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计
订阅
左手干货,右手鸡汤的真性情BOY
张良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11 / 07
说一条价值千金的人生避坑秘诀:凡是催你的,背后必有猫腻。前两天一个读者问我,说自己找到一份工作,薪资待遇还不错,但就是催的很急,HR恨不得让他后天就去上班。他隐隐觉得不对,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问我意见。我的回答是,这大概率是个坑,而且是大坑。因为正常招聘入职都会有一个月的过渡交接期,这种赶鸭子上架的职位,99%是因为上一个填坑的人受不了突然离职,那这个“突然离职”的原因就变得很重要,如果不调查清楚就去,很可能吃大亏。说不定你去了就开始连续加班一个月,不眠不休,而上一个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离职的。由此引申出一个道理,就是所有催你催的很急的事情,基本都没好事。为什么催?就是想让你赶紧做决定,不要多思考,越是这样,背后越有猫腻。催你赶紧花钱买的,怕你冷静下来货比三家。比如商场导购催你结账,还说今天买有额外优惠,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实际情况是优惠天天有,哪那么巧你走了就没了?催你赶快做决定的,怕你深究其中的坑。比如中介催你赶紧签合同,可能里面藏着你没看清楚的条款,商家跟你玩文字游戏,比如付款周期违约责任划分都模糊不清。催你一起跟风的,是想拉你一起背锅。比如同事催你一起签字写联名状,可能因为方案有漏洞有风险,到时候如果出事了能用法不责众的理由分摊责任。催你帮忙的,很可能没有跟你说实话,隐藏了其中的诸多细节,拉你出去挡枪,自己躲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以上种种情况,都要引起警惕。真正对你好的事情不会催你。就算急,也会详细跟你说明原因,说清前因后果,而不是催你赶紧跳坑。好事不怕慢,徐徐图之,缓缓行之,才能走得稳,走得快。更多精彩干货:《想讨老板喜欢,一定要学会做汇报》《最赚钱的工作该怎么找?》《如果你也不满足于只赚小钱,那就对了》《3个赚钱的基本逻辑,你要早点懂》
^__^ 11 / 06
前两天收到一个读者提问,跟我说自己给公司签了500万的订单,但是公司只奖励了自己500块,觉得很不公平,问我怎么办。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他把这500万的订单功劳,一层层拆分下去,最后看看自己在里面做了多少贡献。第一,客户是怎么来的? 是你完全凭自己本事找到的还是透过公司的关系或者光环背书找来的?第二,从接触客户到最后签单完全是你一个人完成的吗?这中间是否有涉及其他部门的同事一同协助,比如技术类的咨询,比如财务类的合同流程,比如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调整修改。第三,你在整个签单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夸大其词,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一件件罗列下来,然后对着这些事情去想自己是什么位置,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决策人物,还是促进签单的英雄推手,还是说只是跟着大佬吃香喝辣的小弟。最后,这500万的单子公司实际能赚多少钱你知不知道,500万的合同金额不代表500万的利润,这里面还有各种成本要分摊到公司的日常经营中去。公司搭了这么大个台子让你能够去签单,这个要成本的,不是嘴巴一张500万就进账了,只有扣除了各项税费成本剩下的才是真正赚到手的钱。把这4个问题想明白,再去想分给你500块到底合不合理,值不值得。事情说完,说一些思考。那就是很多人觉得公司赚钱都很容易,随随便便都是几十几百上千万的单子,但为什么分给员工的钱却这么少。这里面原因很复杂,可总体来说有一个原则就是,如果你觉得赚钱很轻松,那说明你还没有本事赚到这个钱。说实话,现在除了那种捞偏门的或者做投机倒把的,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赚钱是轻松的。你不能只看最后的结果以为很厉害,你要把结果和过程放在一起对比着来看这个ROI. 就像我们总觉得明星赚钱很容易,商业代言费动不动就几百几千万,但成为明星的道路有多艰难,中间要做多少事情,受多少非议和磨难才能从一个十八线小演员变成大明星,背后有多少方的资源供着上去,一般人都不知道。越看起来轻松容易的事情,背后的门道隐藏的越深。不要带着学生思维看问题,时刻要学会去深挖,这事儿为什么能成,比这事儿成了怎么分钱,要重要得多。所以多问为什么,多凭什么,就能想通很多道理。更多精彩干货:《想讨老板喜欢,一定要学会做汇报》《最赚钱的工作该怎么找?》《如果你也不满足于只赚小钱,那就对了》《3个赚钱的基本逻辑,你要早点懂》
