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 8 / 07
这几天最热的商业话题,恐怕是“盒马X会员店即将全面停业”。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会员店”这种模式,都是非常震惊的。一家超市,竟然拦住客人不让进,而是要先花299办卡?而且这299可不是“预充值”,就是纯纯的“买进店资格”。怎么敢?这模式怎么能成立?不如趁这个机会,彻底搞懂它。不多啰嗦,直接说核心逻辑。 1、低价有很多种逻辑。最本质、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逻辑,叫“以量换价”。从硬折扣超市,到双十一购物节,都是“以量换价”。 2、付费会员店的本质,依旧是一种“以量换价”。只不过是一种更激进、更难、护城河也更深的“以量换价”。 3、它很像是消费者和店家签了一份“对赌协议”:我承诺把我未来一年几乎所有的家庭采购都包给你。但是,请你给我最便宜的价格。 4、可是,空口无凭,双方怎么才能建立信任?干脆你先付我一笔299的“会员费”。只要你真的把所有的采购都放在我这儿,我保证你一年省下来的钱,一定远超299。 5、这份对赌协议,对双方都是一种“威慑”。如果消费者违反了承诺,采购量不大,那就赚不回299,会员费就亏了。如果商家违反了承诺,没有提供最低的价格、或者消费者最想要的商品,明年消费者就不续费了,这模式就玩不下去了。 6、你甚至可以理解成,这种模式下,商家本质上已经不再是“超市”,而是消费者的“买手”。你付了他一年299的工资,雇他去帮你采购到你想要的商品。 7、这就是为什么,普通的超市从不会因为“上货”引起争议,大不了你不买就是了。而山姆就会因为“上架好丽友”引起争议。因为在一部分付费会员看来,我付你钱,你却只帮我买来好丽友,这就是违反了承诺。(仅为事实描述,不涉及对好丽友的任何评价) 8、还是那句话,付费会员这种模式,很激进、很难。但一旦做成,也会是极深的护城河。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都容易出问题。 9、比如,你是否真的能忍住“赚差价”的本能?一旦你动起了“我就算贵一点,也比别的地方便宜”,信任就很容易崩塌。 10、比如,你是否真的能找到足够多的会员,撑起你的运营成本与利润空间?很多品牌,都倒在产生规模效应的阈值前。更详细的逻辑,我们今天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盒马也搞不定的会员店,到底是一门什么生意?》还有,关于整个折扣零售行业的逻辑,黄碧云老师曾有一场精彩的分享《极致低价还怎么赚钱?这道题也许有6种解法》以上两篇文章,就当成拓展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