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Savvy
订阅
分享人生经验,提高知识水平
刘晓光Savvy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9 / 17
和罗永浩起冲突,最后还能勉强算是获胜的人,数来数去,只有俞敏洪。这一点罗老师自己都变相的承认了。在他第一次离职,还没有创办学校,创办手机,以及做直播之前,很多年前。记者采访他,问他如何评价俞敏洪,对新东方学校有没有什么建议。他没有说任何评价的话,反而非常反感地说你们记者整天问这些无聊的问题挑拨离间特别没意思。而且这类问题我回答了也不可能有任何效果,我就算今天大骂一通俞敏洪和新东方,明天你们不怀好意的去采访俞敏洪,想把事情搞大,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根据俞敏洪的风格,他一定这么回答:罗永浩老师是一位特别有个性的老师,我们新东方就是这么一个地方,非常包容所有有个性的老师,欢迎广大人才教师来我们这里哦。所以不管我怎么骂,都是浪费时间,不可能得到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回应。从这些各类大事件中都可以看出来,和罗永浩硬杠的企业家,基本都没什么太好的下场。反而低调处理,不回应或者圆滑回应的人,最后都丝毫不受影响。在这次西北事件中,贾国龙给人的印象,就是个老头,暴躁顽固跟不上时代。但请注意,俞敏洪比贾国龙还要足足大了5岁。而俞敏洪给大家的印象依旧是个中年人,甚至是个年轻人,和网络始终保持连接,各种新锐思想潮流各种网络梗全都非常熟悉。甚至在他自己主动惹事,喝醉酒了,醉醺醺的说中国人女人造就了男人不幸,上了很多天头条的时候,依旧安然无事。你们要骂随便骂,我就淡定隐身两周,两周后这些SB们就全忘了,追逐下一个热点了。对企业的营收毫无任何影响。但一旦回应了,相当于是动用了自己集团和自己大流量的渠道,免费扩散了这件事。这件事本身不是企业家年龄太大,处理不好舆论危机。而是和企业家本人的信息茧房,关联很大。俞敏洪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保持读书和上网的习惯,他自己也热爱做一位网红,所以处理起网络舆情危机信手拈来。所以他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个年轻人。但是类似贾国龙这样的传统企业家,即便实际年轻比俞敏洪还要小很多,但是因为很少上网,很少接触信息,很少和年轻人接触,周围的一切都是乙方,经理,管理者,全部都是哄着他,围着他转,人人都敬佩,赞美,拍马屁。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里,人的智力是非常容易下降的,面对外界的很多小事情都不一定能处理好。所以这些人给人的感觉,就总是很像一个暮气沉沉,垂垂老矣,跟不上时代的老人。
^__^ 9 / 16
企业家和官员,创业做生意需要提升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可惜的是现实往往是反过来的。有个小女生能力很不错学历不行,我说你做个假的得了。评论网友骂了我一路,坚决不可以造假。我有个师兄县局长,贪污了300万被抓了,评论区没有任何一个人谴责他,全部都在质疑数据真实性,觉得300万太少,不可能一个县局长起码要3000万才匹配他的身价。这个就是社会上真实道德作用。小人物撒个小谎,抢个客户,周围人恨不得把ta游街浸猪笼。大人物贪污了300万,依旧觉得不多,太少了。人生的状态其实是这样的:年纪越小,需要撒谎的时候越多,但是撒谎的惩罚越重。而年纪越大,需要撒谎的时候越少,但是对撒谎的惩罚却越轻。小孩子撒谎说花瓶不是自己打碎的,父母查清了,会狠狠打一顿。父母答应好了考满分买玩具就是不买,小孩也无可奈何。打工人骗老板,可能奖金扣光,老板画大饼不兑现,不可能有任何惩罚。在这个世界上,撒谎最多的群体,不是最有需要撒谎的群体,而是撒谎没什么惩罚的群体。他们明明可以不撒谎,但是却最喜欢撒谎。官员,老板,企业家,领导,老师,校长,可以不撒谎,却每天都满口谎言。打工人,底层屁民,最需要靠撒谎来应付生活,却必须毕恭毕敬,一五一十。所以打工人应该学习下大人物的处事方法。比如:工作5年,以后最近2年是同一家公司,之前3年一直跳槽换,换到满意的。现在又要看机会,简历怎么写?合并工作经验,不要老实全写上去,就写两份经验,一份3年一份2年,非常稳定,踏踏实实。一口咬定。反正5年前的事对方也没法查证。就这么简单。再比如,你不抢客户,但是客户就信任你,主动找你怎么办?不能拒绝,就抢了。或者同事抢过你客户怎么办?你也抢他的,不要不好意思。该撒谎就得撒谎,该做坏事就得做。直到你成为上层了,这时候记住,不要撒谎。
