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左罗
订阅
向上生长,TO BE, TO UP.   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
粥左罗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11 / 27
你好,我是粥左罗。多见光,可以让自己更优秀。什么是光?人就是光。你会发现,只要见人,你就会逼着自己变得更好。不管那个人优不优秀,品质好还是差,是你喜欢的还是讨厌的。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去想具体要见谁,只要想到要去见人,就会对自己有更高要求。因此,人要见人,事要见人,物要见人。第一,人要见人。今年办线下大会,我们又派出一位同事上台做演讲分享。那天同事和可乐在咖啡馆准备分享稿,我提议请她们做个发型,其实我们脑子里想的并不是要见具体哪个人,而是我要见人这件事,要见人就要让自己的形象变得更好。很多同学也在留言墙说,为了参加线下大会,买了新衣服、新包,做了发型、涂了指甲。她们也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人,只是觉得“要见人了,就要变好”。甚至可能要见的人里有自己讨厌的,有不喜欢自己的,有不如自己的,有很多也根本不认识,这都不妨碍我们因为要见人然后主动提升自己。所以,人就是光,见人这件事本身,就会照亮你,因为你要见人,人会让你变得更好。第二,事要见人。有些人说以前都不好意思来见我。有人两年前就报了我的写作训练营,每次都跟不下来,也没投稿变现,直到最近几个月坚持完成训练营、拿到成绩,才敢来见我。还有人说自己特别惭愧,一直听我强调要做自己的产品,却总拖着,直到参加知识付费训练营,做出了产品,才有了见我的底气。这就是事要见人。你得把事情做好了,才敢、才愿意见人。见人这件事,会倒逼你把自己的事打磨得更好。第三,物要见人。刘可乐跟我提过好几次,想把家宴改成去高大上的餐厅,别在家里搞。但我不同意,核心原因就是“物要见人”,我的家也要见人。刘可乐不想在家里做家宴,是因为要大扫除,要请人擦玻璃擦地、洗院子,要买花、种花、打理花园。如果不搞家宴,这些可能会一直拖延,甚至有些就不管了,院子脏了懒得洗,花墙枯了也懒得翻新。既然这样,我们更应该坚持搞家宴,借着家宴的机会,让家见人,能倒逼自己把家进行一次大收拾、大整理。你买了大房子、大院子,不借着见人的机会好好打理,也浪费了它的价值。人见人,人会变好;事见人,事会被逼着变好;物见人,物也会逼着自己变好。所以要见光,要见人,人就是光,这个很有意思。看完有启发点左下角【粥左罗】关注⬇️菜单栏查看更多精彩原创[爱心]
^__^ 11 / 26
你好,我是粥左罗。如果问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可能很多人都认同选择大于努力。我也认同。但我今天想说另一个更重要的点:很多人认同“选择大于努力”后,会陷入一个误区:既然选择如此关键,所以总想着做“最正确的选择”,觉得只要选对了,自己就会很厉害。甚至在做出选择后,还会不断回味、反问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比如选择和某个人在一起,几年后会怀疑当初和他在一起是最好的选择吗?选择加入顶峰会学习,过半年一年会疑惑当初选顶峰会是不是最对的?做自媒体IP,确定了育儿定位,或者教人发朋友圈的定位,或者教人销售定位,后面也会忍不住想当初这个定位选得好吗?其实核心答案很简单:根本不存在“最正确的选择”,而是我们要付出最大的努力,让当初的选择变得最正确。比如我选择和刘可乐在一起,当初谈不上是最正确的选择,是我们花了十年的努力,让这个选择变成了最正确的;比如2018年3月份,我辞去年薪50万的工作创业,当时的选择也未必正确,是后来八年的全力以赴,让当初的选择变成是对的;比如我选择教写作、教个人成长,这个定位一开始也不一定是最正确的,是我通过持续付出,让它变成了最正确的;比如创立顶峰会这个十年学习组织,也未必是一开始就最正确的商业模式选择,现在也未必是,但我会用接下来的九年,让它成为最正确的选择。一个选择是否“最正确”,一开始没有答案,是后来靠投入时间、精力和努力,慢慢让它变得最正确。就像我们常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是那件事本来就是最好的,而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变成了最好的,这是一种接受和创造的能力。我生了两个男孩,就告诉自己生两个男孩是最好的安排;我来到昆明,就努力让来到昆明变成最正确的选择和安排;我选择了某位同事做合伙人,就会努力帮助她,让这个选择成为最正确的决定。我们没必要假设“当初选另一个会不会更好”,这种假设纯属折磨自己。我们只需要认定当下的选择,然后拼尽全力,让它变成最好的选择。看完有启发点左下角【粥左罗】关注⬇️菜单栏查看更多精彩原创[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