^__^ 11 / 05
穷人和富人的思维有什么不同?当一个人赚钱很少的时候,一旦周围出现他的朋友赚钱比他多,这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嫉妒。他想的是,大家都是一个寝室的同学,毕业后做的都是最基层的工作,以前也没看出来厉害到哪里去,凭什么几年后走了狗屎运能赚的比我多?不对,你一定是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一定是赚的黑心钱,我不屑于你这种人为伍。这就是既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可当一个人赚钱多的时候,周围有朋友赚钱比他还多,这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学习。你怎么赚的?有什么经验分享一下?有什么资源大家可以共同拿出来合作一下?以上第一种就是穷人思维,第二种就是富人思维,关键区别就在于目光和格局。穷人思维是切蛋糕,蛋糕就这么大,你分的多了我就分的少了,所以我要想方设法阻止你分的多,我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你比我多我就嫉妒你,你比我多你一定是坏人。而富人思维是做蛋糕,这个蛋糕我吃不上了,但我找到了一个好厨师,我来提供好的原材料和好创意,大家一起做个新的蛋糕出来分。这个现象其实可以套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是不是这样。而且格局这个东西,有时候还就是靠钱堆出来的。因为钱能让一个人接触到更高的阶层和圈子,调动起更广阔的资源,参与到更复杂更庞大的事情中去,最后这些经历经验被咀嚼过后内化成为一个人的修养和行事风格。这些,还真不是光靠读几本书就能感受领悟到的。
^__^ 11 / 04
分享一个人生作弊的秘诀: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很多东西并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其中有灰色地带,有可以斡旋的余地,但是你不问,你不试,这些机会就永远跟你无缘。比如领导让你做一份PPT,规定必须后天交。看似是死命令,许多人觉得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还是说,大多数人压根就没有想去努力争取,去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或者争取更低的完成度。其实只要你仔细思考,在充分表达自己想法之后,这个命令完全可以打折处理。前提是,你能找到合理合规的理由。比如,手头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办,能不能多给一点时间。比如,你比领导更懂这个需求背后的本质,进而压缩工作量,只用专注方案里最重要的部分。这些都能帮你找到缓冲带,让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一种曲折迂回的方式完成。可你不去说,不去争取,不去思考,这条路就彻底对你封死了。再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很多人羞于还价,觉得不好意思。可我告诉你,这世上99%的商品都能还价,并不是人家标多少钱,你就要付多少钱的。哪怕不能还价,你也可以给自己争取其他别的利益补偿。你多问一嘴,有没有额外赠送,有没有会员优惠,有没有捆绑礼包,说不定就能收获惊喜。记住,只有当你提出需求的时候,规则才有可能商量。你说出嘴又不吃亏,如果成功了,能给自己节省一大笔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不成功,对方也知道了你的难处,后面也不会更为难你。可这个秘诀,从小到大都没有人教过我们,学校的老师和父母反而教我们要守规矩。守规矩没错,但并不是一天24小时都要守规矩,偶尔跳脱规矩之外,你才能发现新大门。不信你去观察一下,有一种人在社会上容易混得特别好,那就是脸皮厚,嘴巴甜,胆大会说的人。这种人总能敏感地预感到一件事的红线在哪里,然后在这个红线边缘疯狂试探,一点点进攻,抢下地盘。这种特质在生意场上特别牛逼。为什么我们总说谈生意,谈生意,生意就是谈着谈着谈出来的,而不是守规矩守出来的。谈,是一种来回拉扯,互相妥协的艺术。你勇敢迈出第一步,试试看,开开口,说不定就会有惊喜,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更多精彩干货:《想讨老板喜欢,一定要学会做汇报》《最赚钱的工作该怎么找?》《如果你也不满足于只赚小钱,那就对了》《3个赚钱的基本逻辑,你要早点懂》
