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命卡兹克
订阅
数字生命卡兹克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9 / 17
昨天看到了OpenAI公开的一个蛮有趣的研究。大概就是从2022年ChatGPT发布到今天,2年半,也就是一坤年的时间,全球的用户,到底是谁在用GPT,以及这群人是怎么用的。是一篇几十页的论文,名字叫《How People Use ChatGPT》,我看完了,感觉可以给大家总结一些有趣的信息。 1、AI现在越来越不是纯粹的生产力工具了。就在一年前,和工作无关的用途占53%,到了今年6月,这个数字飙升到了73%,用户会更多的把他当生活顾问,工作相关的使用量其实也在增长,但生活中的用途增长得更快。 2、ChatGPT刚发布时,80%用户是男性。但现在,男女比例几乎一比一了,女性用户甚至还以52%对48%略微反超,女性更偏爱用它来写作和获取生活指导,男性则更常用它来做技术求助和信息查询。 3、所有成年用户发的消息里,有46%是18到25岁的年轻人发的,主要是生活和学习。这个年龄段只有23%的用途和工作有关,是所有年龄段里最低的。 4、学历越高越爱工作,研究生学历的用户,48%的对话和工作有关,而学历低于本科的用户,这个比例只有37%。 5、寻求建议、辅助决策的用法(51.6%)超过了直接产出结果的用法(34.6%),且用户满意度更高,更多的人还是把AI当做自己的助手,而不是全依靠AI。 6、网上很多人都在说AI写代码有多牛逼,但从大众用户来看,这并不是主流用法,所有对话里,和计算机编程相关的只占4.2%,当然,这可能和很多专业的编程工具比如Cursor等等分流了用户有关。 7、GPT-5上线的时候闹的沸沸扬扬的情感陪伴占比就更少了,所有对话里,专门讨论人际关系和个人反思的,只占了微不足道的1.9%。 8、一个很有潜力的应用场景,教育。所有用途里,有10.2%是“辅导和教学”,这是除了找信息和改文章之外最大的单一用途。 9、AI不是有钱人的专属,报告里比较了2024年和2025年各个国家的用户渗透率。你会发现,增长最快的曲线,来自人均GDP在1万到4万美元的中低收入国家,技术带来的机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到2025年7月,ChatGPT每周有7亿活跃用户,每天处理超过25亿条消息,这个用户量差不多是全世界成年人口的10%。人类历史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新技术。能普及得这么快,这么猛。
^__^ 9 / 12
最近招人快招的快PTSD了。真的感叹招人真的很难,特别是AI领域,有热情又有好奇心,天生的自驱和高精力的人是真的稀缺品。我有两个岗位,已经快三个月了,一直没招到人。一个是AI设计/影像编辑,主要是聚焦在AI绘图、视频领域,希望有很棒的审美,对AI产品和美的东西拥有巨大的好奇心,能发掘一些很酷的产品,能做一些很酷的片子。一个是短视频编导,主要是负责短视频的内容产出,有独立评测AI产品的能力,也擅长短视频的编导和策划,也是个八级冲浪原生网民。薪资给的可能也确实没那么高,算上绩效差不多2w一个月,不过我们16薪,一周还有两天线上办公。但,就这两,还是太难了。投简历的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然后大部分又都千篇一律,感受不到对AI的喜欢,让我有一种不知当讲不当讲的感觉,就是是很多人觉得AI是未来,我能有个机会去一个好赛道里,混口饭吃。这个想法当然没错,但是我们其实也是个基于AI的纯粹的内容行业。内容这事,很多时候,不是你觉得你想干、你愿意做、你能卷就能干好的。因为高强度的内容输出,很快就能打破你的一切幻想,你的很多所谓的热情和卷,在这个变化极度迅速的AI行业面前,立刻就会变成枯燥。你会看到AI产品就想吐,如果只是为了工作,我保证你连任何新的AI产品都不想打开也都不愿意体验了。我们当然有一些能保护自己创作精力的方法论和做法。但,那都不是长久之计,真正能让你熬过最初的兴奋期后漫长的枯燥的。只有好奇心。只有这个东西,才能让我们在AI这种极度依靠探索、试错、创新的领域里,走得更深、更远。我想知道飞机为什么会飞上天空,我想知道深海里面到底有什么?我想知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明吗?我想知道AI会把我们带去何方。我想知道,这世间那么多我感兴趣、我却不知道的事情。 AI是工具,是桥梁。但它本质上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我们渴望去看见的、更大的世界。我们现在招的人,我真的不care背景,但真的一定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所以,我们的Slgan,才叫:愿我们永远保持好奇。(最后,人的事还得继续,这里真的求大家帮忙扩散一下: AI艺术/影像编辑,热爱AI绘图和视频,有极致审美; AI内容短视频编导,能独立评测AI产品、擅长短视频策划、资深八级冲浪选手;详细JD我放评论区,坐标北京,有兴趣的朋友请联系我,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