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订阅
脱胎于中国领先的新商业媒体36氪,「36氪出海」将为大家一站式地提供出海的好内容,服务出海创投生态。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8 / 23
全球化正在成为 AI 产品的底色。 除了 DeepSeek 这样的爆款,还有不少从中国出发或由华人创立的 AI 公司,在全球市场同样表现不俗。 ■ 比如植物识别应用 PictureThis,下载量已超过1亿次。根据点点数据,该应用5月收入接近1亿元。今年3月,PictureThis 推出 AI 加持的5.0版本,随后连续三个月收入环比增长超30%。其背后公司睿琪软件运营着19款 App,涵盖识别、健康、文件扫描等领域,被称为“AI应用工厂”。 ■ 快手旗下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 AI 也在发力全球市场。快手财报显示,二季度可灵 AI 营收达到2.5亿元人民币,公司同时将可灵 AI 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1.25亿美元,较此前预期翻倍。可灵 AI 此前在接受 CNBC 采访时提到,海外市场贡献了大部分用户规模和营收。 ■ 在 AI 硬件领域,Plaud.AI 的表现同样亮眼。其旗舰产品 Plaud Note 是全球首款搭载 ChatGPT 的录音笔,可以吸附在手机背面,帮助用户完成记录、转写、整理和提炼。据报道,截至2024年11月,Plaud.AI 年化收入已达1亿美元,全球出货量接近70万台。 围绕特定场景打造功能闭环是中国公司一直以来所擅长的。在过去一波又一波工具、文娱游戏、SaaS 出海的浪潮中,大量的团队积累了打磨全球产品的经验,从产品体验到营销增长形成了完整体系。同时,现在 AI 公司的出海也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可以协同,在 AI 的社群中经常可以看到公司互助打榜、组织分享活动,阿里云等基础设施公司也为企业的合规和安全提供了较之前更完备的支持。 机器人作为 AI 最具潜力的载体之一,其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虽然不同场景的进展差异很大,但依托劳动力替代需求和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长期来看依然拥有巨大的全球化潜力。 如果你正在打造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 AI 或机器人产品,欢迎向我们介绍你的产品。36氪出海团队乐于尝试新产品(如果能提供 discount code 就更好了)。我们也欢迎全球化的 AI/机器人企业加微信寻求报道。除了36氪出海,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也在持续关注中国新一代的公司。 我是 Xiaochun,微信 Shanchuanhuhaiz,麻烦备注“公司+来意”。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