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左罗
订阅
向上生长,TO BE, TO UP.   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
粥左罗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11 / 08
问:如何变得自信?粥左罗回答:关于变得自信,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人的意识、认知、精神、信念这些层面的东西,都需要实体的、物质的、行为的结果来支撑。自信不管是作为心态还是特质,都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由某些东西催生的。最典型的就是,你能做好一些事,在某些方面能驾驭自如、做得很出色,或者在某一领域比六七成的人都强。自信是有根基的,要在具体的事情上“长”出来,不是天生就有的。有人觉得自己唱歌好听所以自信,有人因长得帅、写作好、读书多而自信,你一定要找到能让自己长出自信的事。第二,反过来想:是什么阻碍我们自信?大多数人的不自信,都是因为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我之前去滑板场时,只看别人的鞋,不会和人对视。因为滑板容易摔,摔倒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抬头看有没有人在看,要是有人看,就会觉得特别尴尬。所以我刻意练习不与人对视,人一看到别人,就会不自觉地产生评判,比如觉得这人高、这人美、这人丑。一旦和别人对视,不仅会评判别人,还会假想别人怎么评判自己。比如会立刻想“今天穿得是不是不好”“发型是不是乱了”。前几天有个顶峰会成员问我,他很自卑,纠结要不要来昆明参加线下大会,纠结的一个点是自己牙齿不整齐,一直因此自卑。其实,你所有的痛苦,都是自作多情。我最近在读《沉思录》,里面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伤害你的不是别人,也不是某件事,而是你自己对那个人或那件事的感受。别人可能本来就那样,最终是你的反应伤害了自己。自信和自卑也是如此。那位觉得牙齿不齐的同学,也许100个人里,哪怕是他的同学、舍友,都没怎么注意他的牙齿,只有他自己天天照镜子盯着看,还无限放大,觉得别人都在盯着他的牙,才变得越来越自卑。所以,试着转换视角,告诉自己“别人没那么关注我”,你以为的别人的评判、讨论,可能根本不存在。有时候你觉得有人故意伤害你,或许也只是你的错觉,对方可能本来就那样,只是你把自己当成了受害者,太把自己当成别人目光的焦点,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想象别人注意到自己认为自己拥有的优点时,自信;想象别人注视自己定义的自己的缺点时,自卑。我们总是活在“自己假想的别人对自己的注视”中,也许这一切都与他人无关。不妨大胆的信自己、爱自己。看完有启发点左下角【粥左罗】关注⬇️菜单栏查看更多精彩原创[爱心]
^__^ 11 / 07
你好,我是娜娜。现在越来越多公众号小号、新号脱颖而出,即使没有多少粉丝,也有不少账号直接靠推荐流量写出10w+爆文,甚至百万爆款。其实只要掌握以下4点核心,哪怕是新手,想打造一个小而美的公众号也有极大机会。 1、专业做“某一件事上”比大多数人懂一点的专家。很多人误以为“专业”意味着必须成为行业大牛。其实不然。真正的专业,是你在某个细分点上比普通人懂得多一点,并能清晰表达出来,这样赢的概率就很大。 比如你想“教大家做公众号”,那你在这个领域不断挖掘细节,提升专业能力,你的账号就更容易被人关注。如何提升专业度?持续输入+输出,每周研究该领域3篇优质内容,拆解爆文; 用“认知差”取胜,你不需要和专家比深度,只需把复杂概念讲简单,提供给读者不知道的细节即可。 2、深耕很多人做公众号坚持不下去,是因为写几篇没爆就放弃,或者今天写职场,明天写情感。其实定位越垂直,越容易被系统打上标签,越容易被推荐。一定要锁定一个领域分享内容,别轻易换标签。 我们拆解过账号@深思阁,他每篇文章都和《毛选》相关,标题多用《毛选》+观点,或《毛选》+具体痛点及方法论。这样的账号持续在一个领域深耕,就很容易被推荐。 3、细分领域公众号越小众,越值钱。因为竞争小,容易冒头;用户精准,变现更强;平台算法更愿意推荐。现在任何赛道都可以细分,比如,情感号可以细分为老年人情感,美食号可以细分“一人食和两人食”。不要担心太小众没有流量,只要找到对标账号,有爆款内容,就可以一直写。 4、价值密度高平台喜欢推荐什么样的内容?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有独到视角的。简而言之,就是能让每篇文章都值得收藏。如何提升价值密度?少说废话,直接给干货。可以多用清单体/步骤体,比如:《在家保持自律的13条清单》《6个能帮你极大增强行动力的微习惯》 价值密度高的好处就在于长期有人搜索,容易被收藏转发,还适合做成付费专栏。 总之,不要追求粉丝量,而要追求“粉丝价值”,不要想着服务所有人,让特定人群爱上你就够了。 建议所有想做公众号的同学,都可以从做一个垂直小号开始,建一个“小而美”的公众号。更多公众号运营技巧,点击了解⬇️ 粥左罗深度剖析:为什么普通人一定要做公众号?未来还能赚几年?新人机会在哪?(万字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