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时代的学习,可不只是写写 prompt PlayWithAI 同学写了一篇笔记,讲大模型时代怎么用 AI 辅助学习研究的,干货太多,于我心有戚戚焉,所以要推荐一下。很多人使用 AI 工具会强调自然语言和写 prompt,其实那种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用法,除此之外还有么?作者 PlayWithA 直接给了三个能上手的办法,如果你也在用 AI 工具和大模型,看完之后一定会有启发。死磕文档不如找对路子,这篇算是指了条明路。 大模型时代,你需要了解的 AI 辅助学习研究方法 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下,核心思路其实就是:AI 轻实践。不是推荐大家啃大部头或者死磕源代码,看论文,而是用 AI 当拐棍,在动手的过程能力学东西。第一个方法叫“极简复刻”。遇到复杂的开源项目或论文,不用死磕细节,直接扔给 AI 编程工具,让它用你熟悉的语言做一个极简版 Demo。比如原项目是 .NET 写的,你用 Python 复刻个简化版,跑起来看看核心逻辑;论文里的算法流程,也能让 AI 生成个演示 demo。好处是能快速在自己的环境里跑通,从宏观到细节一层层挖,比对着文档空想实在多了。当然了,这种得有点编程的底子。第二个方法藏在微信里——用“元宝” AI 助理练习批判性思维。看到公众号文章、群聊观点,直接转给它,多问几句“这结论有啥局限”,或者“和另一个观点冲突在哪”,等等。关键是别当伸手党,带着质疑去聊,得到的答案还能存成知识库。微信本来就是高频工具,顺手就能搞搞深度学习,比刷信息流强太多了。第三个方法叫“万物皆可 Vibe Coding”。有个想法就赶紧让 AI 帮你弄成原型,比如给娃做个有声绘本网站,或者复刻某个低配版的产品。不用追求完美,搞个“用完即弃”的简易版就行。从消费者变成创造者,对技术和产品的理解立马不一样,保持好奇心,永远不老。这三个方法,作者给出了实操指南,大家可以去墨问里学习,其实就是“用 AI 降低实践门槛,在动手里找体感”。不用等学透了才开始,边做边迭代,反而学得更扎实。工具倒是其次,关键是要“先搞起来再说”——毕竟在这个 AI 时代,快速试错比完美更有用。

MacTalk 2025-07-11 18:5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