^__^ 11 / 03
大家记住,不承担后果的人,不配参与你的人生决策。你身边一定有许多给过你人生建议的人,比如父母劝你回老家,闺蜜劝你和男友分手,身边好友劝你辞职创业。他们分析问题起来都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但都是动嘴皮子。最后那个要熬通宵,要承担风险,要收拾烂摊子的人依然是你。你以为自己在听劝,其实是把命运交给一个毫无代价付出的人。他们不用承担你的焦虑,你的崩溃,但他们的话却足以让你犹豫退缩,甚至改变整个人生。这就是很多人做决策时,陷入痛苦的根源:让一个毫不参与你的人生进程,不用承担最终结果的人,来决定你的人生走向。其实这些人在给建议的时候,并不在意你过得好不好,他们只在意自己的话有没有被你采纳,他们想要的是【影响力】,而不是【负责任】。他们的建议听上去理性,但背后没有任何责任感。他们可以随便劝你忍,劝你让,劝你放弃,也可以劝你all in, 劝你激进,但失败的代价并不会落在他们身上。他们无法设身处地与你共情,更多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硬套在你身上。而经验这个东西,一定要分时间分场合。过去有用,现在不见得有用。在三四线农村有用,在北上广深不一定也有用。在男人身上有用,在女人身上不见得有用。经验,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你,要取经验的精华,去经验的糟粕,真正去利用经验,而不是被经验牵着鼻子走。所以聪明的成年人,在听建议做决策的时候会划清【话语权】的界线:没出钱的人,没有资格管你的投资;没出力的人,没有资格评判你的努力;没有和你身处同一压力之下的人,没资格去指挥你的情绪。没有打算替你收拾残局的人,更没资格插手你的人生决定。想透了这一点,你才会屏蔽那些噪音,掌握自己的人生。建议谁都可以给,但后果只有你在承受。所以你做主,你负责,你才会自由。更多精彩干货:《想讨老板喜欢,一定要学会做汇报》《最赚钱的工作该怎么找?》《如果你也不满足于只赚小钱,那就对了》《3个赚钱的基本逻辑,你要早点懂》
^__^ 11 / 02
高手解决问题都有一项隐藏能力,叫作【对事情悬而未决的耐受力】。这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精髓在于,并不是遇到问题就要立刻去解决,而是等一等,缓一缓,刻意留白一下。留出给事情继续发展的空间,也留出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缓一口气再看,你才会看得更全面,想得更透彻。因为大多数时候,问题并不会一下子全部摊开在眼前,而是分阶段,慢慢展现出它的全貌。比如领导上午布置的任务,也许第二天才明确告诉你他要什么,因为他自己还没想清楚需求,就匆忙跟你说了。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问题,它自身也要发展和生长,一开始往往只会露个线头出来。你要做的不是遇到问题就赶紧想办法,盘资源,拉人头,大动干戈,做无用功。你要学会接受暂时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必过度追求掌控,而是静静观察一阵先。要知道,等待,也是你解决问题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让子弹飞一会再看,绝对是大智慧。一件事情没搞定,不要心烦意乱,换一下关注焦点,把能做的其他事先做了;一个消息没有及时回复,不要胡思乱想,去做别的事情,过一阵再打开手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那就让它凉一会儿。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而不是被外界信息带乱了节奏,你的人生才不会匆匆忙忙,连滚带爬。更多精彩干货:《想讨老板喜欢,一定要学会做汇报》《最赚钱的工作该怎么找?》《如果你也不满足于只赚小钱,那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