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予厚望

老钱日日谈 2023-11-21 20:58

本文试图提供几个看待科创100这个指数的角度,这个新指数被寄予厚望。

时代与周期

宏观背景决定了产业周期,产业周期各阶段的主导产业又成为了十倍股诞生的摇篮。

或者说,只有与时代共振的贝塔才能孕育出最强的阿尔法。

投资界仍对周天王津津乐道,他对周期运行的许多经典思考至今仍在回响,在每一次人们感叹于宏观趋势的巨大力量时,都突然想起自身的从来渺小。

当上一个趋势所浇筑的信念成为人们的思想钢印后,故事的反转来得又是如此让人感叹时过境迁。

赚行业上行周期的钱的难度远远小于在行业下行的周期中去找金子,人生发财靠康波的道理也恰恰在于此。

有简单题可以做的时候,永远选择做简单题。

道理每个人都懂,但道理本身却从来不会告诉你具体该如何做。残酷的事实是,随着诸多经济中长期结构性的变化,简单题可能将会越来越少。

对于投资这场无限游戏来说,重要的是大概率上正确可行的方向。

选择不仅关乎现在,也在于未来。

A股的每一轮牛市,都会需要一个主角站出来,形成大多数资金的合力,成为市场行情的标杆效应,而这个主角也务必要和时代的旋律形成共振。

下一个可能的主角会是谁?

再回看上图你或许会隐约得出答案。

押注

不知怎地,我在写本文时总能想起东吴证券在2020年做的「关于10倍股的系列研究」,其中的很多结论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以2000年为起点,实现过10倍以上涨幅的股票超过600多支,而其中至今累计涨幅仍超过10倍的,不到200支。

✅暴富容易,守财很难。两年一倍容易,五年一倍很难。

本着长周期视角原则,东吴证券当时选取了120支最有代表性、历史表现优异且存活下来的真·10倍股作为研究样本。

✅养成一支十倍股,平均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公募基金因为投研能力强,抓住十倍股的概率蛮大。但因为择时操作错失了大部分涨幅,普遍平均只捂4个季度就卖了。哪怕是最无脑的茅台,公募基金的持有时间也就7.8个季度。

✅再牛的股票也起于微时,十倍股普遍起步于50亿以下的小市值,且刚上市时并不被市场看好,因为估值太高了,平均PE47倍。但往后会逐渐通过业绩增长来消化高估值。好公司不需要你一眼就相中,但它会通过业绩不断地证明自己。

✅十倍股都满足好行业→好公司的特点。体现在业绩指标上,普遍有可识别出的优势。前期涨幅主要来自于业绩的持续增长,因此用时较长。

中期在涨幅达到3-5倍后,市场关注度增加,投资者加入使得估值快速提升,这个阶段的上涨速度明显加快。

科创100在行业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朝阳赛道属性,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过20%,员工人才密集,90%以上的成分股市值都低于300亿,半数公司市值在100~200亿区间。

弱者思维

受东吴证券的启发,我自己也曾跑过一组数据,以「创业板」的历史给大家举个例子,下图是创业板中跑出的10倍股:

咱们看图说话,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世界是呈现马太分布的,绝大部分股票的一生都是平庸的,只有凤毛麟角的个别公司能成为十倍股,如图中红框里的股票——所有人都想押中它们。

此时你有两种思路(投资观)——

强者思路:自下而上地选股,希望通过多角度的深度研究,找到好股票,长期陪伴,吃下涨幅。这是一条低概率*高赔率的路径,且押中了还得长期持有才行,公募基金已经证明过,无论押中还是长期持有,对专业人士来说也并不容易。

弱者思路: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行,知道股市就是一个马太效应极强的游戏,而从概率的角度看,押中平庸公司的概率更高。知道根本没有一个马前炮般的超级公式可以筛选出所有10倍股,甚至连马后炮的正确总结都很困难。

指数基金就是最典型的以弱者思路的「投资观」,数量是概率的前提,10个里面总能押对一个,遍历各种可能性,不断尝试。

均衡

2018年,当众人彼时还迷茫在贸易纷争的局势之中而无所去向时,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科创板被宣布设立。

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公司等。

2020年7月,科创50该指数发布,主要选取市值前50名的个股组成。而彼时科创板的上市公司还不多,主要以半导体公司为主,由此人们便逐渐形成了「科创板=半导体行业」的错误的刻板印象。

然而事实是,随着科创板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的丰富度也逐渐提升。

截至今年10月,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到560家,而此时再将科创50与科创板公司画上等号便有点以偏概全。

由此,在今年7月,科创100这个指数发布,主要选取除科创50之外的市值前100家公司,像这样:

是的!科创100与科创50并不重合,且它在行业分布上明显更加均衡。

相比于科创50的半导体行业的半壁江山,科创100在医药反而占到了更多的权重,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生物制品三个子行业的占比达到28%。

而科创50在上述行业的占比只有4%。

同时科创100在半导体也有着14%的占比。

整体来看,科创100是一个在行业配置上更为均衡的指数,在医药、半导体、新能源上三者分散配置,共同指引着下一个周期中国的投资机会所在。

随着市场对于下一个可能的时代主题趋势性机会的不断挖掘,科创100ETF华夏(588800)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承认世界是马太效应但同时又是众多未来可能性的前提下,以弱者思维出发通过指数基金实现资产配置是更适合大多数人通往那个可能未来的有利工具。

在数量保证的概率之下,模糊的方向比精确的细节可能更为重要。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先以更均衡的方式保证自己不做错,才是我们接下去做其他动作的前提。



⚠️ 风险提示:「老钱日日谈」只是机械地记录作者每天的胡思乱想,因此每篇文章可能会同时说好几个完全不相干的事。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