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订阅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一席论坛官方微博 @ 一席YiXi
一席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11 / 05
本周六(11月8日)一席北京现场,免费报名中。8位讲者将以演讲和圆桌形式与我们探讨教育和成长的话题: 梁鸿 | 到底是哪些东西让我们的孩子“生病”了?作家梁鸿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把目光投向了青少年,他们的痛苦已经超越了“青春期叛逆”这样的词语,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问题,都被孩子以生病的方式呈现出来。她记录下那些细节,并试图寻找一些节点,那些让事情发生质变的重要时刻。王帅乃 | 文学永不只是某些道理的播种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足以反哺成人文化,它有着不同于成人主导价值对世界的理解。对许多忙碌的父母而言,带着孩子读绘本或许是工作以后少有的阅读时光了。 钱铮 | 探索、创作、破坏才是儿童的天性。过度设计的游戏场反而限制了这种天性,2017年开始,钱铮将自由游戏理念带给更多人,不过度指挥、不过早介入、在需要时托住风险、给足空间,这是一种关于成长的耐心,也是一种关于信任的练习。关惠誉 | 荒谬背后,是一个个青年人真实的情绪。从高考工厂上岸,几年后再次回到军事化的考研辅导学校。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却阻挡不了年轻人主动购买强外部力量干预的备考服务。陈默 | 孩子变了家长却没跟上。如果你看过陈默的采访视频,你会感受到一种通畅,她探讨问题的时候又准又狠,好像不需要给世界留什么情面,你也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冒犯,因为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她所说的那个“问题”。 佟浩然 | 不上学就真的大错特错吗?关于休学辍学,我们听到的更多是来自成人的声音,尤其是家长的错愕、迷茫、绝望,却很少听到孩子的声音。母亲赵冬梅的讲述之后,泱泱走上舞台,带我们回看当时那个在房间里的少年,在想着什么、又如何走出那个房间,走向真实而广阔的世界。 胡华 | 珍视童心中那份直达事物本质的惊奇。幼儿园园长胡华和她的“花草园”,始终坚守一种回归本真、尊重儿童精神世界的教育实践。四季流转、三餐烟火,都可以成为思考的起点。郭歆 | 做真实的父母就好。从三代女性的养育经历中,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郭歆看到了丰富和充满张力的育儿经验。母女代际间的传承与反抗,往往与意愿相反。通过这项研究,同样作为母亲的郭歆也慢慢与自己达成了某种和解。这是一席少年的第二场教育论坛,我们希望和更多的朋友一起探讨教育,看到关于教育和成长的更广阔的面向。免费报名,请戳北京 一席少年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