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计
订阅
左手干货,右手鸡汤的真性情BOY
张良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10 / 24
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不一定要花钱,每个人都能做到:你只需要尊重自己的时间。你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宝贵,所以你要把它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你工作的时薪是多少,那么低于你时薪的行为,统统可以省略掉。比如,买东西不需要再货比三家,为了几块钱的折扣浪费一上午的时间,更不需要和商家去辩驳,吵架,不需要为了要一个说法,或是想退钱就和对方啰嗦半天。觉得自己倒霉就把对方拉黑,永远不买他们家就是了。再比如,出门5公里以上就打车,不需要为了节约几十块硬逼着自己挤地铁,忍受臭烘烘的车厢,让自己一天的心情都变很差。同样的,不再穿的衣服,不想再用的电器,如果二手处理起来很麻烦,就直接丢掉,不需要为了纠结哪里堆放它们而付出更多的成本。看上去这些行为是不是很奢靡?但你要想想,你去计算,纠结,比对,检查,沟通的过程,统统都要占据你的时间。甚至后续产生生气,愤怒,烦躁的情绪,也会影响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这些更奢靡。一件烦心事闷在心里,可能会让你内耗好几个小时。环境不舒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睡眠质量出现问题,拉低你一整个赚钱的效率。聪明的做法是,远离这些让你心烦的人和事,只要发现它们耽误你的人生进程了,就立即断舍离。无非就是多花一点钱而已。但你要想,你节约出来的这自由的几十个小时,足够你去进行更多的创作,更有效率的工作,更专注在能让自己产生心流的事情上面,它们能带来的价值远高于你之前放弃的那点钱。贫穷的恶性循环,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值钱,于是为了省钱,会让自己本就不多的精力去做让自己痛苦的事,从而放弃任何让自己时间变得贵起来的机会。从根上就错了,那你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__^ 10 / 22
年收入100万的家庭,让孩子读国际学校是不是作死?前天我发了篇感慨,说中产家庭根本不该让孩子读国际学校,哪怕年收入100万也不可以。很多人后台反驳我,说知不知道年收入100万是什么概念,国际学校并没有那么夸张等等。但我的观点依然不变,因为读国际学校的花销并不只是每年的学费而已。孩子以后的学习用品,衣服鞋子,参不参加各种精英培训班,寒暑假去不去国外游学,这都是全方位的消费升级,远不止每年几十万学费能够覆盖。学费只是进入精英阶层的门票而已,孩子进去之后的开销才是真的恐怖。如果后续衔接不上,反而会让孩子的成长受到伤害。就像电影《长江七号》里周星驰演的父亲,拼死拼活让孩子进了贵族学校,以为从此可以跨越阶层。殊不知这只会让孩子在学校受到更多的鄙视和排挤,觉得你是打肿脸充胖子进来的,这更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核心问题出在哪?自我定位的模糊,以及缺乏长线的考量。想要提升人生质量,跨越阶层,这个目标设定没有错,但达成这个目标的策略出了大错。我常说策略,就是解决从A点到B点的路径问题。但往往我们容易找到想去的B点在哪里,想要过上什么样的人生很清楚,却忘记自己身处的A点在哪里,自己的现状条件能不能支持,最后陷入眼高手低的陷阱。如果脑子里只有B点,那是许愿。只有知道自己的A点在哪里,才能把梦想落地到每一步的现实。尤其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对普通中产家庭而言,保守不下牌桌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冒进。一个家庭正确的消费观念,一定是保证自己和家人生存质量无忧的前提下,再去思考如何提升家人的人生体验。不管你赚了多少钱,都要留一部分风险备用金。哪怕就是放着不动,也不要轻易拿去做投资。无论是教育投资,金融投资,房产投资,只要是投资,就一定会有亏损风险。人生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家里以后谁生了个大病,或者出了什么事情需要用钱,你都留有后手,才不会手忙脚乱。真要做投资,也一定是拿出额外的盈余去做,而不是挪用自己的本钱。毕竟未来5年,稳健压倒一切。你同意吗?
^__^ 10 / 20
最近有个新闻,越来越多中产家庭放弃让孩子读国际学校了,这是好事。本来我就觉得,普通中产家庭,每年花几十万让孩子读国际学校就是个伪命题。我读书的时候也没那么多国际学校,精英教育,但这并不妨碍我走上社会以后靠着超强的学习能力混得还不错。所以核心问题出在哪儿呢?不是国际学校不好,而是你的资源能力和欲望的错配。正确的生存策略,是先保证自己生存质量无忧的情况下,溢出的那部分作为额外的升级消费,你的人生才会稳健。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家庭一年收入300万,车贷房贷维持在50万的水平,每年还有不错的固定投资收益,那花30万读个国际学校无可厚非。但如果你的家庭一年收入100万,甚至更低,还要让孩子去读国际学校,就属于纯作死。更何况如果这100万单纯只是上班打工的收益,并没有额外的收入渠道来分摊风险,那么一旦被裁员,你的家庭就会面临巨大风险。要知道生存策略的核心,是【不要轻易冒险】。如果非要冒险,也不要在自己一无所有,或者能力不足的时候冒大险。你要保证自己对风险有相匹配的承受能力,能为最坏情况做好周密打算,有这个实力再去冒险。所以当你想要越级消费的时候,多问问自己: 1. 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 2. 它满足了我什么层次的需求,这个需求是不是非要不可? 3. 没有它,我会死吗? 4. 我有没有更容易达成目标的替代方案?如果有70分的实力,就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60分,始终留出10分的盈余,这才是最稳健最不容易出错的人生策略。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