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和看到这篇文章的组员们问个好,你们都还好吗?
谢谢这几年来大家的耐心,想要道个歉,过去几年总是很不靠谱,许许多多的承诺沦为口头,有许许多多未完待续的尝试。继头一年比较集中连续的活动后,之后的活动大多通知得临时,参与得也随机。有感没有很好尽到许多承诺,对这几年下来还在关注小组的大家,想郑重地感谢。
虚拟现实小组于2021年上半年的时候成立,至今也2年有余。成立最初的目的只是单纯地想要探索潜在的虚拟世界的秩序,召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摸索一起思考。
我们探索了很多主题,在每个大主题下追问许多小的问题。比如虚拟世界中的虚拟生命,怎么设计、扮演一个虚拟人,我们为什么对不存在的虚拟角色投射真实的感情,虚拟偶像是否会替代真实偶像,如何统一你的虚拟自我和线下自我?未来虚拟世界中虚拟生命可以有哪些形式,我们如何和他们互动、产生故事?比如我们如何虚拟社交,你希望虚拟世界中的你是什么样的形象、身份,如何看待在虚拟社交中产生的感情和回忆。比如数据隐私,我们是否会面临3D版的数据杀熟,当越来越多的生物信息被窃取,你如何证明这世上只有一个你?数据保护应该用市场交易的形式还是保险?比如虚拟经济,虚拟世界中的经济系统应该是怎样的?过往大型在线游戏中的经济系统是怎么做的,去中心化的经济结构是否真的可行?
(小组在‘虚拟人’这一话题下的文档讨论部分截图)
我们还一起探索了一些VR平台和空间,从2D的gather town, oVice, Vland, 到3D的Spacial,VRchat, Altspace, 和大家一起玩游戏,打牌输的超惨。
(一些当时活动的截图,很可惜没多少,因为我们一般都顾着玩,也没注意要留些照片下来)
后来纯理论的探索结束了,我们转向更多的实践,尝试建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虚拟空间。想不到虚拟空间也是一个技术与理论并存的议题。技术上,需要考虑空间加载的速度,网络的稳定性,科学上网的友好程度,服务器的选址;理论上,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虚拟空间?从自己在blender里建造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到3D扫描熟悉的线下空间,从2维到3维,我们尝试了各种组合,也发起过打破次元壁的线上线下空间赛博联动——混乱不堪(苦笑)。
706上海客厅的空间扫描
组员扫描的赛博咖啡馆
组员扫描的赛博咖啡馆
再后来,随着Web3中去中心化协作的热潮越来越烈,我们也借以整个706为基体,做了线上社群消息整合和流通协作的尝试。这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探索。理论上,追溯自组织的起源,(哲学基础),不同种类DAO的做法,对比类似的合作社、平台合作主义,游戏公会;实践上,如何把一个宏观概念,价值观落地?新平台的迁移,从石墨到Notion,从706chat,到Slack, Discord(BTW,这些都是706很多小伙伴集体的努力,小组只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甚至尝试推出虚拟空间。还有最困难的,如何和社群沟通,让大家改变沟通习惯?
(理论Part: DAO探索地图部分截图)
(实践Part: 706消息整合最早的两次会议文档截图)
2年来外部环境变化很大,科技圈和金融圈的风向一直在变,叙事也在变化。小组最初成立时与这些风雨并无交集,但虚拟现实与加密运动,AI确实是三个互相缠绕,并在未来会越趋紧密的元素。对于这些变幻的热点,一方面要保持独立的距离,形成自己的思路,不被外来的叙事打搅了真正的兴趣,但另一方面也要开放和参与,避免闭门造车。于是,小组涉猎的话题从纯粹的虚拟世界,逐渐与Web3,AI交叉,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暂时这么来看:
虚拟现实的探索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一部分是纯理论、技术可行性的部分,例如在一个能够完全独立于现实世界运行的赛博世界中(与现实共生融合也是一种可能),这种虚拟社会的宏观秩序、基础设施应当是怎样的?参与者如何生产协作,生产的价值如何交换,所有权如何界定?在过去的构思中,设计者往往尝试借助经济学,密码学的方法来搭建。在技术基础之上,还有一层世界观的设计,虚拟世界存在的价值,对人来说的意义,这部分跳脱出纯粹的加密思想,涉及电子人文,赛博格人类学(只是一些花里胡哨而无确切定义的词汇)。这些问题都是高度架空的“幻想”,也是小组最早的话题探索。
第二个部分是它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交织的部分。这一部分赛博空间独立的故事可以堆砌相当多精致的名词和主义,嬉皮士,雅皮士,波西米亚,封闭世界,控制论,以斯图尔特·布兰特,凯文·凯利一行人代表的加州意识形态……故事可以从上个世纪的冷战、反文化运动开始,也可以追溯到更早工业革命。把时间倒回现在,这个叙事在当下与去主权的Web3,AI结合,未完待续。
最后一个是艺术的部分。撇开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设计,拽酷的XX运动/思潮,VR也可以仅是纯粹的艺术工具。它是视角切换利器,也是(大家期待的)情感共鸣器。VR电影,沉浸式叙事在缓慢地发展,未来仍值得期待。
小组过去几年的探索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个部分,未来一些时间内,小组希望加入更多第三个部分即艺术方面的尝试。理想状态下,第三个部分的艺术尝试其实是对第一二部分内容的艺术化呈现。我们希望在这些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新工具,探索虚拟制作和AI工具,也尝试加入更多的互动元素。最终作品或许以共创科幻作品的形式,或许以节目、杂志的形式。
我们也没有忘记,小组最初的目标是描绘出一张虚拟世界的探索地图,这张地图我们仍会继续摸索,构造。
感兴趣加入虚拟现实小组可以扫码填写登记表: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咨询706小伙伴,微信:
706虚拟现实小组-部分团队成员列表
6-935,大家一般叫我935,Base在英国。
目前在706内主要主持706虚拟现实小组以及帮忙推进706各个平台的消息整合与流动。虚拟现实小组以团体探索的方式,探究人类进入虚拟世界里可能遇到的一系列个体自我认知,社会关系变化、技术哲学等问题。目前小组探索重心在“虚拟空间”与“协作组织”这两个话题上,更多信息可以进入虚拟小组的notion界面查看,欢迎大家有空来玩啊
窦月汐,
前网易游戏设计师,Inworld Studio创始人,撰有《生存沙盒游戏的设计思想》,2012年把“VR”纹在了手臂上,作为终生事业。常年关注沙盒游戏、虚拟现实、真实社交。致力于通过游戏创造人与人的连接。
艾思远 Allen。2013年参与建设国内第一个VR爱好者论坛VR-CHINA.COM,2019年加入虚拟现实内容制作公司FXG VR担任市场总监,参与项目包括《创造营2021》VR版 《这就是街舞》VR版 等综艺内容的VR版拍摄,2021年成立MacauXR主营澳门XR业务, 2022年成立XR交互内容制作公司 杭州元气互娱。
