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 7 / 08
上海中考出分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与去年相比,今年中考最低投档分数线又降了——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为605分,比去年下降2分;而普高、中本贯通的分数线为513分,比去年下降5分。今年,共有12.7万名考生参加上海中考,16个区普高招生规模超8.4万,约66%学生可以升入高中。一说到中考,焦虑和压力是避不开的。外滩君就看到甚至一度有“中考简直比高考压力还大”的说法。每位家长为孩子升学做出的努力,外滩君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也曾报道过考上“四校”的故事。 但长远来看,中考也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站,也不是只有考上四校八大才算成功。这些年,上海一直有计划地实施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而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未来多样化发展的可能。如果孩子决心想继续走普高这条路,除了四校、四分、八大等顶尖学校,家长们不妨把目光投向有特色的普高。这些特色高中,在普通高中教育基础上,开设了一批聚焦于科技、人文、艺术、体育等特定领域的特色课程,为学有所长的孩子们提供了适合的发展平台。例如,以金融素养培育著称的东昌中学则开设了二十几门金融相关的课程;区重点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则开展了融合人文培养的科技教育。在普高以外,也有家长把目光放到了国际化教育。中考前后,也是不少家庭转轨国际化教育的“黄金时间点”。中考后转轨,意味着学生能有充裕的时间接受国际课程体系培养,参与国际竞赛、科研项目等,从容地准备规划标化考试。若犹豫不决,延迟到高二、高三再转轨,不仅会错过关键的能力培养期,孩子在整个海外大学申请季都会变得“手忙脚乱”。在高中以外,这几年中本贯通也越来越受欢迎。 “中职+应用本科”的七年一贯制培养体系,不仅让孩子不用继续卷高中卷高考,也让孩子可以更早接触职业技能,不少家长也觉得“趁早学一门技能也不错”。更有一大批中高职院校,正逐步发展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黄金赛道”。今年5月,教育部在南昌开了个重要会议,涉及13个改革项目。其中,中考改革备受关注。未来,中考的考察方式将更科学、学校的招生方式将更多元、学生的升学压力将更小。我们也期待着更多“以学生为本”的多元化高中教育出现。与其在焦虑氛围里盲目内卷,不如打开思路,主动探寻适合孩子的升学“最优解”。比分数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