^__^ 9 / 13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不当归因,无度归因,错误归因。什么叫无度归因?之前有个女粉丝给我提问,说她恋爱缺乏安全感,但是她问的不是如何提高安全感,而是写了2000字自己的父亲,父母的婚姻,怎么失败,给她造成了什么样的心理创伤。我问了下,你知道了自己的心理创伤,也知道创伤的原因,父母太人渣。好了,然后你应该怎么办呢?有办法解决吗?答她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感觉解决不了,毕竟已经发生了。她知道自己没有安全感,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但她就是忍不住,明明男友特别爱她,对她特别好,她就是忍不住想暴躁一下,神经质一下,因为她没有安全感,因为她总是想要考察一下,故意没礼貌一下,考察男友是不是真的真心,而且不是一下,而是至少每天一下。她知道这样不好,但她找不到原因在哪,感觉是父母的粗暴对待,所以才这样,父母改不了,过去的记忆改不了,所以自己也改不了。于是我给她列了个逻辑表:没有安全感→因为父母粗暴对待原生家庭不好→过去无法改变→所以自己无法改变这是条死胡同,那我们应该换个方向分析没有安全感→因为你是个垃圾人→你有很多缺点→所以你需要改掉自己的缺点忘掉父母粗暴对待你原生家庭不好才导致你这样,有创伤的人很多,没有100%所有人都变的不人不鬼。有的人依旧可以活的很好,因为他会持续改变提升自己。你觉得自己无法改变,因为你是个烂人。这个就是错误归因的危害:因为我父母穷,有创伤,所以我现在有XX缺点。这种论述是个屁话。正确的归因是:因为我现在有XX缺点,所以我要思考如何改变。而不是思考原因是父母给我具体的哪个创伤,就算知道了也没屁用,过去无法改变,只会让你心安理得的继续做个烂人,觉得自己合情合理,全世界所有人都要理解你,惯着你。不好意思,真实的社会逻辑真的不是这样。所以网络上常见的各类说辞都要改:因为家里穷,所以我见识短→改为:因为我见识短,所以我应该思考如何提升见识。因为我是小镇做题家,所以我社交能力差→改为:因为我社交能力差,所以我应该思考如何提升社交能力。因为我家里穷,所以我总是焦虑→改为:因为我总是焦虑,所以我应该寻找缓解焦虑的方法。这个才叫正确归因。原生家庭的分析很容易陷入无限归因,无法改变,彻底摆烂,心安理得做个贱人做个垃圾人的误区。
^__^ 9 / 12
频繁练一个讲话习惯:中心提炼分点法。首先讲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中心,然后再讲2-3个点,这2-3个点,可以是从中心体系下的,如何帮助你更好的做到这个中心,也可以是这个中心衍生开的,做到这个中心后,再做2-3个点就可以把工作完美做好了。分点讲述都不难,最难的就是提炼中心。但这个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同一件事,每个人认为的中心,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对同一份工作的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看法也会出现变化。比如5年前,有人问我如何做自媒体,我会给出一个中心: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蹭热点,追热门。然后如何追热门,给出2-3个点。现在有人问我如何做自媒体,我认为蹭热点依旧很重要,但不是中心了。中心是你的内核,本身的存货,你的输入习惯。然后围绕着如何输入,输入哪些,我会再讲2-3个点。同理,有人问我如何做猎头,以前我会认为最重要的是寻访的话术,姿态,进退,现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工作专业的把控,认知,了解。这些都不算错,哪怕拿出去教人,都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结果。不论是哪一种说法,都可以让人受益。做自媒体,听我5年前建议,学习蹭热点,听我现在建议,养成输入习惯,都有益无害。不需要害怕犯错,害怕给人误导,没关系,只要是你正在实践的,对你有益的,都可以大胆的讲出来。所以如何提炼中心,关键不在于中心,而在于提炼。这就是饺子以前说的:如何出去闯?关键是出去,而不是闯。你连出门都不敢,怎么闯。所以练习口才,表达能力,最重要的不是才,不是能力,而是口,是表达。立刻开始张口说,大胆的总结,提炼。哪怕显得有点蠢也没事,人的认知是随着练习的增加而提升。你现在认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点,没关系,只要你对任何事情,都喜欢提炼,都第一时间抓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点,找到这个点,有这个关键思维后,慢慢的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专业。关键是现在敢于提炼分析,而不是妄图求得最正确的中心,害怕犯错,不敢提炼,不敢练习,一辈子就不会有什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