Victor Xiang Maurer (27 years old) has taken a break from his Ph.D. studi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after completing two years of the program. He is the founder of Shanghai Bingua (Gratitouill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 company established in 2021. Fluent in Chinese, English, and French, he now pioneers innovative solutions that seamlessly merge technology with diverse design disciplines, enriching social interactions in the process. His company, Shanghai Bingu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pecializes in innovative interactive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and Internet of Things solutions for diverse industries, including entertainment, commerce, culture, education, and smart cities. Victor's approach goes beyond entrepreneurship; he utilizes it strategically to drive his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s forward. His work reflects a deep commitment to research, creativity, and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ransformative ideas in the realms of technology, design, and human interaction.
Group Leader Gordon Dai is an NYU sophomoredouble majoring in philosophy and math and is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on the intersection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Tech ManagerCharlie Zhang is a second-year Math/CS major at UIUC with a rich background in LLM, industrial game developing, and project management
Strategy Cheops Li is a second-year at U of Pittsburgh; double majoring in math/physics with a CS minor, he is committed to unveil the myth of complex systems
Back-End Developer Jinhan Li is asophomore at NYU joint majoring in CS and math
Back-End Developer Eric Yamnovski is asecond-yea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 at UIUC
Front-End Developer Srihas Rao is afirst-year CS major at UIUC
Data Analyst Chidera Ibe is asecond-year CS major at UIUCinterested in data analysis
Back-End Developer Brayden Nguyen is asecond-year CS major at U of Pittsburgh
Alex, a futurisric interdisciplinary human. pripipal organizer of the digital exploration club. independent musician. background of urban study and real estate at Colubia univiersity. His research spans the realms of digital and physic space.
706虚拟现实小组孵化的项目
目前,706虚拟小组里面多位在北美的成员,主要是戴天奇发起,在706虚拟现实小组的支持下,目前在做大语言模型的社会契约论模拟项目,团队正在寻找以及资金援助,感兴趣也可以联系我们:
这个团队叫LLM Social Contract小组,受斯坦福小镇研究 (Generative Agents)https://arxiv.org/abs/2304.03442 启发,我们致力于探索基于大语言模型智能体(LLM Agents)的社会契约论(Social Contract Theory)模拟,以检视并且拓展西方主流政治理论,并探索未来人与AI共存社会的政治可能性。
团队现有成员8人,为纽约大学(NYU)、伊利诺伊香槟(UIUC)、匹兹堡大学(UPitt)等美国高校本科生。
在UCSB人机融合实验室(UCSB Human-AI Integration Lab)的指导与支持下,本项目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探索了霍布斯式社会契约论的模拟,并已将初步研究成果投稿至ACM CHI 2024(人机交互领域顶级会议)。
在第二阶段,我们计划增加更多文本交互的自由度以探索多元政治结构的形成的可能,以及不同政治结构下社会的差异。
我们在此寻求更多的研究资金支持,望能获得1000-2000美元额外经费,以支撑后续研究;经费将主要用于ChatGPT API的通讯。
望能得到广大706社群以及各界朋友的支持;对您的帮助我们会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包括但不限于写入论文发表的致谢环节。
主办方 | 706虚拟现实小组
706虚拟现实小组由一批关注虚拟世界的爱好者组成。我们讨论虚拟世界生活的可能性,虚拟生命的价值,也关注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转变中人的疑惑与困境。我们制作周更话题讨论节目,搭建主题思路地图,也举办相关文化沙龙。在未来,我们期许以视频,播客,报刊等形式记录并对外公开我们的探索,也期许在这个虚拟与现实逐渐交融的世界里,我们的探索能为更多人带来思考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