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备课期间,带孩子看了大鹏的新电影《长安的荔枝》。她前半段嘎嘎嘎在我身边乐,以为看了一个喜剧,后半段在我身边不出声。我闺女11岁,她已经完全可以和银幕上的李善德共情了。这部戏其实不难懂,我估计小学生全能看明白,而且大人孩子各取所需。您是不是会经常感觉我们现在的孩子怎么总是会有畏难情绪啊?什么事还没干呢,就会觉得:哎呀,我不会!哎呀,太难了!有的孩子还会哭一鼻子。他是被想象中的困难打败了。在这部电影里,李善德有一句台词会反复出现,他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我觉得这是整部电影带给孩子最大的力量。失败是有失败的意义的。但是孩子如果不投入剧情当中,这句话你即使让他抄写10遍,也是一句口号。当然,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光凭勇气,李善德在电影里边还会告诉孩子“算法是活的”。咱怎么做到先动手试,再聪明地改。这不就是《精益创业》里的那个MVP吗?最小可行性方案。不要觉得大人的逻辑只有大人懂,孩子只需要一个生动的比方。李善德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又飞蛾扑火般地为民请命。其实他知道这么做选择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但是他这么做只是凭着良心去做正确的事。哪怕代价是全家被流放到了岭南,但他们一家人也因此躲过了安史之乱。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安史之乱之前,唐朝人口5000多万,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人1700万。安史之乱之前,长安城的人口是200 万。安史之乱之后,长安城人口不足一万。李善德做了正确的选择,救了一家人的命,当然了,这是善有善报的后话。最后我想说一下,电影里边有一个彩蛋角色叫做杜少陵,原型应该就是杜甫,年轻的杜甫。年纪轻轻在这个故事里他就悟到了官场的精髓: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但是这整部电影其实都是杜甫以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伏笔。这个我会在《凯叔面对面大唐诗课》里边帮助孩子展开。凯叔的《大唐诗课》是在和诗人的共情当中,帮助孩子读透200首唐诗。而《长安的荔枝》也是在和小人物共情当中打开一段大唐的历史。这周五晚7点,我会在直播间和大鹏导演连麦聊聊他的新电影《长安的荔枝》,也和孩子们聊聊诗词。大家可以点下方的按钮【预约】直播

凯叔讲故事 2025-07-23 14:3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