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奋
订阅
私募基金经理,财经专栏作家,虎嗅&雪球2020年度十佳作者
人神共奋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11 / 21
美国大公司喜欢游说国会立出一堆复杂的税法来提高竞争成本,让小企业一不小心就触犯那些常常自相矛盾的规则。而小公司就得想办法避开这个“战场”——实施“降维攻击”。有一个军事研究,分析了过去200年中历次实力悬殊的战争,结论是:总体水平上,强者获胜的概率为72%,但是,当弱势方使用了“非常规战术”,他们获胜的比率反而上升到64%。 如果你家庭背景深厚,阶层资源卓越,那你应该成为一个规则维护者,维护规则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你是社会底层,你没什么可失去,那对你最有利的就是打破规则。《三体》中,有一个极端冷酷和疯狂的人,一个被三体人评估为“威慑度100%”的人——托马斯维德。没有地球人喜欢他,最后因为“反人类罪”被判死刑。但事实证明,唯有他选择的方向,才是人类唯一的活路。而人类选择的那个充满爱的领袖,却一次次地扼杀了人类最后的生机。维德说过一句我记忆犹新的话:“你们认为没有路,是因为没有学会不择手段。”当手里的每一张牌都是坏牌时,想要赢一把的唯一办法就是打破游戏规则。对于打破规则者而言,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打破规则又不被惩罚。所谓“盗亦有道”,打破规则也有三条重要的规则,具体内容,可以看一看我之前写的文章《你们认为没有路,是因为没有学会不择手段》
^__^ 11 / 14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本文叫他“足够好先生”,是一位转行研究化学的物理学家,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转行时已经54岁了,因为所在实验室资金被撤,一怒之下转行成了化学家。从“足够好先生”身上,可以看到优秀的转行者必备的两个品质。第一个特质,能不能转行,会不会转行,跟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而性格又多多少少会在早年的经历中体现出来,“足够好先生”先是学文学,后转科学哲学,再后来又想转医学院,为了凑学分,选修了日后给他带来莫大荣誉的化学,可在数学老师的忽悠下,同时也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有“阅读障碍症”,“足够好先生”最终以数学学士学位结束了耶鲁的生涯。这种专业方向的变化,看似没头苍蝇,其实对一个大学生而言,才是正常的。因为大部分普通人并非真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如多多尝试。二战开始后,他被征兵,此期间,在科学哲学家怀海德的著作《科学与现代世界》中得到启发,他下定决心——把物理学作为毕业事业。可到了1969年,美国国会立法,禁止将军事资金用于民用项目的研究,“足够好先生”研究项目被迫中止。刚好此时,牛津大学的无机化学实验室需要一名主任,仅仅在本科阶段修过两门化学课的“足够好先生”,竟然争取到了这个职位。那么第二个“转行特质”的是什么呢?可以看一看我之前的一篇公众号文章《54岁转行的物理学家,97岁拿诺贝尔化学奖,30岁的你急什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