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 7 / 15
2019年,一外国男博主在韩国偷拍与当地女性搭讪及房间内独处视频,以"亚女"为噱头付费传播,因涉嫌非法偷拍和强制猥亵被捕。部分韩国网民却嘲讽受害者"讨好白人男性"。一名在韩外籍人士曾在2024年发帖,自己和一名韩国女性如常行走,却遭喝醉的韩国男子破口大骂,只因这名韩国女性和外国人在一起。 2024年12月,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在上海比赛期间,在粉丝群晒出与中国女大学生李某的亲密合照,引发争议。网友人肉该女生信息(大连工业大学在校生),并恶意剪辑视频、散布谣言,部分网友指责其"有辱国格"。尽管双方关系及Zeus婚姻状况尚未证实,该女生已被扣上"出轨""荡妇"等污名化标签。东亚人为何如此在意女性与外国人发生浪漫关系? 2024年,据媒体报道,社交媒体TikTok上广泛出现词汇“牛津研究”,被关联到与外籍男性约会的亚裔女性的主页。一名韩裔女性发现,自己仅因在个人社交账号上晒出毕业礼服照片时,出现了其白人男友,就有男性网友恶意评论“牛津研究”一词。“牛津研究”是一名TikTok网友发明的,号称引用了牛津大学的研究(实际上这一研究并不存在),专门审判与讽刺亚裔女性与白人男性开展恋爱的词汇。这一词汇相关内容中本身充斥着强烈的对女性的性化,同时,当东亚女性在恋爱和性选择中倾向于外籍男性,又会激发这些男性网友自己在约会中不被选择的愤怒。而东亚社会对女性与外籍男性的浪漫关系存在双重标准:男性跨国恋情常被美化为“征服”或“国际化”,而女性则被污名化为“堕落”或“慕白”。这些男性的矛盾反应中,充斥着强烈的歧视和对女性的刻板性别印象。早在2012年,韩国MBC电视台曾制作发布《和外国人交往的令人震惊的现实》,被一名女性观众愤怒指出,韩国女性被描绘成意志薄弱,性情放荡,会“成为任何路过的非韩国男性的牺牲品”。这也暴露了一些男性的潜在危机感:他们将女性视为附属品,同时将自己想象为弱者,认为选择外国男性的女性,影响了他们本该占有的性资源。最终以此之名,合法化对女性私人生活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