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想变强,就得学会「表演」。有本很火的网文小说「诡秘之主」,他讲了一个逻辑,如果你想快速掌握一个知识,或者进入一个岗位角色,那你最好先去扮演这个角色,「假装」你已经掌握了。这个逻辑,恰恰揭示了变强的核心逻辑。你去跟别人讲课,你去网络表达,你去做题,你去「不懂装懂」,是掌握知识最快的方法之一。不要想什么「还没准备好,还没掌握透,还没练习熟」,别管那么多,先装起来,能做多少做多少,不会做也要冲一冲。在学习中掌握,跟在练习中掌握,路径和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我在学习中,不管是谁来问我问题,我都会非常大方地,给别人讲题。因为我发现,讲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练习,讲得多了我的知识水平就更高了,我经常讲着讲着,就受到了新启发。而且我也以优等生的标准要求自己,绝不像以前一样,什么事都是「差不多就行」,而是思考假如年级第一遇到这个问题,他会怎么做。假装自己是优等生,最后真的变成了优等生。比如我做新媒体,刚开始我做职场和个人成长,我一个刚毕业的新人懂什么啊,就是边学边分享,而不是等到我混上20年,成为职场大咖,才开始跟大家分享。每次遇到问题,我也会思考,假如是我学习的那些大佬,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会如何下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的也来越多,成长的当然也就更快,我分享的东西当然也就更好。比如我做业务,逻辑也是类似的。我在刚开始孵化律师IP的时候,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但是聊过几个律师之后,就对这个行业有一定认知了,每次都律师聊都是把在上一次,跟另一个律师聊天之中,说到的那些内容,拿来跟这些律师讲。律师一方面觉得你很专业,另一方面也会觉得你讲的行业内幕、专业知识、行业共识,都是很专业的,行外人是不可能了解的。在这个过程中,在辅助以大量摄入,反复输出练习,频繁地跟博主对谈,频繁阅读相关文案话术,不断给自己反馈,不断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直接投入实践,成长就很快乐。甚至于我们律师团队的文案,9成都是我这个门外汉写的,但是律师都不会改了,一字不动的那种。这个过程花了多久呢,也不过就是三个月,我就已经从入门到精通了。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准备好了再去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准备,假装已经准备的很好了,多上手,多输出,多表达,多分享,多扮演。把自己放进「高手角色」当中,搞着搞着,你就真成高手了。