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Savvy
订阅
分享人生经验,提高知识水平
刘晓光Savvy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11 / 03
判断一个人的人品,最准的是看嘴角。如果一个人给你的感觉是嘴角朝上,但也不是微笑唇,明明是总带笑,却总让你觉得不舒服。那么不用怀疑,这个人的人品一定特别垃圾。看鹰勾鼻,眉毛什么的,都不如看嘴角来的准确。一个人总是皮笑肉不笑,带着讽刺意味的笑容,说明这个人极其自恋,自大,自我感觉特别良好。他没有那种正常人的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哪怕是兴奋喜悦也没有,他只会淡淡来一句,还可以嘛。英文里对这类笑有个专门的单词,叫smirk 具体的表达形式是:嘴角上翘,但没有大幅度嘴部动作,只有微表情。与此同时眼睛不带有任何笑意善意,不会出现鱼尾纹。甚至略微皱眉,眼睛讥讽蔑视。这类笑我们每个人都会做,不可避免。但如果有一个人,他的常态表情就是这个,都养成了肌肉习惯了,待人接物不自觉就会这样。那他是什么性格和人品的人呢?有一个网络词叫否定型人格亲戚,你说什么他都抬杠一下。你注意他们说话的表情,总是习惯嘴角略微上翘。包括在阅读我微博的人,也有不少人正在习惯性皱眉,嘴角微翘来阅读。这类人的人品和人格,就是最垃圾的。在普通人,没有违法犯罪的人群里,最垃圾。极度的自大,极度的优越,挑刺型人格,口才极好,满腹歪理,并且对外攻击性强,总是喜欢批评挖苦别人。他对任何事物都不是平视,而是居高临下的审视和评论。这种败类哪怕你只是看一眼就觉得特别不舒服,想揍他。即便我说的都是假的,你又损失了什么。说这句话的苟晶,她的表情就是这类笑的代表。说话时候全程保持嘴角淡淡的朝上。让你格外不舒服。
^__^ 11 / 02
《影响力》这本书是好书,讲了大量关于市场影响和人际交往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很多知识,在国内社会运用,其实是相反的。比如第一条:互惠原则。你想请一个人帮忙,你就得先给他点好处。这条我觉得不适用。哪怕是那种商场免费试吃来推销的活动,用处也不大。很多大叔大妈天天去吃,坚决不买,商家也毫无办法。在社交领域更是如此,如果你总是先给别人好处,帮别人的忙,然后你再请求他们帮忙,你基本得不到回应。你只会被人占便宜。在国内混江湖,我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如果你有求于人,不要想着先给对方利益好处,而是直接提出来,诚恳的请求对方帮助。如果他不理你,那么就算你提前给对方好处,他也会照样不理你,翻脸不认人,给的好处就浪费了。如果他愿意帮你,哪怕你不给他好处,他也会帮你。因为我发现国人对于帮忙这件事,思维逻辑和书里写的不同。帮人不是因为收了好处不好意思,而是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就善良,人好。所以国内正确的交友方式是:如果你有明确需求,直接广撒网,多问几个人,请求帮忙。只要帮了,哪怕没什么结果,你也得给出对等的回报。没结果的,回句谢谢。帮了但是没具体结果的,发个水果礼盒。帮了大忙的,给一定的提成比例送给对方。事后你在回报对方,给对方回报可以超出一点点,不能超太多,也可以持平或者低一点点,总之都可以。这个会减少你很多不必要的浪费,精力时间金钱或者智慧成果上的浪费。不要去巴结一个你觉得可能帮你的人,而是直接去问,事后给对方回报。这种方式才是我认为的,最好的交朋友的方式。对你的个人口碑也非常有帮助。
^__^ 11 / 01
成功的为人处世,是与人为善,还是与人为恶?还是以大嘴为例。对大嘴来说,他与人为善的对象,有且只有一个。任总。只要哄任总开心了,他就有前途。任总不开心,他就没前途。至于别的什么同事,下属,同行,包括所谓的消费者,都不重要。很多所谓的和善之人,毛病就在这里。同行,下属,消费者,大家都相处融洽,唯独他没有一个欣赏自己,力挺自己的上层领导。 1万个同行的夸赞,也是不如1个上级的赏识。所以大嘴就过的很爽,他面相凶恶,表现欠佳,满口脏话,骂同行骂下属骂团队甚至骂消费者。但无所谓,他抓住了一条关键点,他就一辈子轻松顺利。普通人的问题不是与人为善或者谨小慎微,而是他一辈子没有抓住过一次这条关键点。像祁同伟,他改变命运的无非就两条:给书记闺女下跪,给书记坟头下跪。两次跪,跪出了一个厅长。其实李达康本人也是这样,他特别精通拍马屁,他的马屁技术比祁同伟高明了无数倍。批判祁同伟不是批判他的行为本身,而是批判他的技术太粗糙了。比如陈岩石,给他吃,喝,穿,用,基本是资助他读完了大学。于情于理,他每年都应该上门拜访一次,表达下感谢。但是他记恨陈岩石毕业后不帮忙,足足20年时间,一次也不上门拜访。而等到了新来的省委书记爆出来是陈岩石的养子, 20年不上门的他,立刻跑过去帮陈岩石锄地了。这个就是技术手段太粗糙了。总的来说,人这一辈子不仅仅是讨好贵人就够的,而且还要知恩图报。讨好的人应该有两类,一类是贵人,还有一类是有过恩的人。小恩小报答,大恩大报答,难以还清的恩要当家人长辈一样相处,不需要给多少钱,每年都去看望一次,慰问一下,提点不值钱的小礼品就是最好的了。
