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 |「誰最中國」
小雪。
雪月,有雪來。昔去花似雪,今來雪如花。素色山河,天地新妝,此時節,風未定,人初靜,冰雪之人,自有大夢将寤,你且孤山放鶴去,看林下月光,雪皆呆白,莫向佛前,一一忏悔,只堪萦心小雪,輕落眉間。《群芳谱》有:小雪气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故雪未大。冷雨成霰,渐作飘雪,心緒也渐渐安然恬淡。
燃一爐沉香,煮一杯茶湯,三分雪色,七分茶香,一人清歡,二人清談,溫杯之餘,忽見窗外小雪飄忽,似白色牡丹,寂靜下落,再一,又一……。
今年的第一場雪,你等到了嗎?
一候 | 虹藏不見。
虹,音洪,陰陽交會之氣也。俗語“迎冬小雪至,應节晚虹藏”,小雪時節,霜氣更重,雨水凝成阴雪,天氣更寒冷,此時不再出現彩虹。二候 | 天氣上升地氣下降。
小雪後五天,天空陽氣下降,大地阴氣上升,以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萬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古言:“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离”,即是此意。三候 | 闭塞而成冬。
千山鳥絕,万径无踪,陽氣下藏地中,陰氣閉固而成冬。小雪之後,隨著大雪節氣的臨近,冬的氣息也愈來愈盛極。應是沉香落滿了妝台,照不亮案上的金釵,看得鏡中人青絲如黛、面容胜雪,將眉間朱砂換了姣梨的花鈿。梨花洁白,可堪与雪相比,雪落眉間恍若無色,若有愛人,便喚她一聲「小雪」,長風淡淡,细语嘤咛,携手南山尋梅,如此,我們亦有自己的風花雪月。
小雪的小,如宋的素雅。一曲微茫過此生,一泓泠然寂靜影,一闕飛鴻踏雪泥,一筆瘦金體的孤執蒼勁,一樽天青汝窯的溫柔冰涼。小雪的小,如心之幽微。是你信中的蠅頭小楷,你枕上的未乾淚跡,是夢裡的素然相見,那時梅花初開,那時言笑晏晏,那時少年相游,只為驚天動地的一秒。詩人寫:“時候频過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年年江南,正是素月流空、將雪未雪時最美。此時節,滿月長風,湖山微茫,無雪胜似有雪,心之渺矣,如碧天澄净、银河光莹,亦如驚鴻照影、人月雙清。披衣,和月步閒庭,霜菊做骨,冷梅為魂,那曲院風荷,早已過了盛開的季節,收盡殘脈枯骨,化作一片冰心永隨。如此良夜,月色如水,雪色如緞,素手接下几片落雪,點點晶螢。人言落雪聽禪,何來禪也?無色才是真絕色,雲水禪心也是心。歲寒有清歡,一枝梅,一株兰,花雪隨風,孑然幽独,並非仙骨不俗,而是顆多情的佛心罷了。“琴瑟在御,歲月静好。”小雪時節,總是想起這樣的句子。初雪,像一枚淡淡的吻痕,雪落一瞬,終身所約、永結同好,世上最美的真情,在雪天,可以地久天長。陶淵明說,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漂泊之人,大概是看不得落雪的,因為他宿過一處又一處冰冷的江湖,他是否也有可待的人,天涯一方,望年年穿庭的飛雪,如素如玉,如訴如念。也想那風雪夜归人,扣响柴門的一刻,家中會不會有一盞燈在等他?又或是獨自,“寂寥小雪闲中過,斑驳轻霜鬓上加。”宋人的小雪,极散淡闲适,一點红炉雪,也可散作照夜燈。在爐火茶水沸騰時,笑問一句:晚來天欲雪,能饮一杯無?寒風穿林,溫酒把盞,別來無恙霜林晚。此時最宜围炉、拥被,熱湯、暖食,有酒好,有茶更好,屋外漫天飛雪,描花的白瓷蓋碗裡,還有一座茶山的春天。春茶如少年,白茶有風聲清氣,黑茶才是染了老江湖的味道——普洱、老六堡,落盏冲泡,那杯中竹海,輾轉浮沉,如細雪紛落,烈馬奔馳,茶香凜冽迴旋,如天有餘裂,斷指可決,這樣的寒夜,若你來訪,不必备酒,四行詩兩盞茶,足矣清談。說些什麼呢?少年江湖老,佳人鬓边白,我也曾低眉,也曾挑灯看劍铁馬冰河入夢,也知君王涼薄紅顏未老恩先断,也曾一腔孤胆不辞冰雪为君長热,待茶過三盏,回望四座無人,唯炉香断,霜灰冷。小雪過後,各地有吃糍粑、做腊肠、晒鱼干、腌菜的習俗,南方一帶以腌菜為主,绍兴等地小雪日开始酿「小雪酒」。民諺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它代表人順應天時的智慧,天寒地凍,人們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和鸡鸭鱼肉。臘味,是盐的味道,風霜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与人情的味道,味覺是一張記忆的地图,愛你的人踏夢而過,千山萬水,終成柴米油鹽。小雪節氣在农历十月,古人也将十月称为阴月。此時,養生要遵循“秋冬养阴”,宜食滋阴潜阳、益气补肾的食物,如黑芝麻、腰果、山药、芡实、核桃、花生等,同時也應多食粥汤,如羊肉萝卜湯等,作息宜早睡晚起。

不知不觉,節氣來到小雪,好像昨日才道夢回莺啭,袅晴丝吹來春如线,轉眼已是“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之际。焚香静坐,冷茶在案,那杯盞,早已觸手生涼。天寒歲暮,十一月末的北京,天色之溫郁沉静,像一抹久遠的香灰胎。素色的冬日,心裡隱隱有一種等待,如同倚梅而立的故人,安寧不語,只静静待雪簌簌而落,落向幽亭,落在心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定有人,行過落滿梅花的南山,行過紅墻白雪的故宮,行過枯荷落盡的断桥,再寂寂地念起那句納蘭詞:人生若只如初見。從來年光有限,不急,所有美好終將如期而至,以後的日子,是梅開,是雪來,是新年,是煙火,是每一個冬天,你在身邊。落雪為念,惟願君安。
- 特别提示 -
「誰最中國」文章,謝絕其他平台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