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智库
订阅
MBA智库是经管类专业学习成长平台,为提升全球企业管理者的能力而努力;影响百万经管人,成就更优秀自己。旗下拥有百科、文档、智库课堂、资讯、商学院、培训、智库达人、智库帮帮等频道。
MBA智库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11 / 07
任正非曾说:“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企业,更值得每个普通人深思。 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最好的应对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学会收敛锋芒,主动为生活减负。 一、把钱花在刀刃上。 曾经,消费主义告诉我们“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账户上的存款数字,才是成年人最大的安全感。 不必为“精致穷”买单,一支20000元的大牌包不见得让你更美,但3000元的存款能让你在失业时多撑一个月。学会区分“需要”和“想要”,你会发现生活中70%的消费其实都可以省去。 省钱不是抠门,而是把资源留给真正重要的东西。 二、停止冒险的投资。 前些年有人押上全部积蓄开店,结果血本无归;有人跟风炒股,最终套牢在半山腰。 在风浪大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而是别亏本。未来三年,请记住这三个原则: ·不碰超出承受能力的投资; ·不轻信“稳赚不赔”的项目; ·至少留足18个月的生活备用金。 真正的智慧,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保守。 三、放下身段去工作。 如果你还在为“体面”纠结,建议去招聘网站看看35岁以上的求职者的真实处境,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当生存成为首要问题,工作的意义就变得很简单: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能养活家人,能还得起房贷。送外卖不丢人,开网约车不丢人,真正丢人的是三十多岁还在啃老。 先活下去,再谈理想。这个时代,能按时发工资的公司,就是还能呆的公司。 四、精简你的社交圈。 越来越多人会明白两件事:一是存款的重要性,二是90%的社交都是无效的。 -退出那些除了攀比毫无意义的群聊;-拒绝那些除了浪费时间毫无价值的饭局;-远离那些除了消耗你毫无用处的“朋友”。 把精力留给真正在乎你的人,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上。当你足够强大,人脉自然会来找你。 五、守住你的核心能力。 环境越复杂,越要聚焦主业。别被乱七八糟的所谓“副业”迷惑,想格尼韭菜的人太多了。如果你连本职工作都精力有限,那副业大概率也做不成。 花三年时间深耕一个领域,成为这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这比盲目追逐风口可靠得多。 未来三年,不追求跑得多快,只求走得够稳;不羡慕别人的风光,只守住自己的节奏;不贪图一时的暴利,只积累长期的实力。 挺住,意味着一切。沉淀,为了更好的出发。
^__^ 11 / 04
凡是在社会上混得好的人,不是因为多勤劳、多自律、人脉有多广,而是他们早早看透了这个世界运行的三个规律。一、不要把梯子搭错了墙头 这个时代,选择比努力重要100倍。不要费劲地爬上了梯子的顶端,才发现搭错了墙头:你会发现外面没有风景,只有另一个困境。 马化腾在1998年放弃稳定的程序员工作投身互联网,不是因为他预知腾讯会成功,而是他看准了互联网这个赛道。当时国内网民不到100万,但他坚信这是未来方向。 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首先关注趋势:选择那些未来5-10年都不会消失的行业;其次,评估势能:进入处于上升期的行业,你的努力会被放大;最后,保持灵活:随时准备调整方向,不要固执于最初的选择。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在逆风中,雄鹰也难展翅。二、用目标倒推行动 真正的高手,从不把“努力”挂在嘴边。他们最擅长的,是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 任正非在创办华为初期就定下目标:“活下去,成为世界级企业。”此后三十余年,华为的每个重大决策:从自主研发芯片到开拓海外市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展开。 即便在2003年差点以100亿美元卖掉公司时,他考虑的还是“这个决定是否有利于华为成为世界级企业”。 那么如何做到目标导向? ①每周复盘“我做的事,是否在推动核心目标”;②将大目标拆解为可衡量的阶段性目标;③对偏离目标的机会说“不”,哪怕它看起来很有诱惑力。 记住: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像在黑暗中远征。你走得再远,也可能离终点越来越远。 三、理解人性的底色 社会的本质是人的集合,读不懂人性,就像带着地图却不会看指南针。 董明珠刚接手格力时,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复杂、效率低下的企业。她没有急着改革制度,而是先理解每个部门负责人的真实需求:有人要面子,有人要实惠,有人求安稳。她针对不同人的需求设计改革方案,最终赢得了支持,带领格力走向辉煌。 洞察人性,也有三把钥匙:第一,听其言,观其行:不要相信别人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第二,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想“他真正需要什么”;第三,价值思维:所有的持久关系,本质都是价值交换。 理解人性不是要你变得圆滑,而是要你明白:与其对抗人性,不如顺应人性;与其改变别人,不如调整自己。 这个社会奖励的不是最努力的人,而是最懂规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