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 10 / 17
如此编程20年 1. 工具次之,问题为王。先准确定义问题,再选合适技术;别为工具改造问题。 2. 代码写给人看。命名清晰、结构稳定,照顾新人和未来的你。 3. 协作胜于个人英雄。公开沟通、共享决策依据,以身作则让追随者变成合作者。 4. 分治与低耦合。单元测+集成测,既测常态也测边界与极端。 5. 别把自我与代码绑定。可交接、可延续,才能抽身成长。 6. 安全是分层风控,取舍因业务而异:银行先安全,游戏先性能。 7. 代码有寿命:核心/必要/增值,学会放手与归档。 8. 技术债像快餐:偶尔放任可以,积累就会三高。 9. 取舍排序:安全>可用性>可维护>简单>简洁>性能。括弧,视情况而定。 10. Ctrl C+V前先审计,Bug藏在复杂性后。 11. 异常要写“为什么、如何检测、如何恢复”。输入尽早校验,能失败就早失败。 12. 远离炒作驱动开发,保持好奇心与多语言/多文化输入,持续分享。 13. 彻底了解问题前不写代码,不为不存在的问题设计架构,扩展性在真需求出现后再做。 14. 社区让开发更有趣:倾听、启发、复用与回馈。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就很棒棒! 17. AI是加速器:方向错会更快撞墙。先定需求、验算与评测,再让AI上车。 18. 以评测驱动开发(E2E/Eval):为模型与检索链路设离线/在线对齐指标与回归集。 19. 设计可控的不确定:对LLM设温度/重试/超时/缓存/工具调用白名单,边界内随机、接口外确定。 20. 当某些子任务可以用确定性的方式完成时,永远优先使用确定性的方法,而不是依赖“智能” 21. RAG>死记硬背:先让知识可被检索与更新,再让模型会引用与标注。 22. 成本/时延是功能的一部分:把token、延迟、并发当非功能需求管理。 23. 模型是依赖:版本化、灰度、回滚、提示词与系统提示同等纳管。 24. 让AI产出可审计:要求“证据+步骤”,必要时用程序化校验而非人肉信任。 25. 能被提示词解决的,就别开新的评审会。 26. 保住工作不容易,提升自己是ROI更高的防御式编程。 问题来了,按照这些原则编程,你能干20年吗?留言分享,我们将抽取一条评论送出社区周边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