^__^ 10 / 31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学历,或者能力是敲门砖,是入行的门槛。其实这些都不是。能力是你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你能够入行的基本条件。以一个常见行业为例:电影明星。我们所认为的电影明星,都必须是帅的,美的,才可以。但是有一些丑的,猥琐的,秃头的,也都当了影帝,他们的演技毋庸置疑,一流,但以他们的外形是达不到入行的标准门槛的,为什么他们可以入行,不是因为演技,而是因为: 1,有个好爹,求爷爷告奶奶找关系,让他可以和大导演合作;2,有几个好朋友,先后发达了,邀请他来做主角。基本都是这条路。包括有些女明星也是,长的不好看,咋咋呼呼,能力不行,但曾经红透半边天,狂捞好几个亿,为什么?因为她认识一线超级巨星大哥,和他关系还不错,大哥愿意上节目带她,捧她一手。你会看到很多这类组合。而当这些大哥离开了这个舞台,没有再捧她的时候,她往往就不行了。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在这个世界上,入行的门槛其实不是学历也不是能力,而是人。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你认识合适的人,就能够有合适的机会。只是认识合适的人太难了,所以很多人会产生错误归因:学历最重要,家境最重要,运气最重要,但是这些因素,都只是前置条件,不是关键条件,学历重要,是因为它可以降低人的信任成本,降低筛选成本,它是为了让你更快的认识到合适的人,家境最重要,是因为你爸妈有资源可以介绍到关键的人物引你入行,托你发展。如果爸妈只给钱不给资源,你就成了废物,不可能成才。运气最重要,是因为在需要的时刻,你总能认识到贵人。没有人,只有运气,比如中彩票,大概率你会骄奢淫逸,最后一文不名。所以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人,而不是什么固定的职业。多拓展认识的人,多结交各行各业不同的人。如果你能认识10个行业以上500强企业的人,你就不可能会为了求职而操心。任何职位,都会有寿命终结的那一天,打工再顺利,也会出现无工可打的情况,只有认识的人足够多,了解你,欣赏你,对你有信任,你才会有无限的未来和可能。
^__^ 10 / 29
人类社会里最顶级的男性,除了李健,找不到第二个。李健是艺术家,一身的创作才能,代表作无数,享受极高的知名度,在事业财富以及社会成就上,已经站在了金字塔顶端。比才华成就更珍贵的是他的个人修养和魅力。一般成就大的人都爱装B,都让人受不了,李健完全相反。幽默,但不尖锐刻薄,反而是一种豁达,随和,亲切的幽默,待人真诚,耐心,处处使人感觉如沐春风。本人也自律,保持身材,六块腹肌。和李健性格一样幽默风趣的人有很多,但这些人都因为过多的智慧导致高高在上,尖锐刻薄,很容易瞧不起他人,像李建这种保持幽默的同时还能保持亲切随和的,十分少见,几乎没有。和李健一样英俊的人也有很多,但全都太过自恋油腻,举手投足让人受不了,初看还行,交流超过5分钟就感觉像是肥猪肉吃多了,浓浓的厌烦感。所以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男性,钱钟书,李彦宏等等,但是他们给我感觉都不如李健。李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低沉的夏日午后,突然吹来一缕清风一样,使人轻松,愉悦,豁然开朗。各类电影,小说里描写的顶级贵公子,彬彬有礼,才华横溢,外形出众,全身贵气,真正符合这个描写形容的人,只有李健了,别的男性外形可能符合,但是修养和性格不够。真正的贵公子就更不行了,日本皇子泰国皇子都长的一脸唐样。反而是哈尔滨那疙瘩普通家庭的李健,最具有世上无双贵公子的模样。如果男生想要自我成长提高,对标李健是最好的,没有之一。我等劣质普男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李健十分之一的水平。但只要做到百分之一李健,就已经是普男中的极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