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 10 / 26
恋爱十年,因为一个孩子,我们分手了。 近几年,年轻人的婚育观经历着无声却深刻的变迁。曾经被视为人生必选项的婚姻和生育,正经受着新一代的审慎打量,它从一道有着标准答案的“必答题”,变成了有不同解法的“开放式命题”。 当相爱的两个人,站在婚育的分岔路口才发现,爱情需要面对的不只是彼此,还有身后截然不同的世界。 或许,你曾觉得你们无比契合,却在某次聊天中第一次听到对方说出“我不想结婚”或“我觉得丁克也很好”;又或者,你们曾幻想过未来的生活,但对小家庭的设想、育儿观念产生了差异。 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家庭责任的期待,在一次次对话中反复碰撞。婚育观的不同,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次朋友的婚礼、一则社会新闻,都可能成为引爆沉默的导火索。 在婚育问题上“谈崩”的瞬间,无论是争吵、妥协还是告别,这些裂痕,都源自双方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无法重叠。 梁永安老师曾在《阅读、游历和爱情》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其实爱上一个人就是爱上一种生活爱情是两个人一起去建设一种生活,两个人都是生活的建设者。” 当相爱的人,因婚育观的不同,无法一起建立新的生活,你的选择是什么?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分享在婚育问题上谈崩的我们的故事,我们会把征集到的部分内容刊登在《最人物》,期待你的讲述。 感谢那个曾并肩的人,也感谢最终忠于自我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