速度是叠加上涨的,短视频平台上的获客效率是以前的10倍以上,以前传统经纪人靠发单页或者是打电话邀约客户,客户了解的东西是片面的。现在的网络平台,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多方面、多角度的项目宣传。”
客户多了,王影也有了自己的团队。在她的团队里有5名选房师,帮客户去找房子。2022年7月,王影成为快手理想家签约主播。快手理想家“房产主播促进新房交易”的新型房产经纪模式,打通了从房产直播获客、用户线索收集到带看成交房产、佣金分成的全链路流程,去年王影公司的团队实现了2.9亿元的成交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表示,数字平台推动新职业发展,呈现职业视频化、视频职业化的趋势,不断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和青年就业。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测算,每1个新职业可带来30-50万个就业岗位。数字平台正在成为解决当下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的“新蓝海”。
工作收入、个人发展前景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调研,用户选择短视频直播新职业的主要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实现个人价值,其次是获得可观收入,有约九成的青年人对数字生态新职业持看好态度,愿意从事新职业。可以看出,新职业更好地契合了从业者对就业的美好期待。
王影就是一个例子。做传统经纪人时,她一年能挣三五万元,如今,她的粉丝涨到5万多,仅佣金提成就远远超过她此前一年的收入,更有铁粉指明非要找她看房买房。这一切都让王影觉得:“如果说我再早点干短视频直播的话,我可能挣会更多,虽然房地产市场不比从前,但我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好。”
陈李翔分析,政府、平台、个人三方联动,让短视频直播创作者所从事的新职业大有可为。一方面,人社部通过加大新职业培训和人才评价的工作力度、探索将更多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等举措,为新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土壤;另一方面快手平台为更多的普通人,特别是青年人,提供了新职业学习和就业的新机会、新场景,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也在积极拥抱新职业,把数字技术与数字化工作和个人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就业形态,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的新职业生态。
同时,他还提到,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直播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短视频直播平台与实体经济相融合,赋能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可以增强数字时代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
每年超过2000万名创作者获得收入
刘元杰在新疆找到了自己追求的诗和远方,也收获了事业,这名1997年出生的主播,其快手账号名@疆域阿力木 更为人熟知。
刘元杰祖籍贵州,出生在江苏,从小家境并不富裕,16岁就进入社会打拼,干过工地,进过工厂。在积攒了一些钱之后,他选择了比较灵活的互联网创业。后来,他受朋友之邀来到新疆旅游并考察创业前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新疆的风景,便开始扎根尉犁,开启直播电商创业。
短视频直播与电商的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并创造了机遇。越来越多人在直播电商的产业链中找到了新工作,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短视频直播平台正高效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视频直播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可以说是新的生产力,融合了新模式、新技术、新经济、新职业、新专业,形成普惠的数字生态。”科技部评估中心人才处处长、研究员刘伟升评价说。
“95后”郎佳子彧的新职业探索之路则代表着传统手工艺人的希望。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第三代传承人,曾被父亲建议不要去捏面人——担心他靠捏面人无法养活自己。但他却通过短视频直播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打开了手艺人变现的通道,吸引了更多粉丝了解、喜欢面塑。当捏面人能变成一个很有保障的职业,郎佳子彧希望“面塑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能在中国的现当代艺术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成为快手上的新市井匠人,期待自己能创作出影响更多人的作品。
在2023新职业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研讨会上,国务院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在阅读《报告》后评价道:“新技术革命推动新业态‘无中生有、层出不穷’和传统产业‘有中出新、日新月异’交织演进,短视频直播生态等有力地助推着新职业发展。”
在拥有数亿日活用户的短视频直播平台,规模化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在实现供需的相互促进与再平衡的过程中,势必将营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新职业图景,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继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短视频直播生态催生新职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