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 10 / 14
前两天看到一个案例,孩子在英国读书,四年花了200万,还是心理学这种专业,家长还在问要不要继续卖个房子,读个研究生,会不会好一点。这个就是我经常说的,惯子如杀子。如果你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那么不要让你的伴侣和子女觉得你太轻松容易。很多人没有概念,只能看到数字。家里有一套房子,市值500万,ta不会觉得这500万有多不容易,只会觉得不肯卖了供我读书,混蛋老登。网上经常批判一种家长:吃个肯德基,小孩吃的高兴,突然说这一顿是爸爸好几天的辛苦工作。这种行为特别扫兴,容易培养孩子自卑,焦虑,不配得感。实事求是分析,如果家长不这么说,那么孩子是自信了,是配得了,家长后半生也完蛋了,老年大概率不会有人管。只有孽畜级别子女对自己不闻不问。网络讨伐的焦虑,不配得感的子女,往往会频繁的问父母需要什么缺什么,对父母表示关心。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的困难痛苦,自信十足光鲜的子女,自己确实过的很好,但是对父母永远是贪得无厌永远觉得父母做的不好, ta宁愿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美国感恩独生子女政策,也绝对不可能感恩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适当展现自己的痛苦和艰难,不用每天都展现,三天至少一次,诚实述说自己的不容易,要让周围人心疼你,充分明白你的不容易。不这么做,一定会让陷自己于万劫不复之地。你的伴侣会觉得,不就50万,给我买个包买个车怎么了?小孩会觉得不就500万给我读个大学怎么了?数字是轻飘飘没有任何触觉的,没有人会懂这意味着什么,有多么艰难。只有你不停的诉苦才能让他们知道这些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