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
订阅
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35万学员《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国内知名商业顾问。为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
刘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7 / 14
不多啰嗦,直接说核心逻辑。 1、抢外卖,不是因为它多赚钱。而是因为外卖是“超高频场景”。用惯的人,每天三四次点开。 2、高频很重要吗?太重要了。商业世界的一条底层逻辑就是:高频打低频,就像高维打低维。 3、举个例子,支付宝明明比微信支付做得早,为什么微信支付可以“后来居上”?核心就是微信实在太高频了。每时每刻都在刷,顺手打开付个钱,太丝滑了。 4、同理,高频业务的APP中,可以聚集一大堆低频业务。你会在外卖APP里顺便订密室逃脱,但永远不可能在密室逃脱APP里顺便订外卖。 5、而如今,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在不可逆转的从“异步”转向“即时”。半个小时内能送到,这杯咖啡我就喝。送不到,那就不买了。 6、这就要命了。外卖已经不单单是一滩业务了,而是几乎所有零售业务的入口。 7、想想看,消费者习惯用你点外卖,就会顺手买个电影票、找个酒吧、叫个跑腿。没了外卖,后面一系列业务都会失去根基。 8、这就是为什么,外卖,以及它背后的“即时零售”。是巨头们输不起的一场商战。它将是这几年商业世界最惨烈的战场。不加之一也没有特别大问题。我们每个人要么身在其中,要么亲眼见证。高频。抓住这个核心概念,你就能看懂很多事。关于这一整套逻辑,我们之前专门写过两篇文章,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欢迎去看看。《京东大战美团,最受伤的是谁?》 《红黄蓝大战背后的逻辑:外卖为啥成了谁都想抢的香饽饽?》
^__^ 7 / 13
一周过去啦,世界又发生了很多大事,不知道你过得怎么样?这周,我们照例发了7篇文章。不如趁着今天总结一下,找几篇印象深刻的文章,聊聊背后的故事。上周,终于结束了问道英国之旅。有特别多感悟。周五晚上我专门做了一场直播,分享这期间的所有感悟。很多人问哪里能看到直播回放。明天一早,我的同事会把直播回放上传到我的商业社群“进化岛”上。加入方式,放在评论区置顶。周三,我们发布了《为什么外国的小偷,似乎特别喜欢偷中国人?》。去年到墨西哥参访,我们在吃饭时被偷了包。我在年度演讲上还放过视频。你或许还有印象。说来惭愧。这次来英国,虽然千防万防,但同行的一位伙伴又被偷了,防不胜防。不得不说,对很多地方小偷而言,中国人就是“行走的钞票”。中国基本是直接跳过了信用卡时代,大部份人没有用信用卡的习惯。身上带着大笔现金,又语言不通,行程紧张,经常“自认倒霉”,算了算了。这就导致,偷中国人这件事,收益特别高,风险特别低。这是个恶性循环。所以,至少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计较,至少一定要报警。所以,被偷了,立即报警。被区别对待了,立即寻找帮助。你要提出来,询问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对待,为什么会不公平。他们欺负你,就是看到了你的“怕”。哪怕最后依旧没有结果,但你的发声,就是在为后面的中国同胞们“种树”。具体细节,欢迎你去文章里看看。昨天,我们发布了《最不希望LABUBU暴涨的,其实是泡泡玛特自己》。 LABUBU降价的新闻,你或许有所耳闻。很神奇的事情是,对于一些稀缺商品,存在着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或者说,官方宇宙和黄牛江湖。限量球鞋、甚至明星演唱会门票,都是这样。而品牌方呢?对二级市场,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二级市场的火热,会带动一级市场的销量。但另一方面,如果二级市场过于离谱,又会反噬一级市场,甚至反噬到品牌本身。但无论如何,一个想做长期生意的品牌,不会把命放在黄牛手里。更具体的逻辑,我就不赘述了,文章里见。好了,剩余几篇文章,我为你制作了思维导图,欢迎你点击《刘润公众号一周速览》看看详情。下周,还在这个小破公众号,咱们不见不散。
^__^ 7 / 12
今天周末,再来聊点对AI工具的看法。我发现生活里很多人对AI工具的态度是这样:试着用几下→发现效果没到预期→不好用,真是菜→啊哈,我就说AI现在还不行吧→回到老方法。一双鞋再舒服,也总需要磨合。AI工具再好用,也不会是大力丸。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预期。那怎么办?只要你真的相信AI时代是未来,相信它一定能在某种程度帮你提高效率,那就琢磨、研究就是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就是琢磨各种各样的工具。无论是不是AI。举个例子,前几天有朋友问我:你用什么输入法?我说,微信输入法。他感到很奇怪。一般听说都是搜狗、百度、或者小米自带的输入法。似乎很少有人用微信输入法。为什么选它?我说,因为输入法确实都大同小异。但是微信输入法有一个对我而言特别有用的功能:跨端复制。你看,想把手机上的一段文字发到电脑上,大概是这么个过程:手机选中、复制→粘贴到微信自己的聊天框,或者文件传输助手,发送→再在电脑微信上打开、复制→粘贴到我需要的地方。但只要我在两个设备上都安装了微信输入法,就可以在手机上复制,在电脑上直接粘贴。甚至如果在iPad上也安装,也可以通用。我给朋友演示了一下这个功能,他当场就震惊了。什么场合应用呢?比如,电脑登陆网站,手机收验证码。再比如,我经常在电脑上看到一个什么新闻,想复制进手机上的AI APP去研究。有了这个功能,直接复制粘贴就可以了。假设这些场景,每天5次,每次节约20秒,一天就是节约一分多钟下来。一年下来,我就凭空多出来10个小时。还有很多工具,都有类似的小技巧。以后有机会慢慢介绍。有一句名言叫“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真不是空话。很多人好奇,我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有人专门帮我整理、向我介绍吗?真没有什么技巧,就是用的多、琢磨的多。仅此而已。琢磨工具,就像一个剑客,总要研究自己的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